學校寒假工作部署大會校長發言稿(通用3篇)
學校寒假工作部署大會校長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各位來賓,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天格外藍,風格外輕,陽光格外燦爛。站在主持臺上,望著你們親切的笑臉,我的心中也格外激動。在這美麗祥和的日子,我們市中學的全體教職員工、學生歡聚在這里,舉行本學期第一次盛大聚會:開學典禮。看啊,激動流露在我們每一個人的臉上,充溢在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是啊,想一想未來那無數個充滿希望的日子,我們怎么能不感動、不激動呢?我已然感到,希望也正在我們每一個學校人心中充盈、升騰。現在,我鄭重宣布:市中學20__-20__學年度第一學期開學典禮現在開始。
大會進行第一項:升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旗,奏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歌。(全體起立,行注目禮)
全體請坐。
遷徙的雁陣之所以能遠涉重洋回歸故鄉,是因為有頭雁頑強果斷的導航;荒原上夜空下的人們之所以不會迷失方向,是因為有北斗星在頭頂照亮。我們學校之所以能夠蓬勃發展,是因為我們有一位勤奮博學、進取爭先、熱愛祖國、獻身教育的好校長!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校長為我們講話。
(校長發言略)
校長的講話讓我們振奮的同時也引起我們的深思:我們學校美好的前景、光輝的前途!這一切的實現,離不開我們可親可敬的老師。我們學校,有一批高學歷高素質的名師隊伍,他們樂于奉獻、以校為家;他們熱愛教育、富于創造;她們是老師更是媽媽,在孩子成長的路途上無私地撒播著陽光雨露。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請教師代表: 講話。
(教師代表講話略)
讓我們再次以熱烈的掌聲表達對全體老師的敬意、謝意,好嗎?
同學們,從你們的掌聲里,我深深地體會到了激情和力量。一流名校的創建,除了要有一流的教學設施,一流的教師,更重要的是要有一流的學生。我們的學生要在學校所提供的良好條件下勤奮博學、進取爭先,掌握扎實的文化知識,全面提高綜合素質,學會學習、學會做人,為將來立足社會、奉獻社會打下扎實的基礎。下面,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學生代表講話。
(學生代表講話略)
同學們,之所以有鋤禾日當午的老農,那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有一個金色的秋天;之所以有那么多身居荒漠、甘居寂寞的科學家,那是因為他們的心中深埋著衛星升空的渴望、他們心中充滿對藍天的向往。同學們,有耕耘就有收獲,你們成長的歷程中播下的每一片種子,都將長成參天大樹;你們前進的路途上灑的每一滴汗水,終將會匯成大海中的浩瀚碧波。作為老師,我們為你人生中的每一點滴進步都感到由衷的欣慰與高興,我們學校,將記錄你成功的每一個鼓點,這些小小的悅耳的音符將譜就你理想的宏大樂章。
同學們、老師們,讓我們借開學典禮的東風,弘壯志,樹新風,加快我校向一流學校、特色學校進軍的步伐,讓我們共同描繪一幅嶄新的教育奇葩,一起譜寫一曲最動聽、最感人的生命樂章吧!
下面我宣布:開學典禮到此結束。讓我們以熱烈的掌聲歡迎各位領導退場!
學校寒假工作部署大會校長發言稿 篇2
今天借此機會,與大家探討三個哲學問題或說三對關系,以說明學校黨委行政的執政理念和治校方略。
一是重視民生與快速發展的問題。民生與發展是一個矛盾體,也是統一體,從財務蛋糕的角度來講,在資源短缺的條件下,把有限的資源用于民生肯定會影響發展,但如果只用于發展,也一定會影響到民生。因為如果人民只能餓著肚子干革命,長久下去革命也干不好,只會陷入民生與發展兩誤兩不進的惡性循環。但是如果運作到位,它們又是相互依存,辯證統一的。只有注重民生,發展才會有動力,人們才有積極性、創造性,人力資源是推動發展的第一資源。反過來,只有發展了,才有可能真正的重視、改善民生,使民生有了根本保障,民生才不會成為無米之炊。黃師黨委行政這么多年來就是按民生與發展是辯證統一體來實施執政理念的,盡可能的改善民生,只要財力允許,比如說最近幾年提高建設的投入,加大力度改善辦學條件。最為典型的是多功能大樓的建設,當時就有人講:多功能樓的竣工之日,就是我校破產之時,不如把錢發了,改善民生。事實勝于雄辯,多功能樓建成,極大改善了學校的辦學條件,提升學校形象和品位,學校的事業蒸蒸日上,不僅沒有破產,相反的得到有形無形的豐厚回報。事業發展了,蛋糕做大了,民生問題才能直接的得到保障。學校要快速發展,決不能餓著肚子走路,更不能餓著跑步。進一步解決好民生問題,學校事業必定會突飛猛進。黨委行政的執政理念:民生第一重要,發展第一要務,堅持兩手抓,相得才能益彰。
二是全面提升與重點跨越的問題。這也是一對矛盾統一體,是辨證的關系。學校經過這么多年的打磨,應該說構成現代大學競爭力的各種要素,如人才培養、學科建設、社會服務、文化文明、管理創新等都已經有了一定的基礎,因此今年學校提出了“全面提升”
的概念,并把今年定義為全面提升年。就是想提高整體水平,加大均衡發展力度,克服不足,減少跛腿,健康快步前進。目前,各單位發展不平衡,短板各不相同:師資、科研、管理、學科建設及研究生教育、人才培養質量等等。因此,作為辨證唯物主義者應該實事求是,各單位應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的下藥,有重點地使力,抓主要矛盾,抓關鍵環節,有所為,有所不為,增加成本績效,力爭立竿見影。為我校整體發展、和諧發展、全面提升貢獻各自的力量,這也是黨委行政所期待與期盼的。
三是當下工作與遠景規劃的問題。從嚴格意義來講,這對矛盾統一體,統一的部分更多些,如果運作執行到位,往往只有統一面,沒有矛盾面。但管理實踐告訴我們,它們之間也經常會有矛盾。計劃不科學,管理太隨意,政策不合理,制度不健全,約束不到位等,必將造成今天的工作與明天的目標不一致,甚至會南轅北轍,事與愿違。黨委行政的觀點是,遠景規劃一定要體現發展規律,體現黃師人的愿望,體現穩定與可持續的科學發展,這樣的遠景規劃才會有根基,才會有生命力,才能被向往和實現。如學校黨代會制定的建設省屬一流大學的宏偉目標、教代會制定的“十二五”發展規劃等。因此我們的當下工作一定要圍繞遠景規劃和戰略目標開展,只有這樣開展,當下的工作才會有真正的績效,正如溪流匯成江河永不干涸,塵沙匯聚成高山令人仰止,否則滴水無用,塵沙無影。遠景規劃是戰略,當下工作是戰術,無數戰術的成功,才能真正壘就成戰略的輝煌。當代第一戰將粟裕通過淮海戰役成就了其從戰術家到戰略家的大轉折,我們黃師人理應追求從戰術到戰略的成功與統籌。讓我們在人民教育事業這個沒有硝煙而又神圣偉大的戰場上,捷報頻傳、高歌猛進,做一個無愧的大寫的黃師人。
學校寒假工作部署大會校長發言稿 篇3
同志們:
今天,市委市政府召開推試點迎市慶工作部署大會,主要是動員各級各部門和全市人民,迅速行動起來,積極投身市慶各項工作,以飽滿的熱情和嶄新的面貌,迎接30周年市慶的到來,加快推進武陵山區試點步伐。等下,國文書記還要作重要講話,請大家認真領會抓好落實。下面,我先講三點意見。
一、突出重點抓落實,確保市慶圓滿成功
舉辦30周年市慶活動,對于振奮民族精神,展示“神秘湘西·谷韻吉首”魅力,打造吉首城市品牌,促進經濟社會加快發展、轉型發展、科學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全市上下一定要站在全局和發展的高度,強化市慶意識,突出工作重點,營造濃厚氛圍,確保市慶圓滿成功。
(一)抓緊市慶項目建設,打造谷韻吉首新形象
為迎接建市30周年,市委市政府推出了人民路美化亮化工程、東環路峒河大橋建設工程、城市休閑森林公園建設工程、城區道路橋梁改造及維修工程、社區基礎設施建設工程、黃永玉藝術四橋建設工程、人民廣場音樂噴泉建設工程、“一江一河”綜合整治建設工程、市人民醫院擴建工程、農村安全飲水工程、農村公路通達工程等20個總投資達11。3億元的市慶獻禮項目。這些項目,既有完善城市功能、改變城市面貌的城建項目,也有改善民生、提升生活品質的社會事業項目,事關全局,影響深遠,必須在市慶前達到預期建設目標。特別是要確保在市慶前,全面完成矮寨鎮家庭村通村公路建設、太排公路硬化、東環路峒河大橋建設、小溪橋改建、村間道路硬化及水井、沿河碼頭、消防池建設維修,全面解決無房戶住房問題。
1、切實加強領導。全市各級各部門在市慶前必須集中精力抓好項目建設,各項目責任單位、責任領導要主動參與和推動項目建設,幫助協調解決建設資金、建設環境等重大問題,加快項目進度。
2、實行倒排工期。市慶辦要認真梳理市慶獻禮項目,進一步明確項目責任領導、責任部門、責任人,明確各重點項目建設的完成時限,倒排工期,倒逼推進,確保如期建成。施工單位要將任務分解到月、到周、到天,制定詳細的“倒計時”工作
計劃
圖表,對照
計劃
目標及時增加設備和人員,加快推進。
3、加強督查督辦。市委辦、市政府辦、市慶辦要加大對市慶項目建設的專項督查,每個月通報一次進度。6月份之后要實行兩周一督查,兩周一通報。各部門要加強專項督查,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整改,在確保安全、確保質量基礎上加快進度。
(二)抓好市慶城市管理,提升谷韻吉首新形象
1、抓好環境衛生。要組織開展好全民衛生大掃除活動,全面徹底清理城區衛生死角、主要公路和鐵路沿線的垃圾、建筑廢土和“白色污染”。要大力開展城市環境整治工作,切實抓好戶外廣告、城區環境、噪聲和空氣污染治理,大力整頓馬路市場、流動攤點,強化城區餐館衛生監督管理,確保市慶期間有一個市容整潔、環境優美的城市環境。
2、狠抓交通整治。要組織交警、城管、交通、街道等單位聯合開展城市交通和客運市場整治綜合執法行動,重點要規范城市車輛的運行秩序,規范出租車的經營行為,繼續開展取締非法營運車輛行動,健全完善城市交通暢通、客運市場規范有序的長效機制。
3、保障公共安全。要高度重視并認真做好信訪工作,認真開展社會矛盾糾紛排查調處工作,確保社會政治穩定。要加強社會治安綜合治理,嚴厲打擊各類違法犯罪活動,營造良好的治安環境。要加強對各項大型群眾性活動場所的安全管理,確保市慶各項活動的安全舉辦。要加強對轄區重點區域、重點單位和場所的消防安全檢查、食品衛生專項檢查、道路交通安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