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專題演講稿600字(精選3篇)
感恩專題演講稿600字 篇1
尊敬的各位老師、各位同學: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題目是:讓生活因“感恩”而綻放光彩
“知恩圖報”歷來就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眾所周知的古語:“投我以桃,報之以李”、“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等等,說的正是一種養育之恩、提攜之恩與救命之恩。而儒家文化的“仁義禮智信,溫良恭儉讓”其實也包含著感恩的情結,這些良好的道德文化,傳承了千年,也熏陶了人類千年。
然而,在當今這個科技與經濟突飛猛進的時代,“感恩”卻被一些人漸漸淡忘了。
這不禁引發了我們深深的思考……
“感恩”的到底是什么?
“感恩”是知曉“送人玫瑰,手留余香”所蘊含的處世哲學;“感恩”是領悟“只有心懷感恩,才能滋潤生命”的人生真諦;感恩是一縷春風,能將人類冰冷的心靈裝點得生機盎然;感恩是一杯香茗,能使品嘗的人精神煥發;感恩是一劑良藥,能把緊張的人際關系調節得寬松和諧。
鳥有反哺之義,羊有跪乳之恩,人更應有感恩之情。
那么,我們應該怎樣感恩呢?
同學們,其實感恩很簡單——
幸福時,感恩朋友;快樂時,感恩痛苦;堅強時,感恩淚水;成功時,感恩失敗,即使生命臨終依然感謝上蒼賜予生命!
感恩生命,因為那是造物的傳奇;感恩世界,因為世界給予我們衣食住行;感恩傷害我們的人,因為通過他們,我們懂得珍惜生命中那些美好的東西。
“感恩”不一定非要大恩大德,“感恩”有時也可以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發現美好并欣賞美的道德情操。在生活中,我們應當懷著一顆“感恩”的心,善于發現事物的美好,感受平凡中的美麗,那樣,我們就能以坦蕩的心境、開闊的胸懷、青春的激情來應對生活中的酸甜苦辣,讓原本平淡的生活綻放出迷人的光彩!謝謝大家!
感恩專題演講稿600字 篇2
智者說,人要對父母抱以感恩,因為他們締造了你的靈魂。但孩子們往往是不懂事的。小的時候,孩子們成群地嬉耍滾打,好似一群脫韁的小紅馬,在大草原上無拘無束地狂奔。父母們就像那無畏的馴馬人,費盡心思地進行管教,試圖將孩子們鍛煉成一匹匹英姿颯爽的紅鬃馬,以求在茫茫草原上盡顯風采。長大后,孩子們猶如一只只放飛的雄鷹,他們需要各自翱翔的空間,不再需要老鷹用遮風的羽翼護衛了;他們學會了如何求生存,不再需要老鷹苦苦地覓食喂養了。
孩子長大了,就讓他飛吧。父母們嘴上說著,但心里可曾是這么想的。畢淑敏在《母親無節》中寫道:“普天下所有的父母,心都是分裂者的,神經的觸角都格外悠長。”孩子們的一舉一動都觸動著他們全身。孩子們可以在外瀟灑,徹夜不歸,父母們卻焦急地守候在電話機旁苦等著孩子們的電話;孩子們成家后可以常年不回家,父母們卻始終瞧著孩子們小時候的照片,企盼他們常回家看看。
無知的孩子們啊,讓你們手中的感恩石閃爍耀眼的光環吧,難道只有面臨生離死別時你們才徹底醒悟嗎?一封家書,一通電話,一件棉襖,或許就是父母所期盼的啊!
如果你已是個感恩的孩子,那你可否也是個感恩的社會青年呢?
還記得《感動中國》人物中那位只身在大山深處支教的大學生嗎?他叫徐本禹。只因自己求學時曾受過社會資助,他就以自己的青春為代價,回報給社會。他放棄了考研的機會,不顧家人反對,毅然選擇了這條路。他用自己的積蓄為深山中的孩子們添置了新物。對于付出,他無怨無悔。他說過,“我愿意做一滴水,我知道我很微小,但是當愛的陽光照射我身上的時候,我愿意毫不保留的反射給別人。”
古人云:“滴水之恩,必當涌泉相報。”徐本禹就是如此吧。
維克多?雨果曾塑造了這樣一對戀人——丑男關伯蘭及盲女黛婭。是他們的相互感恩鑄就了那樣一段凄美的愛情,也令《笑面人》為人稱頌,名垂千古。
只有心存感恩的人,才能令感恩石熠熠生輝,普照人間。
心存感恩,詠嘆生命!
感恩專題演講稿600字 篇3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五(4)班的小米,今天我演講的題目是《感恩,讓我們的心靈充滿芬芳》。
一棵小草因為對一滴春雨的感恩,所以它擁有了自己絢爛的花朵;一株幼苗因為對一縷陽光的感恩,所以它擁有了自己甘美的果實;一只小鳥因為對大地和天空的感恩,所以它擁有了自己翱翔的翅膀。一顆心靈因為對愛和善良的感恩,所以它使自己擁有了鉆石般的璀璨光芒。
我們每一個人,都是一個愛的結晶,都是一個愛的驛站,都是一個愛的集合。從襁褓到青春少年的歲月中小學生關于心懷感恩演講稿45旅途上,父母的摯愛和哺育,老師的關愛和教誨,同學伙伴的幫助和鼓勵,社會的傾注與關懷,我們無時無刻不被愛所深深圍繞和滋潤,無時無刻不被愛所擁抱和溫暖著。我們成長的每一分一秒無不閃爍著愛意璀璨而溫馨的光芒,我們難道還不應該對這一切深深感恩嗎?
我們要感恩父母,就像小草要感恩那沉默不語的大地,是他們用純潔的父愛和母愛,為我們遮風避雨,給了我們一片洋溢著愛和溫暖的成長原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