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心聯盟上的講話稿(精選3篇)
愛心聯盟上的講話稿 篇1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發言的話題是《把愛心傳遞》。
從來沒有一種光能照遍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從來沒有一種佳釀能讓全世界共醉,也從來沒有一個上帝能讓全世界頂禮膜拜,如果有,那只能是“愛心”。因為只有愛的雨露潤澤,生命之樹才能四季常青。
愛心是不朽的。你可曾記得,5.12大地震中,涌現出了一個個可歌可泣的愛心故事;你可曾記得,那次非典,一個個白衣天使把生死置之度外戰斗在第一線;你可曾記得,那次抗洪搶險,英勇的人民子弟兵手牽手組成人墻阻擋缺堤的洪水——那壯觀的場面依然歷歷在目。
愛心是溫暖的。最美司機吳斌叔叔在駕駛杭州長運大型客車從無錫返回杭州時,被一塊突如其來的鐵塊刺進了腹部,那一瞬間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安危,而是滿車乘客的完全。他強忍著劇痛將車輛緩緩開到路邊停了下來,拉上手剎,開啟雙閃燈,并囑咐乘客安全下車。可他自己,卻永遠倒在方向盤前……他,作為一名窗口服務者,始終如一把車廂作為自己的“家園”,真誠待客——而今,雖然他走了,但是,他忠于職守、為他人著想的那顆心卻永遠溫暖著我們!
愛心是無私的。最美教師張麗莉,在第一輛車與第二輛車相撞擊的那一剎那間她舍生忘死救出了被困在里面的學生,而自己卻住進了醫院不得已截去了下肢……這就是一個人民教師無私的胸襟,她用熱血詮釋了對學生的愛!
愛心是無限的。最美戰士雷鋒曾說過這樣的話:一個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為人民服務是無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無限的為人民服務之中去。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在工作中,他干一行愛一行,對工作精益求精;而且,在日常生活中他也總是熱心幫助那些需要幫助的人。盡管,他已經離開我們很久了,但是他那熟悉的身影卻依然出現在我們身邊。
不信?你看:
清晨,天剛蒙蒙亮,大街上、馬路邊,那些清潔工人就已經悄悄地在工作了; 過馬路時,遇到那些蹣跚的老人、小孩,或者殘疾人,總會有熱心人上前攙扶;操場上,教室里,哪里有果皮紙屑,哪里就有熱情的小手把它拾起來……愛心是石,能敲出星星之火;愛心是火,能點燃生命之燈;愛心是燈,能照亮夜行之路;愛心是路,能帶你走向黎明,迎接曙光的到來。
同學們,就讓我們迎著朝陽,沐著晨風去奉獻愛心,把愛心傳遞吧!
愛心聯盟上的講話稿 篇2
各位領導、各位老師、同學們:
大家上午好!
今天,是一個喜慶的日子,也是一個非同尋常的日子,我們在這里隆重舉行深圳市天河聯盟科技有限公司資助萬泉鎮史溝小學捐助活動。借此機會,我謹代表萬泉鎮黨委、鎮政府和全鎮父老鄉親們對深圳市天河聯盟科技有限公司的愛心人士表示熱烈的歡迎和衷心的感謝!
史溝小學在校學生85名,教職工10名。深圳市天河聯盟科技有限公司創業不忘農村教育,發展不忘農村孩子,為我們史溝小學捐助了2臺電腦,為每個學生捐助一個愛心書包,并決定每年拿出5萬元捐助史溝小學硬件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這將全面改善史溝小學的教育條件。黨以重教為先,政以興教為本,民以助教為榮。近年來,全鎮教育工作取得了長足發展,投入力度不斷加大,辦學條件日益改善,教學改革穩步推進,教育質量顯著提高,育人環境進一步優化。我鎮教育事業的每一點進步,都離不開各級組織和愛心人士的大力支持,尤其是得益于像天河聯盟科技有限公司這樣給予我們無私的援助。善舉創造和諧,愛心傳承美德。
“致富思源,富而思進”、勇于承擔社會責任的舉措,也是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事業,更是中華民族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在新形勢下的升華,是社會進步的主要體現。深圳市天河聯盟科技有限公司的這一善舉,以實際行動在全社會倡導了良好風尚,充分體現了心系教育、情系農村孩子的高尚情懷,你們的善舉必將在孩子們的心中留下美好的回憶,種下一顆顆愛的種子,讓他們堅定人生信念,書寫更加燦爛的人生篇章。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我相信受捐助的史溝小學會加倍珍惜,為祖國建設和全鎮社會經濟發展培養更多的有用之才。也希望深圳市天河聯盟科技有限公司繼續關注我鎮社會公益事業和教育事業的發展,并將你們的愛心善舉薪火相傳。
最后,讓我們再一次以熱烈的掌聲,向深圳市天河聯盟科技有限公司的領導表示衷心的感謝。祝深圳市天河聯盟科技有限公司事業輝煌!祝老師們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祝同學們學習進步!
謝謝大家!
愛心聯盟上的講話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
今天我的題目是《共享同一片藍天》。
《中華人民共和國殘疾人保障法》第四十八條規定:“每年五月的第三個星期日,為全國助殘日。”也就是昨天5月20日,是我國第22個助殘日,這是一個有善心、有良知的人不會忘記的日子,是社會所有殘疾人都期盼的幸福快樂的日子。
據統計,我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有的殘疾兒童,他們一出生便處于一個無聲的世界,有的至今無緣看到這陽光燦爛的春天,有的因家庭經濟原因面臨困境??他們同樣是祖國的未來,同樣充滿著對未來的美好憧憬,他們中間也不乏身殘志堅、學有特長的人才。
同學們,你們還記得有一年的春節晚會上那動人的舞蹈——《千手觀音》嗎?那可是二十名聾啞人的表演啊??在這個表演的背后,她們不知付出了多少努力,付出了多少汗水與辛酸!她們對生活的樂觀態度,她們自強不息的,是不是值得我們學習?
同學們,比起殘疾人,我們有多么幸福!我們能夠唱歌,能夠欣賞音樂,還能在美麗的校園里讀書、活動??當我們一次次沐浴在陽光的溫暖之中;當花草一天天吐露著醉人的芬芳時,也許,你并沒有覺得這個世界有什么不一樣。可是,在我們身邊的一些人可能永遠都看不見花兒的笑容;永遠都聽不到鳥兒的歌聲;甚至永遠都沒有“站起來”的權力。他們帶著殘缺的身體在這個世界上艱難地活著,忍受著常人無法體會的痛苦,經歷過無數的磨難,他們哪怕要取得一點點成績,都要付出比常人多幾倍甚至幾十倍的努力,但他們沒有向命運低頭,用自己的意志去搏擊、去創造,不僅為社會發展作出了積極貢獻,而且實現了自己壯麗的人生理想和人生價值。
希珍惜現有的條件,學習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聽好每一堂課,做好每一次作業,做好每一次值日。有很多事情在我們看來是舉手之勞,對他們來說卻是一種奢望。給殘疾人一個攙扶只需你付出一只手的力量,給他們一個公交車上的座位只需你付出多站一會兒的辛苦。愛護他們的專用設施只需你付出繞一點彎路的時間。
關愛殘疾人是全社會的責任,讓我們從今天做起,從身邊做起,從小事做起,從一點一滴做起,不只是在助殘日那天,而是在今后的每一天。弘揚中華民族扶殘助殘的傳統美德,理解殘疾人,平等對待他們,給他們更多關愛和幫助,讓他們與我們共享同一片藍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