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大學重陽節演講稿(精選3篇)
高校大學重陽節演講稿 篇1
善待青春,只為最初的夢
誠如席慕容的詩云:青春是一首太倉促的詩。
無論我如何的去追索
年輕的你只如云影掠過
而你微笑的面容極淺極淡
逐漸隱沒在日落后的群嵐
青春是一首太倉促的詩
我們常常感慨,時光的腳步太輕太快,看不清,抓不住。誠然,時光逃的這樣快,似乎人生數十年也不過彈指間。正直年少輕狂時,我們也許自命不凡;也許自輕自賤;也許我們一直自尊自愛。青春是我們人生中何其重要又何其特別的一段時光!然而,青春確乎是一首太倉促的詩,倉促到我們還來不及去淺嘗,它就要輒止然而止。
曾幾何時,我們這些帶著中學彩色夢走進大學校門的莘莘學子們也在高喊:“與世無爭,恬淡一生”。認為只要這樣便可無憂無慮的生存,是何其淡然、平和呀!亦頗有要把老莊的“無為”思想發揚廣大之勢。是什么使我們豐富的校園生活漸退了繽紛的色彩呢?又是什么使我們真實的熔漿凝固,不在有來自內心深處的熱血沸騰?是因為我們未走出自我困惑的地帶?是因為青春來去太匆匆,令我們無法抓住?還是因為我們的心真的不在年輕,確實把一切都看得平淡了呢?都不是!放棄夢想的是你,錯過青春的也是你。
捫心自問,在我們大學的每個日子里,傾注了親人的多少關懷和溫暖,他們流淌著辛勤的血汗,默默地支持著子女的選擇,他們惟一的希望就是我們能自己走自己的人生之路。還有,在許許多多的眸子里時時刻刻地流露著對我們的期待,期待我們能用知識建構大腦、用我們的手去為人們描寫更美的生活。在親人面前,在那些關注我們的人的面前,我們又有什么理由去“享受“與世無爭,恬淡一生”呢?
青春確乎是一首太倉促的詩,它在流逝著,如同那古老的辰光和那些個夜晚的星群和月亮,不再回頭。曾幾何時,校園上空已不再會聽到“最初的夢想就握在自己手上。最想要去的地方就別在半路返航。。”那自信高昂的歌聲。
正值年少輕狂時,我們要看著最初的夢想、激情澎湃將被時光消磨殆盡,卻熟視無睹嗎?當初躊躇滿志的我們就這樣自甘平庸、自甘無為嗎?如果夢想不曾墜落懸崖,千鈞一發,又怎么會懂得,執著的人,有雙夢的翅膀。不顧一切瘋狂追尋過,失落過,也妥協過,但都不能湮滅夢想兌現時的片刻歡喜。在夢想與現實交鋒的那一瞬間,我看到了它們的差距。而這只是一個夢想的差距,需要太多的勇氣,太多的才氣,太多的熱情,才能點燃青春的高潮。
有人會說:雖然我有過夢想,但是我的確很平常,無一技之長,不會唱不會跳,更不會吟詩作畫,慢慢的注定這幾年就這么平淡無為了。世上不過只有一個天才貝多芬,也不過只有一個神童莫扎特,更多的人是通過嘗試,通過毅力化平淡為輝煌的。毅力在效果上有時能同天才相比。有一句俗語說,能登上金字塔的生物只有兩種:鷹和蝸牛。雖然我們不能人人都像雄鷹一樣一飛沖天,但我們至少可以像蝸牛那樣憑著自己的耐力默默前行。
是成為笑傲天穹的精靈,還是成為陸地上平庸的小丑,這一切都由你自己決定。當奧運健兒站在最高領獎臺上,當國歌奏響、五星紅旗緩緩升起的那個瞬間,我們看到是自豪、驕傲。可這自豪的背后又有多少不為人知的艱辛與汗水,要實現夢想,不辜負青春,就必須為之奮斗。
青春是首太倉促的詩,趁著有青春作伴,拿出我們去嘗試的勇氣,燃起我們的激情,再回首,我們沒有平庸、遺憾的青春。讓我們的青春飛揚吧!只為最初的夢,只為最炫目的光。
高校大學重陽節演講稿 篇2
我不止一次的尋找著青春的含義,字典中沒有給我滿意的注解,然而有一條我是堅信的,擁有偉大使命感的青春將是一篇酣暢淋漓氣勢磅礴的文章,青春必將在奮斗中閃光。
和無數的同齡人,在高考殘酷的華容道上,我們摩拳擦掌、披荊斬棘、過五關斬六將、無不豪情,我們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無不快哉。在車輪戰過后,邁步踏進那為之日夜奮斗的大學,壓力的解脫和豐富的大學生活,盡如同漫天閃爍的星光,雖然璀璨卻令人應接不暇不知所措——迷茫、困惑、壓抑、無聊、空虛這些毫無生機的字眼猶如幽魂一樣纏繞于我們周身。這使人不得不發問:
我們的青春難道真的無處安放?
我們的青春到底為誰張揚?
我們難道容許華麗的青春悄然滑過指尖
或用腐朽的殘忍埋葬我們的青春?
不!我們應該堅決的說一聲不!
在高雅的象牙塔里,我們曾經被奉為“天之驕子”,我們擁有一道道亮麗的光環,我們手捧著大學本科文憑自信是一塊堅韌的敲門磚。但踏入社會,現實的殘酷常常會讓我們中的不少人啞口無言。
那么我們應該如何揮灑我們那短暫的青春?
一句話,為完成我們的使命感而奮斗,在奮斗中揮灑青春!
一個真正意義上的大學生,必須擁有偉大的使命感。要像馬丁路德金懷抱解放美國黑人的夢想而奮斗,要像周恩來同志年少就立志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要像比爾蓋茨為了世界上每張桌上都有一臺計算機而拼搏,要像孫正義為建立軟件銀行在20歲就規劃了百年宏圖大業那樣的執著……他們不是為了一己而奮斗,他們的青春與熱血并不只是為了鑄造個人的歷史。在這些偉大的人物面前,我們難道不會油然而生一種心向往之的崇敬之情,壓抑已久的使命感難道還能甘于沉默?我們本是熱血澎湃的年輕人,國家提供了良好的教育條件教學設備,社會和家庭給予了物質方面的資助,我們更應在大學期間,不斷的提高自身的思想層次、道德水平和文化修養;我們要感受偉大人格的熏陶,震撼于他們的精神,磨礪著自己的意志,讓前進的方向上英雄的彩霞一路飄逸;我們更應該用無悔的青春履行我們偉大而艱辛的使命,書寫壯麗的樂章。
韶逝,也許同樣是這樣的一路走過,同樣是在青春的踏板上起舞,但多少年之后,為著個人私欲而奮斗的人生,即便輝煌一時,當老之將至繁華落盡之刻難免黯然神傷孤苦難耐;而以人類進步民族崛起國家富強為目標不斷奮斗的人,即便一生的奉獻微乎其微但也無憾此生。這不同的人生,更可以說是世界觀人生觀的差異。我們大學生,我們的青春,應該交付于偉大的使命,我們必須時刻提升我們的思想層次,為國家為民族為全人類而不斷奮斗。
來吧,讓我們膨脹著激情,懷抱著夢想,期待著跨越。讓我們每個人都擁抱著偉大的雄心及高遠的夢想。讓我們擁有的青春如同紅紅火火向前駛近的列車。有了偉大的使命感,我們深知這不是一個人在奮斗,所有的熱血青年都是可愛的戰友。我們年輕但氣不盛,初生牛犢不怕虎。當抱負實現的時候,我們會在在成功的臺階上更加銳意進取;當挫折來襲、個人的使命沒有得到實現時,我們不會氣餒,因為年輕,寬闊的胸襟和強勁的臂彎足以抵御命運的寒風.來吧,讓我們抓緊這寶貴的青春,永無止境的追求進步,全面提升和強化個人綜合素質,認真學習xx大的精神,用xx大的精神武裝自己,喚醒心中沉睡的巨人,為著全人類全民族的偉大的使命而奮斗,為了我們偉大的祖國笑傲江湖而奮斗。
高校大學重陽節演講稿 篇3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敬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今日,我要演講的題目是《敬老愛老,從我做起》。老人,一個我們再熟識不過的字眼,生在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老齡化的國家,就更要求我們要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尊老敬老,愛老助老,而要真正的落實這一切,我們又應當如何做呢?
翻開歷史的書卷,走進時代的海洋,或許,我們能尋到想要的答案。宏大的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孔子曾說過,做兒女的,能活下來,是因為有父母的哺育。戰國時期孟子說過,老吾老以及人之老。東漢時期,董永在父親亡故后,賣身至一富家為奴,換取安葬父親的費用。尊敬的毛爺爺,在家鄉的宴飲上,向一位70多歲的老人敬酒。敬老愛老的事跡,數之不盡,敬老愛老的人,不分等級。其實,我們要尊敬愛惜老年人。第一,是因為陰陽調和,萬物源起。是他們,給了我們生命,是他們,培育我們成人。他們用青春滋養我們成長,而歲月,卻在他們的臉上留下無情的皺紋。在歲月的沉淀下,他們便如一本老書,明理和涵養已浸入內里,多陪老人說說話,別讓他們被孤獨的封存在歲月的.長河里,多陪老人聊閑聊,他們的才智與閱歷,將會幫我們拭去俗世的虛假與浮華。其次,老一輩人用他們的辛勤奮斗,為我們創建了今日的華蜜生活。沒有他們曾經的艱辛,就沒有我們今日的享樂。如今,當年意氣風發的他們,再不能指引江山、激揚文字。面對重新歸于平凡的他們,我們能做的,就是盡我們最大的努力,讓他們享受頤養天年的樂趣,也只有這樣,才能在享受著他們奉獻的同時,無愧于心。
第三,春秋交替,歲月流轉,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去,從為人子女到為人父母,才會恍然明白父母親人的不易。不要讓自己真的到了那個時候,才懊悔莫及。今日多付出一點,關愛今日的老人,就是關愛明天的自己。 21世紀,一個物欲橫流,飛速發展的新時代,而在這樣一個新時期,我們更要繼承和發揚中華民族敬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尊老愛老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愛老助老是全社會的共同責任。要讓全部老年人老有所養,老有所依,老有所樂,老有所安。
構建和諧社會,迫切須要我們敬老愛老。讓我們在新世紀,響應新時代的號召,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高舉敬老愛老的宏大旗幟,獻出我們全部的愛心和孝心,從我做起,讓世界到處陽光絢麗!
歲歲重陽,今又重陽,愿天下全部爺爺奶奶華蜜安康!感謝大家,我的演講到此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