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貧助學講話稿(通用3篇)
扶貧助學講話稿 篇1
尊敬的 、尊敬的各位領導、 先生們、女士們:
老師們、同學們:
今天,我們在這里舉行“城鄉兒童手拉手,共同建設新農村”捐資助學儀式,來自省兒童中心、知名企業及個體助學的代表們云集興隆,關注弱勢群體,這是我們興隆鎮教育史上一件不同尋常的大事。是福合小學一個很不平凡的大喜日子。全校師生和福合村的父老鄉親,以無比感激、無比振奮的心情,迎來了省各界捐資助學的貴賓,并對各位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誠摯的感謝和最崇高的敬意!
興隆鎮是省級新農村試點鎮,由于歷史和客觀的原因,導致一些貧困家庭的孩子,難以正常完成學業,需要社會的援助和關愛。近年來,黨和政府加大了扶貧攻堅的力度,通過多種渠道加強了對弱勢群體的幫助,社會各界也向他們伸出了熱情的援助之手。“希望工程”、“春蕾計劃”等一系列愛心行動,不僅資助一些貧困孩子完成了學業,而且改變了他們一生的命運,也有力地推動了我鎮基礎教育事業的發展,樹立了時代新風。今天,來自省兒童中心及知名企業的代表,到這里舉行“愛心城堡”手拉手扶貧助學捐贈儀式,這不僅是對貧困孩子的拳拳關愛,更是對我鎮教育事業的關心、支持和鼓舞。
關愛孩子,就是關心祖國的未來。我們相信:“只要人人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托爾斯泰說過:“不幸的家庭各有不同”。但暫時貧困不是同學們的責任,應該說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軌過程中的一種的必然現象,隨著社會保險制度和國家福利制度的進一步普及、提高,將會發生根本改觀。貧窮不是罪過,生在困難家庭也不是恥辱,在逆境中奮發向上、立志成才的人比比皆是。我衷心希望福合村珍惜和把握“手拉手”扶貧助學活動這一大好機遇,進一步解放思想,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夯實基礎,努力把教育辦好,真正讓廣大農民群眾長期得到實惠。
同時,我也衷心希望受捐贈的同學,銘記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愛心大使的深情關愛。俗話說:“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希望同學們正視并戰勝困難,不負家庭和社會的厚望,把關愛化為奮發學習的動力,堅定信心,自強不息,刻苦學習,提高素質,練好本領,努力成為對國家、對社會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的人才,以優異的成績和將來的出色表現,報效祖國,回報社會,報答各位領導和關愛我們的長輩,回報家鄉,為建設省級新農村做為最大的貢獻。
扶貧工程不僅是一個非常好的助學工程,也是一個最好的愛心工程與育人工程。因此,我們也希望家境良好的同學要珍惜自己的美好生活,珍惜父母勞動成果,好好學習,順利成才。俗話說:窮則思變,富不過三代。這對我們所有人都有現實意義,珍惜今天、珍惜擁有吧!我們的幸福生活需要靠我們自己去創造!
最后祝各位領導、各位企業家、各位愛心大使,身體健康、工作順利、萬事如意!祝受捐助兒童在“愛心城堡”里快樂成長,長大成才,為新農村建設添磚加瓦!共祝:好心人一生平安!
扶貧助學講話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
今天,有機會參加這次捐款儀式我感到非常激動和自豪。因為張家坡鎮黨委、政府把此次活動組織得如此隆重,特別是尊敬的李振華老師,又不顧年邁,親自參加,讓我非常感動。我們縣局能為教育的發展盡一份綿薄之力,幫助貧困家庭學生完成學業,幫助他們早日成為國家的棟梁,奉獻自己的一片愛心,我體會到有一種光榮而神圣的使命感。
縣局始終不忘自己在建設和諧社會中的責任,努力擔當起社會使命。20__年我們局領導班子,帶領全局上下一心,共同進步,不斷增強為民服務的意識,強化保民安定的本領,提高各項工作的水平,在全縣機關建設工作中走在前列;不斷著力強化憂患意識、崗位擔當意識、作風效能意識,強化理想信念、宗旨意識、執法管理等方面的教育,努力實現隊伍政治素質有新提高、圍繞中心服務大局的能力有新提高、執法公信力有新提高、維護穩定能力有新提高,在“外樹形象、內強素質”工作上取得新進展。全面提升隊伍建設和工作水平,全力維護社會穩定,為殷實和諧經濟文化強縣建設做出新的貢獻。目前,縣局全局上下工作思路清,工作效率高,形成了“為人民努力工作,為社會盡職盡責”工作局面。
此次捐款,是縣局實踐“發揚傳統、堅定信念、執法為民”主題教育活動的一部分,將會帶動我局各方面工作的開展。我們選擇張家坡鎮作為此次活動的對象,是因為我們看到,近年來,張家坡鎮經濟水平快速發展,社會環境顯著改善,社會文明程度不斷提高,特別是鎮黨委、政府非常重視教育,對教育的投資不斷加大,我們在感受著張家坡各方面工作蓬勃發展的同時,更愿意加入到尊重教育、支持教育的行列中來,為教育的發展做應有的貢獻。李振華老師是教育界的老前輩,為沂源教育事業兢兢業業,無私奉獻,特別是在李老師的倡導和努力下,設立的“振華扶貧助學基金”更是惠及無數家庭和孩子,托起祖國的明天和希望。受到李老師高尚品行的激勵和感召,我們也愿意為沂源教育事業的發展做一點貢獻,希望通過“振華扶貧助學基金”為學校、老師和孩子們做一點實事。扶困助學是一項崇高的事業。我們局能夠在保一方平安的同時,力所能及的給那些需要幫助的人一些關心和愛護,我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觸,這一切都帶給我無限的滿足和喜悅,我相信,所有參與此次活動的局干警都和我一樣,在付出中感受了“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一份幸福。目前,社會上還有許多因家庭貧困而失學、輟學的青少年,需要我們的關心和幫助,教育的發展環境還需要不斷改善。我們愿擔負起一個公民,一個團體、一個組織對社會應負的責任,伸出友愛之手,盡一點綿薄之力,給孩子們未來的發展注入新的希望,讓所有得到救助的學生在愛心的引領下,感受著社會大家庭的幸福和溫暖,健康成長,快樂學習。
最后,祝李振華老師身體健康,生活幸福;祝各位領導、老師工作順利,家庭美滿;祝同學們學習進步,早日成才。謝謝大家!
扶貧助學講話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經國務院批準,把每年的10月17日確定為全國“扶貧日”,今年10月17日是首個全國“扶貧日”,也是第22個國際消除貧困日。設立全國“扶貧日”,充分體現了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對扶貧開發的高度重視、對貧困群體的特殊關懷、對國際減貧事業的責任擔當。
我省將在當天開展首個“扶貧日”系列活動,為保障扶貧政策的落實和扶貧資金的規范使用,專門開通扶貧監督舉報電話,如果發現有人挪用套取扶貧資金可電話舉報。據了解,到20__年底,我省還有91個片區縣屬于貧困地區,居全國第一位,還有貧困人口661萬人、僅次于貴州、居全國第二,其中邊遠少數民族貧困地區深度貧困人口還有120.4萬人,是全省扶貧攻堅的“硬骨頭”。全國“扶貧日”的設定,為我省宣傳扶貧開發成效、政策和措施提供了一個有力的載體和平臺。
10月17日也是國際消除貧困日。1992年12月22日,聯合國通過了將10月17日設為國際消除貧困日的決議,旨在促進全世界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減貧意識。鄭文凱表示,我國設立“扶貧日”是響應聯合國決議的具體行動,主要目的是引導社會各界關注貧困問題,關愛貧困人口,關心扶貧工作,核心內容是學習身邊榜樣,宣傳凡人善舉,動員廣泛參與,培育良好風尚。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實現了6億多人口的脫貧,為人類減貧事業做出重大貢獻。但是,受歷史、自然、社會等方面因素的影響,貧困狀況依然十分嚴峻。按照農民年人均純收入2300元(20__年不變價,相當于每天1美元)的扶貧標準,到20__年底,我國農村貧困人口有8249萬人;按世界銀行每天生活費1.25美元的標準,我國農村貧困人口大約還有2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