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助殘日部署講話稿(精選3篇)
2025助殘日部署講話稿 篇1
同志們:
今天州政府殘工委在此舉辦第XX次"全國助殘日"宣傳活動,旨在以幫扶貧困殘疾人,同步實現小康夢,共建幸福美好新為題,倡導全社會共同關心幫助殘疾人,廣泛支持和推進殘疾人事、借此機會,我代表州委、州政府向全州5萬多殘疾人及他們的親屬致以親切問候!向長期以來重視、支持殘疾人事業的社會各界和廣大殘疾人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誠摯的感謝!
近年米,我州殘疾人事業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在各有關部門和社會各界的關心支持下,積極落實一系列殘疾人優惠政策,著力解決殘疾人基本民生問題,初步形成了以基本養老、基本醫療和最低生活保障為重點的殘疾人社會保障體系,全州萬名殘疾人納入了最低生活保障,XX名貧困殘疾人納入了民政救濟、五保供養和救助范圍;通過實施農村特困殘疾人危房改造、扶助貧困殘疾人等民生項目,全州萬貧困殘疾人得到扶持,XX萬人初步擺脫貧困。不斷完善康復、教育、就業和權益保障等為重點的殘疾人服務體系,全州XX名殘疾人享受到了各種形式的康復服務,多名殘疾人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康復,全州適齡殘疾兒童入學率保持在%以上。同時,州、縣市投入多萬元,面向殘疾人開展實用技術和職業技能培訓,培訓殘疾人多人次,使XX名城鄉殘疾人通過多種途徑實現了就業。
促進殘疾人事業發展,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和構建和偕社會的一項重要任務。一要加快建立"多層次、廣覆蓋、保基本、可持續"的殘疾人基本保障制度,為殘疾人平等參與社會生活,與健全人一道共享社會物質精神文明成果創造條件;二要進一步完善殘疾人康復醫療、教育、就業、文化體育等服務體系,不斷改善殘疾人群體民生狀況,提高殘疾人生活質量,縮小殘疾人生活水平與社會平均水平的差距;三要認真組織開展好全州"殘疾人優惠政策落實年"系列活動,實施好農牧村貧困殘疾人危房改造、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發放和扶助貧困殘疾人等省、州力民辦實事項日,使廣大殘疾人得到實實在在的實惠;四要加大政策宣傳力度,要動員社會各界廣泛參與和開展多種形式的幫扶活動,積極為殘疾人分憂解難,多辦實事好事,營造扶殘助殘的良好社會氛圍。廣大殘疾人朋友也要繼續發揚"自尊、自信、自強、自力"的精神,克服困難,勤勞致富,計人生更出彩,生活更美好,為社會的發展與進步做出積極的貢獻。
同志們,扶殘助殘是一項基礎性、長久性的禮會工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進程中,沒有殘疾人群體的小康就不是全面的小康和真正意義上的小康。我們要在州委、州政府的.正確領導下,以更加務實的工作作風和良好的精神風貌,積極動員和匯集各方力量,切實關心、幫助和支持殘疾人,全面促進殘疾人"平等、參與、共享"目標的實現,讓廣大殘疾人與全州人民一道共建幸福美好新。
2025助殘日部署講話稿 篇2
同志們、朋友們:
今年的5月20日是我國法定“全國助殘日”。在節日來臨之際,我代表農場黨委向全場180余名殘疾人和你們的親屬,致以親切的問候!向從事殘疾人工作,為殘疾人事業作出貢獻的全體工作者,以及一直關心、支持我場殘疾人事業的各單位、各部門表示衷心的感謝。
“全國助殘日”是促進殘健交融,增進相互理解,喚起助殘意識,形成和諧友愛風尚的社會行動。今天,“全國助殘日”已成為我國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項重要舉措。
殘疾人是社會的一員,也是我們的兄弟姐妹,今年“全國助殘日”的主題是“加強殘疾人文化服務,保障殘疾人文化權益”。殘疾人事業是社會主義事業的組成部分,殘疾人文化是社會主義文化的組成部分,是弘揚人道主義思想、謳歌自強精神的勵志文化;是倡導平等友愛、包容互助的和諧文化;是踐行社會主義榮辱觀的道德文化;是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的人文文化。
我們的殘聯、婦聯、社區發揮各自優勢,在支持、幫助有勞動能力的殘疾人脫貧致富奔小康的同時,進一步加強殘疾人文化建設。積極組織和開展適合殘疾人廣泛參與的群眾性文化活動,比如開展了每周開放一次的殘疾人書屋、播放勵志影片,宣傳“身殘志堅”殘疾人常洪、楊志國的先進事跡等。在廣大殘疾人中進行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先進文化豐富殘疾人的精神世界,增強精神力量,充分發揮文化引領風尚、教育人民、服務社會的作用,在全社會營造關心、支持殘疾人文化事業、有利于殘疾人文化事業發展的良好社會環境。
同志們,殘疾人是特殊而困難的群體,需要全社會的理解、尊重、關心和幫助,對殘疾人給予幫助,是社會文明進步的標志”。全社會要理解、尊重、關心、幫助殘疾人。同時殘疾人要熱愛生活,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積極為勝利農場的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建設做出更大的貢獻。謝謝大家!
2025助殘日部署講話稿 篇3
親愛的老師們,親愛的學生們:
大家早上好!
今天我要告訴你的話題是《讓世界充滿愛》
“像白色的雪花,在寧靜的夜空中飛舞;像晶瑩的露珠,閃耀在金色的黎明明;帶著一點喜悅和一點驚喜,我們來到了這個世界。我聽不見流水的汩汩聲,聽不見風雨,聽不見悔恨的淚水滋潤生命的蓓蕾,在迷茫中,我們開始了夢想的旅程……”在《圣母頌》優美的旋律中,20個穿著白色舞裙的聾啞女孩站起來,優雅而輕盈地滑行。而畫外音,就像哭一樣,會把人吸引到另一個世界,即——,中國2057萬聽力語言障礙者的世界。
同學們,我們是幸福的。我們可以唱歌,享受音樂,聽樹葉嘎嘎作響,享受鳥兒快樂的歌唱,在美麗的校園里快樂地學習。然而,在我們國家,我們身邊有許多與我們同齡的殘疾兒童,他們的痛苦是難以想象的。據統計,中國有6000多萬殘疾人。尤其是殘疾兒童,有的從出生起就處于一個沉默的世界,有的還沒有看到這個陽光明媚的春天,有的因為家庭經濟原因面臨輟學的困境。他們也是祖國的未來,也對未來充滿美好的期待。其中也有身體殘疾,學術能力很強的未來人才。他們渴望社會的關注和熱心人的幫助。當他們克服自己的困難時,他們需要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樂觀向上精神,需要健康人的理解,需要春天般的溫暖來激發他們頑強的生命力。孩子們,你們會伸出手來幫助他們嗎?你愿意用你的愛溫暖他們嗎?
同學們,我們應該向殘疾人學習什么精神?“哪怕是一朵殘花,我也會綻放所有的芬芳;即使是一棵受傷的樹,我也會展示所有的綠葉。這是一個殘疾人面對生活苦難的堅韌。的確,當上帝給一些人帶來不完整的生活時,許多人會在身體上和精神上殘疾。用自己超越極限的努力,在黑暗中欣賞光明,在沉默中感受節奏,在殘缺的人生中追求完美。要向以鄧樸方、張海迪、桑蘭為代表的`一大批優秀殘疾人學習
疾人,他們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積極投身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事業,創造了可歌可泣的業績。學習他們在同不幸與困難作斗爭中表現出來的高尚的愛國主義情懷、崇高的思想境界、堅忍不拔的毅力和頑強拼搏的精神,體現了人類挑戰自身局限的勇氣和中華民族生生不息、百折不撓的壯志豪情。
最后,我向同學們提出倡議:殘疾人是社會平等的一員,我們應該尊重每一位殘疾人。伸出雙手幫助他們,用自己的愛去溫暖殘疾人,并希望大家珍惜現有的條件,學習殘疾人自尊、自信、自強、自立的精神。
我的國旗下講話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