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記者演講稿(通用3篇)
小記者演講稿 篇1
大家好!我是小布丁,今年10歲,在景園小學讀書。今天我來給大家介紹點當先鋒少年小記者的經驗和感想,請大家多多指教。
當一名小記者,要知識豐富,吃苦耐勞,要勤奮寫作。
經過當小記者這半年,我學到了不少知識,懂得了不少道理。譬如在采訪過程中,我鍛煉了自己的`膽量,現在上課積極發言了,和每個人講話都不害羞了等等。在采訪過程中,我還認識到自信的重要,無論一個人是為觀眾表演節目,還是面對許多人演講,或者是進入考場考試時,只要自信,沒錯,你就成功了!還有在采訪里,我還知道要多到社會上參加實踐活動,多到外面尋找知識,俗話說:大自然是人類的老師。這話可一點都不假,人們根據魚兒發明了潛水艇,根據鳥兒發明了飛機,魯班根據小草和蝗蟲的齒輪發明了鋸子……所以,做小記者要多多實踐。
以上就是我與大家分享的樂趣,我相信大家一定還有許許多多各種各樣當小記者的樂趣。只要大家努力、認真、細心,就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小記者,一起加油吧!謝謝大家!
小記者演講稿 篇2
尊敬的各位領導、親愛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小記者中的一員,我叫,首先,我代表我們全體小記者對各位領導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
在這令人振奮的日子里,我們的小記者站成立啦,今天我們歡聚一堂祝賀“小記者站”的成立。當一名小記者,是我們最自豪的事,因為她可以鍛煉我們的觀察能力、傾聽能力、交際能力、表達能力和寫作能力,通過采訪、寫作、現場報道,還能很好的促進我們綜合素質的全面提高,并在最快時間內與大家分享我們或者你們的快樂和喜悅。
我校的小記者工作已開展兩年,今天小記者實踐基地的正式揭牌使我校這一工作更趨正規化、系統化,使我校小記者工作邁上一個新的臺階。
校園是最安全、最美好、最幸福的場所,學生是校園里最富有生機、最富有活力、最富有前途的人群。有人的地方就有文化,為了發現、挖掘、宣揚、積淀我們的校園文化,更為了從同學們的視角觀察我們的校園生活,我校小記者基地應運而生。
我們都生活在一個多元的時代,展現在同學們面前的是一個紛繁蕪雜、五彩繽紛的世界,這個世界有紛飛的戰火更有穩定的和平,有冷漠的旁觀更有熱情的援助,有無情的傷害更有溫馨的安慰。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我們需要來自外部的信息,我們需要從這些信息里尋找令我們震驚、感動、難忘的'故事。同樣,我們生活的校園里可能也存在
著因溝通不暢而產生的誤解,因時空局限而產生的隔閡,這些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從今天起,我們有了一批雖略顯稚氣卻熱忱無限的小記者們行走在美麗的校園里,而我們身上擔負著莊嚴神圣的責任,我們要合理分配課余時間,走進同學們的生活,用我們的文字表達一個群體的集體感受,用我們的才華描繪一個群體的夢想——當你深入其中的時候,你會發現這是一段了不起的心路歷程,因為你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會成為你們成長的見證,成為學校發展的歷史檔案。而作為小記者,我更是深感自豪,在此我想告訴大家我們所有小記者們的心聲:我們會用眼睛去感受,我們會用心去聆聽時代的強音,我們會用筆去歌頌生活生活中的真、善、美!
在加入小記者團之后,我們會努力培養扎實的文化素養,保持一種對事物的好奇心,保持一種恒久的激情。更重要的是用溫暖的情感、輕快的筆調、昂揚的精神、樂觀的心態、包容的胸懷極力去傳遞生活中的每一份美好、每一份感動,用積極的情感帶動、渲染我們的校園生活,從而凝聚人心、振奮人心,形成強大的力量引導每一位同學都能夠獲得美的感受,這應該是我們——熱情四溢的小記者們矢志不渝的目標。
參加這次儀式,使我真正認識到了做一名小記者的義務和責任,我相信:在各位校領導和小記者站老師們的指導下,我們全體人員都將成為一名合格的小記者。可以毫不夸張的說,幾年后,在座的同學中會有人真正走上無冕之王——“記者”的工作崗位,成為名記者、成為新聞專家,成為這個社會的良心,這里,將是你們夢想成真的搖籃!
小記者演講稿 篇3
敬重的各位領導、評委教師、朋友們:
大家晚上好,我是13號選手,我演講的題目是《你的風采,我來見證》。
信息社會,新聞無處不在。20__年汶川大地震媒體對于人間大愛的真實報道,20xx年對地溝油大事的持續追蹤,20xx年對城市內澇問題的深度關注等等。這些熱點新聞無不透視著媒體的使命和責任,報道后面是一群有良知敢擔當的新聞記者。
記者,在我心中是特別神圣而親切的兩個字。還是在上初中的時候,愛好文學的我成了校里的“小記者”,在一字一筆書寫板報的同時,也把做一名真正的媒體記者的幻想書寫在了心里。
1997年,我有幸成為金鄉廣電的一員。雖然沒能成為一名記者,但在我的身邊卻有著一支英姿颯爽的新聞采編隊伍。他們披星戴月、櫛風沐雨,用筆觸守望道義,用鏡頭呈現真情。能夠與他們共事是我莫大的榮耀,能夠見證他們的風采是我最大的傲慢!
為報道重大工程他們深入一線,采訪辛勤的.建立者,于是漂亮的金濟河景觀帶、魁星湖光、道路園林、大橋霓虹一一呈現在觀眾面前。為反映群眾所求,他們走進村莊社區,和鄉親們拉呱嘮磕,于是熒屏上便有了最美金鄉人、孝親敬老、關愛寒門學子一幕幕暖和人心的故事。為鞭撻不文明現象,他們深夜蹲守、快速出擊,對當事人窮追不舍,于是便有了文明守護者的美譽。
走過深夜的走廊,推開亮燈的窗,他們仍舊在加班趕稿;穿過熙熙攘攘的人群,轉過一個街角,他們在那里拍攝采訪。鏡頭和紙筆里訴說的是群眾的需求,言語中卻從未把名利表達。他們最大的盼望就是能夠好好休息一下,陪著愛人孩子逛逛街,看場電影;或是陪著父母聊談天,聽聽那些熟識而暖和的嘮叨;或是親自下廚做頓可口的飯菜,約老朋友喝上兩杯……當物欲的強光讓人迷失,當財寶與權力霸占一席之地,當社會的價值取向發生動搖……他們用自己的生命熱忱讓你我重拾感動之情,撥動心靈深處最松軟的那根弦。
我們常說,新聞工作輿論引導傳遞社會正能量,但我的記者同事們,新聞同行們,他們的一言一行又何嘗不是正能量的傳遞與輻射呢?我經常想,是什么支持著他們一路披荊斬棘,奮勇前行?又是什么讓他們笑意人生,神采飛揚?剛剛一位同事的演講深深觸動了我。“有幻想就有盼望,有信念就有力氣”。幻想,就像一條流淌的河,沉靜而有力,生生不息,奔涌向前。我曾經遙遠的記者夢,卻如此近距離地在他們身上得以風起水涌、浩浩蕩蕩。我們全部廣電人把幻想相連,就像萬涓匯流成河,一路噴薄,奔流入海,那是一個更加宏偉壯美的幻想,是全體中國人的宏大幻想。
海納百川,正如幻想包涵你我。它,見證著汗水,同樣,見證著盼望!我的記者同事們,我為你們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