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演講稿(通用7篇)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1
尊重的老師、友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今日我演講的題目是《節省糧食,從你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想必這首唐詩大家都會背,都懂它的意思。但是在我們日常生活中,鋪張糧食的現象還是隨處可見。雖然父母老師從小就教育我們節省糧食,可是真正做到的能有幾個呢?
所以為了喚起大家疼惜糧食,珍惜糧食的意識,每年的10月16日就成為“世界糧食日”。雖然現在的中國地大物博,物產資源眾多,人們的生活過得越來越好,但是鋪張糧食的現象也隨處可見,“節省”一詞在不少人的心里已日漸忽視和忘卻了。
要知道世界上還有很多人在挨餓。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自創立以來,不定期地進行了5次“世界糧食調查”。從這些調查的數據得出的結論是:饑餓不但沒有消退,反而在不斷擴大。長期患病貧困和養分不良之苦的人口8.54億。面對如此嚴峻的糧食問題,我們鋪張糧食?作為我們這一代,不要總以為我們的國家地大物博,我們的耕地面積只有全世界的`百分之七卻要養活世界百分之二十二的人口。可見珍惜糧食,疼惜糧食,杜絕鋪張對于我們來說是至關重要的,我們要從小做起,從你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拿出實際行動來疼惜糧食,繼承和發揚勤儉節省的傳統美德。
“儉以養德”,自古以來,節儉始終是中華民族值得彰揚的美德。我們中國,之所以要提倡建設節省型社會,就是由于中國鋪張不起。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每個人只要鋪張一點,總數就特別驚人。同學們,其實節省糧食,就是不鋪張,做起來很簡潔: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這樣做,既符合節省的要求,也有利于我們身體的健康!
最終,我大聲呼吁,人人應以節省為榮,以鋪張為恥!請大家珍惜糧食,杜絕鋪張,從你從我做起!
我的演講到此結束,感謝大家!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2
同學們:
大家好!10月x日是〝世界糧食日〞,本周是我國〝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宣傳周,今天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這首詩我們大家都太熟悉了,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二十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民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民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天,當我們看到鮮艷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我們心中充滿了自豪和幸福。我們的祖國現在是多么的繁榮富強啊!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遙遠的地方,那里就是貧困山區。在貧困山區里,人們吃不
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天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唉,多么可憐呀,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到處浪費。也許他(她)家里很有錢,也許他家里有的是糧食。珍惜糧食,節約糧食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觀念,培養他們勤儉節約的良好習慣。 所以,我們要愛惜糧食。節約糧食。它也是〝養成良好習慣〞的一個重要的方面,也是我們創建〝綠色學校〞。創建〝節約型學校〞的實際行動,同學們,你想做個文明的小學生嗎?那就從文明就餐。節約糧食開始吧!其實節約糧食,做起來很簡單:吃飯時,吃多少盛多少,不要剩飯菜;吃飯的時候,也要集中注意力,認真吃飯,不挑食。無論爸爸媽媽給我們吃的,還是學校里的飯菜,我們都要把肚子吃飽,吃飽才有利于我們身體成長的為了自己的健康,我們都要通通吃掉它! 我們要樹立節約意識。愛糧。惜糧。節糧,不能是空洞口號,它是中華民族的`優良傳統。〝節約糧食光榮,浪費糧食可恥〞的風尚不僅過去需要。現在仍然需要。我們的糧食遠未充裕,我們沒有糟蹋糧食的權力,也沒有糟蹋糧食的條件。希望前面我提到的那些浪費現象不再發生。
我們要發掘節約潛力。我們雖然不種田。不產糧,但節約糧食也相當于種了糧食。我們的一張張餐桌就相當于一方方糧田,除了吃進肚子里的糧食外,不浪費一粒糧食。
我們要強化節約行為。不管在家里還是在學校里,都不能浪費糧食。吃多少,燒多少;吃多少,盛多少;不偏食,不挑食;少吃零食,買了就要吃完,不隨手扔掉……。對浪費的現象,我們要堅決反對,堅決抵制。只要我們牢記〝節約〞,就會養成良好的習慣。
同學們,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做一名愛惜糧食,節約糧食的好學生吧!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3
尊敬的教師,親愛的同學:
大家早上好!我叫,我來自中心小學四年級,今日我很榮幸能夠站在這里演講。我演講的題目是《珍惜糧食,告辭鋪張》。
大家都知道這樣一首詩:讓我們一起記憶這首古詩(會背的同學請一起背)
“鋤禾日當午,
汗滴禾下土,
誰知盤中餐,
粒粒皆辛苦。”
是呀,每一粒糧食都來之不易,它分散著多少勞動者的心血和汗水。每一個人都應當珍惜他人的勞動成果,都應當疼惜糧食,作為學生的我們,更不應當鋪張糧食。俗話說“民以食為天”、“一頓不吃餓得慌”,糧食是人類賴以生存的根本物質。任何人都離不開糧食,人人都需要糧食,我們都應當疼惜糧食。然而生活中,只啃了幾口的饅頭、吃了一半的飯菜被扔掉等鋪張現象卻隨處可見。同學們,當我們剩飯剩菜的時候,我們可曾想到糧食的來之不易;當我們扔掉不喜愛食物的時候,我們可曾想到有多少我們的兄弟姐妹在挨餓;當我們挑肥揀瘦、講吃講喝的時候,我們可曾想到這世界上有多少人因饑餓正在死亡的邊緣徘徊!我國有13億人口,假如每人每頓飯鋪張一粒米,加起來就是13億粒米,那么一天、一月、一年鋪張的糧食可以養活多少人!“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我們從
小就會唱;“節省糧食榮耀、鋪張糧食可恥”,我們從小就知道;長大之后我們更應懂得一粥一飯當思來之不易,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一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加工成成品糧,中間要經過耕地、播種、澆水、施肥、除草等至少20多道工序,這中間勤勞的'農夫付出了多少心血,可以說粒粒糧食都是他們用辛勤的汗水換來的!鋪張糧食糟蹋的不只是糧食本身,更是對他人勞動的不敬重。
同學們,我們是國家的小仆人,美妙的明天有待我們去制造。讓我們樂觀行動起來吧!疼惜糧食、節省糧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讓節省糧食成為你我的自覺行動!
我今日的演講到此完畢,感謝大家!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4
尊重的老師、友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
今日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這首詩我們大家都太熟識了,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二十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夫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夫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日,當我們看到艷麗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我們心中布滿了驕傲和幸福。我們的祖國現在是多么的富強富強啊!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遙遠的地方,那里就是貧困山區。在貧困山區里,人們吃不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每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中國人口超過13億,人均耕地面積不到1.5畝,是世界人均值的1/4;如此珍貴的耕地,每年還以千萬畝的速度在消逝。我國東部600多個縣(區)人均耕地低于聯合國糧農組織確定的0.05公頃(0.75畝)的警戒線。而我國由于設備和管理落后,糧食在收獲、儲存、調運、加工、銷售和消費中的總損失高達18.2%,也就是說,我國每年的產后糧食約有850億公斤被白白鋪張掉。資源、可持續進展已經成為世界性的課題。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親愛的同學:
你們好!
糧食,對于我們來說,并不是一個遙遠的話題,每一天里,我們
在家,在學校都是要吃飯,要去吃零食,要去喝飲料,這些都是糧食,都是要我們去珍惜,去懂得節約,而作為學生,我們更是要從自身去做起,去做好節約,同時把這個好的習慣去宣揚,去讓更多的人和我們一起去節約糧食,不要浪費。
其實浪費的事情,我們每一天都是可以看到,無論是外面餐館剩余的飯菜,或者是我們在學校食堂的吃飯,離開食堂晚的同學都是可以看到,其實也是還有很多的.飯菜被倒掉,也是我們沒有去珍惜,覺得付了錢就夠了的,其實糧食真的沒有我們想象的那么多,像去年豬肉的漲價,就讓我們吃肉的量少了很多,而其實全世界也是有很多的人在挨著餓的,我們也是可以去新聞里面看到,節約對于我們來說,其實也是一個意識的問題,如果我們去重視完全可以做到的,在打飯的時候,不要多要,要了多少就吃多少,不挑食,不去攀比,平時吃零食的時候也是要吃干凈,不要吃了一半就扔掉,特別是飲料也是如此的,在家的時候,父母做了好吃的飯菜,我們也是要去珍惜,要把糧食重視起來。
同學們,行動起來我們并不是做不到的,從此刻開始,其實我們都能做到,我們少浪費一些,或許那些挨餓的人群就少一點,每一個人都是去節約,那么世界饑餓的人也是會少了很多很多,我們國家雖然物質豐富,但是人口也多,很多的食物也是需要進口,如果我們少一些浪費也是可以讓我們過得很好,讓更多貧困的人去得到更多的幫助,同學們,讓我們都是要行動起來,去節約糧食,不要再去浪費了,我們要形成好的習慣,對于我們自己,對于他人,都是有幫助的。糧食寶貴,大家也是都有參與過勞動,清楚勞動是辛苦的,也是讀過憫農這首詩,更是清楚,每一粒的糧食都是要辛苦去種出來的,讓我們去珍惜好,不要再浪費糧食了。
節約糧食不是口頭說說的,而是需要我們實際的去行動,同時我也是相信,只要我們動起來,那么也是可以節約不少的一個糧食,同學們,讓我們都一起去來做好這件事情,去珍惜,去節約糧食,也是為社會做貢獻,我也是相信我們是能做到的。謝謝!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6
同學們:
大家好,10月16日是“世界糧食日”,本周是我國“疼惜糧食,節省糧食”的宣傳周,今日我演講的題目就是“珍惜糧食,從我做起。”
“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憫農》這首詩我們大家都太熟識了,一粒粒糧食從播種到收割,再到加工成成品糧,至少要經過二十道工序,這中間包含了農夫多少辛勤的勞動呀!可以說,每一粒糧食都浸透了農夫伯伯的心血和汗水。
今日,當我們看到艷麗的五星紅旗冉冉升起,當我們唱起雄壯的國歌,我們心中布滿了驕傲和幸福。我們的祖國現在是多么的富強富強啊!但是在祖國的大好河山中,有一些遙遠的地方,那里就是貧困山區。在貧困山區里,人們吃不
飽、穿不暖,小孩子們還沒有地方上學。人們每天吃野菜、白薯、山里的蘑菇,連大米都不多,更別說肉了。要是兩三星期能吃一次肉呀,就是謝天謝地了。
唉,多么可憐呀,再看看我們,每天大魚大肉,蔬菜水果,應有盡有,卻生在福中不知福,還處處鋪張。或許他(她)家里很有錢,或許他家里有的是糧食。珍惜糧食,節省糧食是我們中國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不能丟掉我們的根。假如貧困山區的孩子們觀察同學們這樣做肯定會很傷心,并會指責同學們。在飯館,有的`人為了炫耀自己多么大方、多么有錢,便點了一桌子的飯菜,吃不完的,就要被店里的老板倒去。其實剩菜可以打包回去吃,這樣也是一種節省。只要存有節省的意識,其實做起來很簡潔:吃飯時能吃多少盛多少,不扔剩飯剩菜。
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珍惜糧食,從我做起,從不亂倒剩飯做起,以節省為榮,以鋪張為恥,自覺養成疼惜糧食,節省糧食的好習慣。由于,每粒糧食都浸滿了農夫伯伯揮汗如水的辛勤耕耘。讓我們節省糧食,從現在做起,從我做起!
節約糧食,從我做起演講稿 篇7
敬愛的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早上好!
我是六(5)中隊的,能站在這里與大家交流我的見解,我深感榮幸。今天我在國旗下交流發言的主題是:節約糧食,從我做起。
我們每天迎著朝陽向國旗致敬,然而我們忽視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那就是我們腳下的土地上,每年都有大量的糧食在無聲無息中浪費。讓人震驚的是,全球每年約有三分之一的糧食被浪費,總量高達驚人的13億噸。想象一下,那可是13億噸的糧食啊!而我們國家,餐桌上的浪費更是高達2億人一年的食物量。面對這些讓人瞠目結舌的數據,我們是否應該反思一下我們對糧食的態度呢?
古人云:“誰知盤中餐,粒粒皆辛苦。”每一粒糧食都是大自然的恩賜,是生活的'基石。面對糧食浪費的嚴重問題,我們每一個人都有責任去改變。讓我們從我們自己做起,從現在做起,珍惜每一粒糧食,讓節約糧食成為我們生活的一種習慣、一種態度。我呼吁大家共同行動起來,抵制糧食浪費。無論在學校還是在家里,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讓我們把節約糧食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讓我們用實際行動為這個世界帶來改變!同學們,我們每天餐桌上都有豐盛的美味佳肴,全球確還有8。2億的人每天過著饑腸轆轆,食不果腹的日子。甚至每天都有餓死的人。
有的時候我們吃不完的或者不喜歡吃的食物,就全部都倒掉了,被浪費掉的食物,可能是一個貧困家庭翹(qiao)首以盼的一日三餐。
袁隆平爺爺為了讓我們不餓肚子,有飯吃。甘愿用一生來研究稻谷。同學們,桌上一粒飯,田里十滴汗。珍惜是美德,請珍惜盤中餐。愛惜糧食,從孩童抓起!讓我們一起行動起來,糧收萬石(dan),也要粗茶淡飯。節糧、愛糧,從你我做起。
我的交流發言到此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