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畢業晚會演講稿(精選5篇)
大學畢業晚會演講稿 篇1
尊敬的領導、尊敬的來賓可愛的20xx屆的畢業生們:
首先祝賀各位20xx屆同學圓滿完成學業、順利畢業。
大學畢業是你們人生的一個重大轉折。這個轉折是什么?是自立的開始!因此從現在開始,我應該這樣稱呼你們:
尊敬的20xx屆的女士們、先生們!
這也意味著選擇的開始。在過去,你們幾乎沒有選擇的空間。這不但僅是因為你們年齡尚小沒有選擇的能力,而是因為我們的社會已經為你們架設了一座獨木橋,那就是讀書讀書再讀書、考試考試再考試,盡可能考取大學、考上名校。你們做到了這一點。你們是佼佼者,在別人替你們選擇的道路上獲得了成功。
但從今往后,你們需要自己選擇。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俗話說:“男怕選錯行;女怕嫁錯郎”,可見普通百姓都認識到正確選擇的重要性,能決定人生的大局。
我不能建議你們選擇豪宅、香車、夢中情人,因為這似乎有點俗氣,也有點自私;我也不好意思建議你們無私奉獻,反哺社會、報答父母、光耀母校。因為這有點把你們當工具利用之嫌。你們不是國家、社會、母校、父母建功立業的工具。
我建議你們選擇幸福!因為你們是人,也就是人類,其不錯的生存狀態本身就是你們的目的、你們的追求、你們的選擇。
幸福是什么?
“功成名就”是一種幸福。但我覺得這不過是一種旁人看起來的幸福,也就是一種依據世俗觀念作為評價標準的幸福。是別人覺得你幸福的一種幸福。其實別人覺得你幸福,你未必真幸福。
“一生平安”也是一種幸福,因為生活是美好的,陽光真的很燦爛,涼水真的很解渴,愛情真的很爛漫。青青的草、綠綠的樹、還有那探頭探腦的小松鼠……但,這種幸福似乎太低調。
“心想事成”也是一種幸福,不過這種幸福太看重目的、輕視過程,是一種短暫、膚淺的幸福。因為人的欲望是無止境的,事成之日便是失望的.開始。金榜題名之因此讓我們感到幸福,是因為經歷了漫漫的十年寒窗過程。相信“寧靜致遠”,即使過程淡泊寂寞也令人感到充實。
“心情愉快”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幸福畢竟是人的體驗、人的感受。不過,這種幸福太重主觀感受。
“經世濟民”也是一種幸福。因為個人的幸福不是孤立的。能造福人群,回饋社會,報答父老鄉親,贏得他人的尊敬和愛戴,體現人的社會價值,是一種境界高尚的幸福。不過,這需要胸襟寬闊、志存高遠、才智過人,這需要環境和機遇。這很辛苦。我不忍心鼓勵你們都去追求這種幸福。
幸福是什么?幸福是這樣的一種東西:它既是主觀自我感覺不錯的狀態;也是在旁人看來你生存不錯的一種狀態。
怎樣追求幸福?社會的幸福觀念總是趨同的,因此,追求幸福,應當根據自己的興趣、愛好、專長選擇能讓自己進入自我感覺不錯的狀態。幸福并不但僅在于向他人索取,還在于向社會、向他人奉獻。幸福的至高境界,是在自我感覺愉悅的同時造福人類。在這個意義上講,幸福是一種品德、生活態度,自私狹隘的個性,很難感到幸福、也很難被別人認同幸福,心胸開闊、富有奉獻精神的品性,更容易感覺幸福、得到認同。
祝福你們,20xx屆的女士們、先生們,恪守“厚德明法,格物致公”的校訓,進入社會,進入一個幸福的境界,感到幸福、看上去幸福、給眾人帶來幸福! 謝謝!
大學畢業晚會演講稿 篇2
各位領導、老師、同學們:
此時此刻,我們即將踏上新的征程,開始新的生活。我們滿懷激情,充滿信心。
我們的信心,來自于一個多月來學校全心、熱心、精心的支持保障,來自于班主任帶領的教學團隊科學、嚴謹、細致的諄諄教導。讓我們誠懇地說:老師,您辛苦了!
你就像陽光,照亮我們的眼睛,拔出我們的.心燈。
同學們,過去的榮耀,讓它輕輕地過去吧。在未來,還有更大的挑戰等著我們去應對,更大的榮耀等著我們去創造。
各位同學,法律法規是我們的保護傘,有了它,我們才能百毒不侵;監管安全是我們的風火輪,有了它,我們才能走得快走得穩。讓我們時刻牢記自己是一名光榮的人民警察,時刻牢記自己的職責使命,在各自的崗位上,奉公守法,秉公執法,公道做事,厚道做人,再創輝煌!
我們相信未來的每一天都是陽光燦爛的一天!
大學畢業晚會演講稿 篇3
畢業典禮發言稿 尊敬的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好!我是 S09 特教一班的靳少舉,能代表特殊教育 系在校生在這莊嚴而隆重的畢業典禮上發言,我感到十分榮 幸。在各位學長們學業有成,即將離開母校開始人生新的旅 程之際,請允許我代表特殊教育系全體在校生獻上我們最誠 摯的祝福,向所有關心教育我們的老師致以最誠摯的感謝。
緊張而充實的大學生活即將結束,在這離愁別緒的時刻,與 各位學長一起分享收獲的喜悅,感受別離的不舍。
此時站在這里,我感慨萬千。忘不了,剛入學時我們曾 經滿目茫然,不知所措,是你們熱情周到,忙里忙外的安排 讓我們很快融入到了新的環境中。忘不了,突然開始豐富多 彩的大學生活,我們曾經充滿好奇,卻無從選擇,是你們的 幫助,讓我們明白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忘不了,第一次不會 手語,因為沒有辦法和聾生交流,你們一遍遍給我們演示的 場景。太多的忘不了或許在你們看來隨口的一句話,但 ? 是它就會一直影響我們三年的大學生活。不知你們是否曾記 得, 可我們卻銘記在心。
請原諒我直到今天這個道別的時刻, 才代表全體學弟學妹們鄭重地向你們道聲:謝謝。
畢業,意味著一個難忘的過程的結束,但它更預示著一 個美好的啟程。明天,各位學長們就將帶著各自五彩繽紛的 夢想,帶著母校的期望,揚帆起航,展翅高飛,開創屬于自 己的完美人生。
飲其流者懷其源,學有成時念吾師。此時此刻,我們都 應當感謝培養我們的學校,感謝培育我們的老師。正是因為 有他們,用舒適的環境和豐富的知識來鍛造我們的翅膀,才 得以讓我們飛得更高,飛得更遠。
同時,作為我國特殊教育事業的先行者,我們肩負著更 多的社會責任,讓我們用自己的愛心與專業知識為我省乃至 全國的殘疾人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用我們自己的力量來傳 播特教知識來喚起全社會對特殊教育事業的關注,關愛弱勢 群體,構建我們的和諧社會。你們的堅持,你們的理想,你 們的耐心和愛心,你們的成熟將繼續陪伴著我們同特教系共 同成長。同為特教人,讓我們攜手并肩為特教系、為師院的 美好明天而繼續奮斗! 最后,讓我們衷心的祝福所有的學長們:一路順風,前 程似錦!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晚會演講稿 篇4
各位老師、各位同學、各位朋友、各位來賓:
大家上午好!
此時此刻,我同在場的所有的同事們和朋友們一樣,很高興地同你們——每一位畢業生一起,共同見證~~~~年畢業典禮,共同分享畢業典禮給我們大家帶來的喜悅和歡慶。
我首先向今年順利畢業的7602名本科生、4843名碩士生、1172名博士生和516名留學生表示衷心的祝賀!今天,當你們走出那古樸的“國立武漢大學”門樓時,你們就將承載著武漢大學的更多的期待、牽掛和托付!
百年武大、蒼茫珞珈,暑來寒往、春華秋實。你們最寶貴的青春年華在武漢大學度過,“自強、弘毅、求是、拓新”已沉淀于你們精神氣質之中,成為你們生命的一部分,留下今生不能褪去的生命印跡。
“沒有經過檢驗的生活是不值得留戀的。”你們在學校曾經獲得過的成功、褒獎和真情,將成為你們人生旅途的無盡的力量和無窮的財富。你們在學校曾經遇到過的不快、怨艾和失望,此刻也應該以你們風輕云淡、輕柔和煦的心情去消解、去淡忘。由于學校學習、生活條件的限制和管理工作的疏漏而給你們曾經帶來的諸多不便和不盡人意之處,我作為校長,在此向你們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希望,無論是過去的歡愉還是傷感,無論是過去的成就還是失意,都能像詩人所講的那樣:“那些過往的事情,都將變成甜蜜的回憶。”
今年是武漢大學合校十周年,也是我來武漢大學工作的第十個年頭。你們中有近400名同學從本科到碩士、到博士都是在武漢大學度過的,剛好也是十年。十年來,為了理想的武大、和諧的武大、卓越的武大,我們共謀發展、共克時艱、共同奮斗。作為武漢大學發展的縮影,這十年間,我們共培養了70198名本科生、37731名碩士生和8313名博士生。回顧十年來學校的改革和發展、成長和進步,我們可以“十年和合,十年通變”加以概括。
“和合”、“通變”所蘊含的哲理和價值,不僅對于學校十年來和今后的改革和發展極有意義,而且對于我們每一個人修身、齊家乃至治國平天下都大有裨益。和者,和諧、和睦、和平、謙和之義也;合者,聯合、合作、融通、協作之義也,“和合”聯用,旨在闡發萬事萬物和諧默契、相異相成的本質關系。諸子百家,眾說紛紜,但在“和合”詮釋上卻有少見的契合,無論是孔子的“君子和而不同,禮之用、和為貴”,莊子的“兩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還是墨子的“兼相愛,交相利”,荀子的“天地合而萬物生”,都強調“和合”乃世間萬物平衡協調發展之源,是事物發展、產生新質之本,是大道運行之規律,也是人道政教的目標。“通變”的意蘊在于“通則不乏”、“變則可久”,重在通曉變化之理,講求應時而動、順勢而為、適時而變,追求與時俱進、銳意改革、著力創新,基本精神就是強調“會通”與“運變”的統一。
“和合”和“通變”,與武大百余年歷史所凝結的“自強、弘毅、求是、拓新”校訓精神,有著精神上的傳承和理念上的相通。由此闡發開來,它們折射出一種和諧融通、順時而變,志存高遠、求真求新,剛健有為、自強不息的精神。“和合”和“通變”,應是我們今后為人、為事、為學所應秉持和弘揚的精神,也應成為各位畢業生走向社會、體驗生活、追求事業所應秉持和弘揚的精神。
我希望你們能堅守理想,永遠保持著對國家、對社會、對人民的忠誠與信念,這是新一代中國知識分子應該持有的一種生活境界。你們即將踏入的社會未必完美,未知之域充滿著諸多的不確定性。我當然希望你們都能成為社會的棟梁,為國家的富強、人民的幸福、民族的振興和人類的進步作出你們的貢獻。但是在這之前,請正視你們生活中將面臨的艱難和波折。你們從困厄和苦練中積累的人生閱歷,將超過從書本中汲取的知識。經過風雨磨礪,你們的人生會變得更加豐盈、厚重和博大。要永遠與國家同命運、與社會同生存、與人民同甘苦,勇敢地直面現實,積極地投身實踐,樂觀地迎接挑戰。永遠不要放棄你們的理想、激情和期冀,這是照亮人生成功之路的一盞明燈。
我希望你們能逐漸具備深邃的世界眼光和深刻的中國意識,擁有海納百川的胸懷和熔鑄百家的氣度。當今世界正值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時期,人際的交流與思維的通達,知識的廣博與文化的交融,以及戰略意識、全球觀念、開放胸懷的具備,對人的發展尤顯重要。世界眼光必然與堅實的國家和民族意識相連接,要以把握時代主題與深諳中國國情為根基,深切地認識國家的歷史傳統、自然狀況、發展水平、社會矛盾等階段性特征。既要仰望星空,又要腳踏實地,要把陽光種進泥土;既要開拓進取,又要勇于創新,要把卓越付諸實際。在追求實現自我的同時,在處置國事家事時,永遠不忘中國知識分子的良知和責任。“人總是要有點精神的。”我相信,從武漢大學走出的莘莘學子從來不缺乏這種精神。
我希望你們能永遠包蘊平和、理性的品格,永遠持有謙和、融通、平常之心,永遠保持敏于感知、拒絕平庸、勇于創新的追求。這也是在社會中探求新知、在事業上奠定根基所應有的心境。你們要悅納自我、珍重家庭,寬容他者、尊重他人,實現處事的通達、心靈的和諧和內心的安祥,這其實也是擔當社會責任、成就事業輝煌和度過平安人生的基點。走出校門的你們,不能徒具書本知識而缺乏洞徹世事、接人待物的能力,要能永遠兼具人文精神與科學精神,勤于思考、樂于納言、敢于懷疑、勇于探索。
我希望在你們的人生中永遠不要丟棄先哲們提倡的“謹慎、公正、堅韌、節制”的美德。“謹慎”就是在洞察情勢后作出明智選擇;“公正”包含公平、誠實和信守諾言;“堅韌”特別表現在逆境中的堅守與執著;“節制”凸現慎獨,要約束身心,抵住誘惑。只有堅持這些美德,擁有這些情懷,才能陶冶性情,錘煉人格,砥礪人生,才能不斷邁向生活的新的境界。
青春如舞,歲月如歌。珞珈山幾載生動的故事已經結束,這些故事會永遠留在你們的記憶中,成為你們往后畢業紀念日團聚時絮絮不斷的話題;現在整個世界已經實實在在地展現在你們的面前,未來屬于你們,更精彩的人生故事等待你們續寫,百年學府的輝煌也等待你們增添更加絢麗的色彩!
我為你們祝福,我們為你們祝福,武漢大學永遠地為你們祝福!
謝謝大家!
大學畢業晚會演講稿 篇5
尊敬的老師們、家長們,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晚上好!
又到了依依情深的“別離六月”,今天,我們又一次相聚在仲夏時分,集結在南湖之畔,舉行~屆研究生畢業盛典。首先,我謹代表學校向學成畢業的~屆147名博士研究生和1553名碩士研究生表示最熱烈的祝賀!向關照你們學習生活的教職員工致以最誠摯的感謝!向撫育你們健康成長的各位家長致以最崇高的敬意!
流年似水,轉眼間,在座的研究生同學們成為了中南大又一批永遠關注的焦點、永遠期待的游子,而你們在校園里一千多個日夜里舉手投足的一顰一笑、寄語關情的一草一木,也永遠地留存在了母校的歷史記憶之中。我不會忘記博士生獲得全國優秀博士學位論文所給母校增添的榮耀;不會忘記碩士生捧回我校首座全國“挑戰杯”競賽金獎時的笑臉;不會忘記出現在國際、國內學術會議和學術論壇上的同學們揮斥方遒的身影;不會忘記在貧困地區開展研究生支教的同學們在支教時留下的傷痕與汗水……你們以高潔的品行與出色的能力,成為了老師們最引以為豪的成就,成為了母校今夏最為寶貴的收獲。
在這幾年里,學校一直在努力,從建立研究生學術科研中心到成立研究生院,從升級研究生學術論壇到拓展研究生創新課題,從舉辦首屆“博文匯”研究生學術活動到舉辦首屆研究生學術節,從改革獎學金制度到改版研究生學報……多元平臺的搭建、改革創新的推進,活躍了你們開展學術研究的氛圍,拓展了你們的學術視野,提升了你們的綜合實力。我們有行動,但是還很不夠。
在這幾年里,同學們一定沒少抱怨飯菜太差、澡堂太遠、宿舍太熱、生活補助太少,領導講話太多。本來,生活原來可以更美的,我們一直想做好,但行動還不夠快。你們無端被等待,我們理應“被抱怨”。今天在這里,我要代表學校表示深深的歉意,我們會努力地改進,為未來的學子做得更多、做得更好。
今天的典禮,是一個別離的儀式。師生話別,同窗分道,此去經年,楊柳依依。此刻的你們有太多理由去悄然感懷,去黯然神傷;今天的典禮,更是一個出征的儀式。厲兵秣馬千余日,枕戈待旦數春秋,你們積累了足夠的知識與本領去乘風破浪,去大展身手,這將是你們嶄新人生篇章的起點。
站在這里,我不僅是你們的校長,也是你們的學長,我們同為中南大人。一屆又一屆的中南大人懷著青春激情走進這里,一屆又一屆的中南大人放飛理想,從這里啟程。你們就要離去,我想說點什么作為臨別贈言讓你們聽得進、記得住、用得上。今天我要送給大家的,是三個“絕不”:一是“絕不棄本”,在個人事業的發展中,同學們要永遠銘記忠于人民、報效祖國的社會擔當;二是“絕不忘學”,在職業生涯中,同學們要永遠銘記勤于進取、樂于學習的終身課業;三是“絕不流俗”,在世俗生活中,同學們要永遠銘記作為知識精英、國民表率的角色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