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待》講話稿(精選7篇)
《善待》講話稿 篇1
同學們,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最后兩個字是什么?(學生回答:友善)。對,同學們說的很好,就是“友善”二字。今天老師要和大家談論的話題就是:善待他人。
生活中,學會善待他人我認為要做好以下四個方面:
1、在交往中要熱情、真誠。
富蘭克林曾說過,一個人種下什么,就會收獲什么。我們如果真誠的待人,別人才會真
誠地對待我們。至誠則金石為開。三國時期劉備三顧茅廬憑的就是一份真誠感動了諸葛亮,最后建立蜀國。同學們,當我們以真誠熱情、積極面對身邊的人,才能真正去享受其中的美好。
2、重視語言的力量。
我曾聽過一個這樣的故事:公交車上一位女士無意間踩到了一個男士的腳。女士紅著臉趕緊道歉“對不起,對不起”。不料,男士卻說:“不不,應該由我來說對不起,我的腳也長的太不苗條了!焙宓囊宦,車廂里響起了一片笑聲,顯然這是贊美的笑聲。而男士的這份寬容必然會給這個女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別人犯錯的時候,合適的語言會給我們帶來意想不到的結果。在中國的傳統國學文化中,有很多做人的'道理,其中對于言語方面的教誨非常之多!傲佳砸痪淙,惡語傷人六月寒” 如果你細心觀察身邊人緣好的朋友,那么你會發現,他們往往說出的話,都是禮貌的話、謙虛的話……良言善語,才能使得我們的校園、城市更和諧。
3、學會理解和寬容他人。
一個越戰歸來的士兵從舊金山打電話給他的父母,告訴他們‘爸媽;我回來了,可是我有個不情之請;我帶一個朋友同我一起回家!爱斎缓冒。 备改富卮;“我們會很高興見到他的!眱鹤佑掷^續說下去;可是有件事我想先告訴你們;他在越戰里受了重傷,少了一條胳臂和一只腳。他現在走投無路,我想請他回來和我們一起生活!皟鹤樱〔贿^或許我們可以幫他找個安身之處!”父親又接著說:“你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像他這樣殘障的人會對我們的生活造成很大的負擔。我們還有自己的生活要過;不能就讓他這樣破壞了,我建議你先回家然后忘了他。他會找到自己的一片天空的。”就在此時兒子掛了電話,他的父母再也沒有他的消息了。幾天后;這對父母接到了來自舊金山警局的電話,告訴他們親愛的兒子已經墜樓身亡了。于是他們傷心欲絕地飛往舊金山,并在警方帶領下到太平間去辨認兒子的遺體。那的確是他的兒子沒錯;但驚訝的是兒子居然只有一條胳膊和一條腿。寬容別人的過錯就是自己的榮耀。生活里有太多太多不如意的時候,需要我們用寬容的心境去對待。今天,我們更要提倡學會理解和寬容他人。當有人由于誤會而冤枉自己或無意中傷自己時,應當予以諒解,不要得理不饒人;在批評別人的錯誤時,態度應當誠懇、友善,不要尖酸刻薄,更不要捉住別人的錯誤不放。寬厚的人,心胸開闊,不計較小事與人為善,這樣不僅有利于個人身心健康,而且能使人與人之間的關系更加融洽。
4、要努力提高自己、完善自我。
從前,有個脾氣很壞的小男孩。一天,父親給了他一大包釘子,要求他每發一次脾氣必須在柵欄上釘一顆釘子。第一天,小男孩釘了37顆釘子,幾天之后,小男孩釘的釘子逐漸減少。他發現控制自己的壞脾氣比往柵欄上釘釘子容易得多了。最后,小男孩變得不愛發脾氣了。父親又建議他,如果堅持一整天不發脾氣,就從柵欄上拔下一顆釘子。經過一段時間,小男孩終于把柵欄所有的釘子都拔掉了。父親指著滿身是小孔的柵欄告訴他,你發脾氣時的語言,就像這些釘子和釘孔,會在人們的心靈上留下傷痕。從這個故事里告訴我們,善待他人更需要認識自我、完善自我。因為人與人的交往是相互的。
語言文明、態度親和、舉止端莊是善待他人的必要素質。平等待人、尊重他人、理解與寬容是善待他人的基本原則。與人交往要學會傾聽、學會表達、學會贊美他人、更要學會微笑待人,多換位思考,方可做到真正善待他人!
《善待》講話稿 篇2
老師們、同學們:
早上好!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動起源于美國,1969年,美國民主黨參議員蓋洛德?尼爾森提議,在全國各大學校園內舉辦環保問題講演會。當時25歲的哈佛大學法學院學生丹尼斯?海斯很快就將尼爾森的提議變成了一個在全美國各地展開大規模社區性活動的具體構想,并得到很多青年學生的普遍支持。1970年4月22日,美國首次舉行了聲勢浩大的“地球日”活動。這是人類有史以來第一次規模宏大的群眾性環境保護運動。作為人類現代環保運動的開端,“地球日”活動推動了多個國家環境法規的建立。1990年4月22日,全世界140多個國家、2億多人同時在各地舉行多種多樣的環境保護宣傳活動。這項活動得到了聯合國的首肯。從此“地球日”成為“世界地球日”。世界地球日活動旨在喚起人類愛護地球、保護家園的意識,促進資源開發與環境保護的協調發展。人類一切生活條件、資源都是來自地球。人類的生存不僅依賴地球表面的陽光、空氣(氣候)、水(水流)、土地、植物、動物,還要深入地球內部去獲取各種礦產、能源、水源,以滿足不斷增長的生產和生活需要。這就需要我們必須深入地認識地球,進而更好的來保護地球。
“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多么優美的景色啊,而它描寫的正是我們美麗的江南,是我們美麗的的家園?墒怯捎谖覀儾恢匾暠Wo環境,已經把一個美麗的地球毀得不像樣了。生活中就有這樣的一些人們,他們隨手亂丟亂拋,那發臭的河面上漂浮著垃圾、樹枝上掛著塑料袋、草地上堆著果皮和紙屑;他們到處砍伐樹木,現在全世界平均一年砍掉1100萬公頃森林,這是一個多么令人痛心的數字啊!他們流著口水,貪婪的盯著天上飛的,地上爬的,水中游的……因為他們,環境遭到了很大的破壞:清清的小河、綠綠的森林、藍藍的天空都離我們漸行漸遠了。霧霾多了起來,颶風驟起,飛沙走石,沙塵暴常常是不期而遇,水污染、空氣污染、植被萎縮、物種瀕危、江河斷流、垃圾圍城……這些現象已經非常嚴重了。所以,為了保護我們賴以生存的環境,同學們,讓我們行動起來吧:
1.不要使用一次性用具,如:不使用一次性方便筷,少用紙巾,多用手帕。
2.提倡使用充電電池,回收廢電池,集中進行科學處理;
3.不亂丟垃圾,把它們丟進垃圾桶里,并積極參與垃圾分類;
4.愛護野生動物,注意提醒他人不吃野生動物;
5.積極參加植樹造林活動,提倡在庭院內養花種草;
6.節約使用每一滴水,節約每一粒糧食;
7.盡量使用綠色交通工具;如:公共自行車、公交車、地鐵等。
8.積極宣傳環保,協助阻止破壞環境的行為發生;
9.節約能源,隨手關燈、關水龍頭。減少不必要的浪費。
親愛的同學們,“愛護地球,從我做起”。只有我們每個人都身體力行地參與到環保行列中來,我們的環境才不會進一步的惡化,我們才有可能找回失去的藍天、白云、青山、綠水。
請記住,我們只有一個地球,讓我們一起來努力吧!
謝謝大家。
《善待》講話稿 篇3
尊敬的老師,同學們:
大家好!在無邊無際的茫茫宇宙,懸浮著一顆藍色的星球,它便是我們幾十億生靈共同繁衍生息的地球。而這顆星球也是迄今為止人類所知道的宇宙中唯一可以承載生命的星球,她是萬物生靈共同的母親。在人類出現的幾百萬年的歷史中,這位母親無私地向她的孩子們奉獻著她的資源,供人類繁衍、生息。
可是隨著歷史車輪的前進,地球已不再是當初那個美麗的星球,取而代之的是一幕幕駭人的場面和一組組令人揪心的數字:森林退化,沙塵暴飛揚,水土流失,洪水肆虐,酸雨赤潮,臭氧空洞……地上垃圾遍布,廢渣成堆……早在1996年聯合國環境署就曾發出過警告:南極臭氧空洞正逐步增大,地面紫外線輻射增強,皮膚癌發病率上升;1。2億人口生活在渾濁的空氣里;12億人口生活缺水;12%的哺乳動物和11%的鳥類瀕臨滅絕;每年地表土壤流失200億噸;森林以每年450萬公頃的速度消失。
其實,我們知道,這是人類無休止的索取才使地球到了今天這個不堪重負的地步。由于人類對大自然的摧殘以及對地球的傷害,才引起大自然的憤怒,98年的長江洪水,今年的白洋淀的死魚事件,與其說是大自然對人類的懲罰,還不如說是人類自己的“杰作”。
人為地破壞環境,無異于自掘墳墓。
我國清代詩人張潮有這樣一首詩“花不可以無蝶,山不可以無泉,石不可以無苔,水不可以無藻,林不可以無藤。”保護環境已經刻不容緩!要知道優美和諧的自然環境是我們生活的保障,是人類生命的源泉,他會給我們帶來身心的愉悅和無限的樂趣!懊髟滤砷g照,清泉石上流”讓我們感受清幽;“流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讓我們聆聽天籟;“春水碧如天,畫船聽雨眠”讓我們融入自然。這些美麗的畫面,不應該成為記憶中的美好,而是應該在我們身邊綻放。
在“6·5”世界環境日即將來臨之際,我們作為新時代的中學生,應該拿出自己的實際行動,擔負保護環境的責任,提高環保意識,愛護環境,善待家園。從我做起,從身邊的小事做起,比如:少用紙巾和塑料餐具,不使用一次性木制筷子;不亂丟廢棄電池;節約用水用電;不踐踏草坪和綠地;愛護花木……當我們這些點點滴滴的綠色行為匯聚成綠色的海洋時,環保意識就已經深入我們心頭,我們的生活才會變得更美!
請不要說“環境危機不是我的錯,也不要說改變這種局面個人無能為力”,其實只要我們每個人參與進來,行動起來,我們就能創造一個綠色的生態環境,共同擁有這個蔚藍的星球。謝謝大家!
《善待》講話稿 篇4
同學們,下面我將要講一個有趣的故事,認真傾聽的同學會有很多收獲哦!
從前,有一個脾氣很壞的男孩.他的爸爸給了他一袋釘子,告訴他,每次發脾氣或者跟人吵架的時候,就在院子的籬笆上釘一根.第一天,男孩釘了37根釘子.后面的幾天他學會了控制自己的脾氣,每天釘的釘子也逐漸減少了.他發現,控制自己的脾氣,實際上比釘釘子要容易的多.終于有一天,他一根釘子都沒有釘,他高興地把這件事告訴了爸爸.
爸爸說:“從今以后,如果你一天都沒有發脾氣,就可以在這天拔掉一根釘子.”日子一天一天過去,最后,釘子全被拔光了.爸爸帶他來到籬笆邊上,對他說:“兒子,你做得很好,可是看看籬笆上的釘子洞,這些洞永遠也不可能恢復了.就像你和一個人吵架,說了些難聽的話,你就在他心里留下了一個傷口,像這個釘子洞一樣.”有了傷口,無論你怎么道歉,傷口總是在那兒,要知道,身體上的傷口和心靈上的傷口一樣都難以恢復。你的家人和朋友是你寶貴的財產,他們讓你開心,讓你更勇敢。他們總是隨時傾聽你的憂傷,你需要他們的時候,他們會支持你,向你敞開心扉。
故事講完了,你明白了什么?
是的,學會友善待人,與人和睦相處,讓生活充滿陽光……
在公共汽車上,有人無意間踩了你的腳;在班集體中,有同學無意中弄壞了你的書本;美術課上,同學不小心將顏料滴到你的畫紙上,在雨中行走時,別人不小心濺了你一身泥水;用餐時,有人不小心將菜湯灑到你的衣服上等,這些都需要用你的“友善”來對待別人的“無意”或“不小心”,寬容、諒解別人。
希望我們的“籬笆”不用釘上任何的釘子,相信我們每位同學都會成為“友善使者”,愿我們的校園遍開“友善之花”!
《善待》講話稿 篇5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今天我在國旗下講話的內容是“尊重他人就是善待自己”。
世界是一面鏡子,你對它哭它就哭,你對它笑它便笑。你如何對待世界,世界就會如何對待你。只有尊重他人的人,才會得到別人的認可,贏得他人的尊重。
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應建立在相互尊重的基礎上。誰也不可能離群索居,與世隔絕,每個人都要與他人相處。而尊重就是連接人與人之間的紐帶,縮短人心的鴻溝。敞開心扉,用心尊重他人,使對方感到溫暖、愉悅,你也會擁有許多許多的朋友,并體驗到一種美好、和諧的人際關系。
人唯有尊重他人,才能尊重自己,才能贏得他人對自己的尊重。
尊重他人不僅是人與人交流的基礎,也是個人文明素養的體現。它需要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需要真誠坦白的品質。
尊重,是臉上一抹真誠的微笑;尊重,是在他人發表不同意見時的耐心傾聽;尊重,是為別人付出的努力而真心鼓掌。上課認真聽講,是對老師的尊重;虛心請教問題,是對同學的尊重;受到別人幫助時的一句謝謝,打擾別人時的一聲道歉,看見師長走來時的一句問候,都是尊重他人的體現。所謂“觀其行而知其言,聞其言而知其行”,從這些點點滴滴的小事中,也能看出一個人道德素養的高低。
在屠格涅夫的《乞丐》中有這樣一段話:“我”面對一個年老體弱、衣衫襤褸、骯臟丑陋的乞丐,并沒有呵斥、鄙棄,在身無分文的情況下也沒有掉頭而去,而是“緊緊握住這只骯臟的手”道歉,“不要見怪,兄弟,我什么也沒帶,”——于是他也同樣握住我那冰涼的手指!皼]關系,兄弟,”他吃力地咕噥著,“這也多謝了。這也是施舍,兄弟。”
文中的主人公把乞丐看作人格平等的兄弟,他給予乞丐的不止是同情,也是發自內心的尊重。這樣的人才是一個真正大寫的人。一個喪失了物質依靠的人,精神世界并沒有崩潰,他同樣渴求人們尊重,這的確能給我們很多的啟示。關懷弱小,尊重每一個人,應該是一個社會文明、健康、進步的標志。
要想創造一個文明的社會,必須提高我們每個人的文明程度,而文明的起點就是尊重他人。讓我們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不因善小而不為,不因惡小而為之”。記住,“愛人者人恒愛之,重人者人恒重之”。做一個懂得尊重自己、更懂得尊重別人的人。
《善待》講話稿 篇6
各位老師、同學們:早上好!
今天我講話的主題是友善待人,和睦相處。
同學們,友善待人,和睦相處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我們每個人都爭取做一個友善待人,與他人和睦相處的文明使者,讓我們校園的文明之花看得更加鮮艷。
人的一生會碰到許許多多來自別人的"對不起"。在公共汽車上,有人不小心踩了你的腳;在班集體中,有同學無意的弄壞你的書本;在雨中行走,別人不小心濺了你一身泥水;在食堂吃飯時,有同學不小心將菜湯碰翻到了你的衣服上;課間同學們言談中無意間一句話傷害了你的感情……這些都需要你用友善的態度對待來自別人的"對不起",寬容、諒解別人,而不能心胸狹隘,更不可以怨相報。
那么在我們生活、學習的這個校園大家庭中,應該怎樣爭當"友善"的使者呢?首先,同學之間要相互信任,和睦相處。要善于發現別人的長處,能聽取別人的合理建議,發現自己的意見與別人不同時,不要固執己見,強詞奪理,要做到以理服人。不能給同學取外號,更不能譏笑和戲弄那些有生理缺陷的同學,不做那些只圖自己快樂,而給別人帶來痛苦的事。不傳播一些不利于團結的話,更不能在背后說別人的壞話。
其次,同學之間遇到矛盾要坦誠相待,主動化解。生活中難免會出現一些不愉快的事情,遇到矛盾,要首先從自己身上找原因,不能一味強調自己的理由,指責別人,更不能拔拳相向,動手打人。
另外,同學們要學會樂于助人,關心他人,要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學會"換位思考";關心他人,也要選擇適當的方式,一句溫柔的話語,一個細小的動作,也許就能給人帶來寬慰,在他人困難的時候要給予真誠的幫助。
相信我們每位同學都會成為"友善使者",愿我們的校園遍開"友善之花"!同時,我們也要把友善帶到校外,帶到社會的每一個角落,讓我們在表達友善的同時更多地享受友善。就如學校池塘邊的牌子上寫的一句格言"為別人鼓掌的人,也是給自己的生命加油",同學們伸出你的雙手為別人鼓掌吧,永遠要為自己的生命加油噢。
《善待》講話稿 篇7
人生活在世界上,往往要處置好兩種關系,一種是人與自身的關系,第二種是人與他人的關系。北京大學教授季羨林先生曾對好人下過一個定義,他說好人就是,想到他人的時候比想到自身的時候稍微多一點。之后,北大方正的王選在接受北大的重獎時認為季先生這個要求頗高,他認為好人就是想到他人的時候跟想到自身的時候一樣多。我想好人也罷,圣人也罷,人只有處置好與自身的關系,與他人的關系,而后才干成為幸?鞓返娜,才干成為勝利的人。同學們,我認為我們應該做的首先是善待自身,善待他人。善待自身,善待他人,是一種積極的心態,是人生的至高境界,它可以使我們在驚濤駭浪的人生之旅始終鎮定自若,游刃有余。
一個善待自身的人,首先必是一個會悅納自身、撫慰自身的人,能體驗到自身的存在價值,既能了解自身,又能接受自身,具有自知之明,即對自身的能力、性格、情緒和優缺點都能做到恰當、客觀的評價,對自身不會提出苛刻的非分期望與幻想;勝利時不苛求自身,失敗時不追悔自身,凡事從大處著眼,不在意一城一池的得失,掌握現在,迎接下一次挑戰。一個悅納自身的人,必是一個充溢自信與樂觀的人,不論人生是多么的平凡,都能從自身的身上找到閃光的地方,不論生活是多么的平淡,心里永遠都撒滿溫暖的陽光。
一個善待自身的人,必是一個不時完善自身的人。只有不時完善自身,才是真正的善待自身。善待自身,不是盲目的寬容和放縱自身,而是努力追求完美,經營好自身的人生。他可以不是天才,但他卻是一個有著火熱追求和拼搏精神的人,他也許不是最聰明的人,但他一定是最有志向和最勤奮的人。高中階段是人生的關鍵時期,一個善待自身的人,必會把這一前進的歷程譜成一支最美麗的人生之歌,把自身的學習經歷當成最動人的生命之詩。善待自身,必自尊、自信,完善自身的人格,尊重自身的潛能,他會從自身的實際動身,制定自身的奮斗目標,滿懷自信地展示自身的才氣與風采;善待自身,必自強、自治,依靠自身的頑強奮斗,一步步攀登,實現自我管理、自我調節,穩步前進;善待自身,必自律、自制,按“聚焦成才”的原理,靜心求學,力戒浮躁,為自身一生的幸福打造良好的基礎。
善待自身除了悅納自身,完善自身,更主要的還是善待他人,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身。黎巴嫩的一位作家在《你是人》中說:“假如沒有你,便沒有我之為我;假如沒有我,便沒有你之為你;假如沒有我們,便沒有他之為他;假如沒有先于我們者,便沒有我們;假如沒有我們,便沒有廣闊的世間中的任何一個人!笔澜绫闶悄阒杏形遥抑杏心愕恼w。人與人之間的關系就是唇齒相依的關系,那種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為,卻認為遺世獨立就能生活得更好的想法是非;闹嚨。生活中常是這樣:對人多一份理解和寬容,其實就是支持和協助自身,善待他人就是善待自身。如同中國有句古語說的那樣:授人玫瑰,手留余香。在當今這樣一個需要合作的社會中,人與人之間更是一種互動的關系。孟子曾經說過:“君子莫大乎與人為善!敝挥形覀兿热ド拼耍埔獾貐f助他人,才干處置好人際關系,從而獲得他人的愉快合作。那些慷慨付出、不求回報的人,往往容易獲得勝利;那些自私吝嗇、斤斤計較的人,不只找不到合作伙伴,甚至有可能成為孤家寡人。善待他人,應學會寬容,“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學會寬容,我們的周圍便會多一份陽光的照耀,少一種陰暗的色調。“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凡事都不能強求十全十美;“尺有所短,寸有所長”,凡物都不可“春色占盡”。讀中師時,我的班主任常跟我們說,在與人相處時永遠不要以為自身比他人聰明,哪怕你真的比他人聰明。寬容是人生處世的一種藝術,寬容者豁達大度,樂觀向上,自然善待自身。善待他人,更應學會換位考慮,推己和人,人我一也;將心比心,兩心通也。許多事情若一味從自身動身,往往百思而不得其解,陷人于山重水復之中;倘能轉而從他人處看,經常會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善待他人,應盡量體會他人的難處,體會學校的難處,社會的難處,不至于一點點不公便不能釋懷,善待他人也就是善待了自身。
同學們,在追求勝利的過程中,任何人都離不開他人的合作。只有你真誠地對待他人,對方才會與你真誠合作。請記住這句話:善待自身、善待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