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區角活動建設方案(通用3篇)
大班區角活動建設方案 篇1
設計意圖:
這個游戲在設計之初只有投擲區“喂喂小動物”一個活動,我們希望通過引導孩子邊說邊做,促進孩子的手眼協調能力、大動作及語言的發展。在此基礎上,我們增設了“開心農場”。不僅讓孩子有了更多表達的機會,而且鍛煉了孩子的精細動作,培養了孩子收納玩具的習慣。
材料及制作方法:
●在KT板上粘上動物頭像若干,動物嘴巴上粘上雌雄搭扣。
●在紙上畫出小魚、胡蘿卜、春筍、青草、小蟲、米飯、飲料等食物,然后塑封,在其背面粘上雌雄搭扣。
●在相應數量的軟球表面粘上雌雄搭扣,使其剛好與動物嘴巴及“食物”相粘貼。
●在KT板上制作“開心農場”圖,有池塘、草地、糧倉、大樹、泥土等。
玩法:
1.利用雌雄搭扣的黏性,將已制作好的小魚、胡蘿卜等“食物”粘貼到軟球上。在一定的距離之外將軟球準確地投向小動物的嘴巴。
2.先說說想給哪個小動物喂食,然后選擇小動物喜愛的食物粘貼到軟球上,再將軟球投向相應的小動物嘴巴。要求是邊操作邊說小動物愛吃什么,如“小兔子愛吃胡蘿卜”等。
3.將各種“食物”放到“開心農場”合適的位置上。如胡蘿卜和春筍在泥土里,小魚在池塘里,小蘑菇在大樹下,等等。
建議:
1.游戲開展一段時間后,教師可以替換動物形象,亦可根據孩子的興趣換成其他材料,如可換成小汽車,孩子可玩小汽車運貨的游戲。
2.第3種玩法一般安排在活動最后,主要目的是讓孩子學習整理材料。教師要引導孩子根據經驗和圖示將材料收納整齊。
大班區角活動建設方案 篇2
指導思想
區域活動是幼兒非常喜歡的一種學習活動,是當前幼兒園實施素質教育,推動幼教改革的一種重要的教育活動形式,它能促進幼兒全面素質的形成,發展和提高。區域活動是有目的有計劃的一種學習活動,讓幼兒在自立、自由的探索活動中學習、探索,掌握知識。而不是先教后玩,也不是邊教邊玩。我們把區域活動看作是能給幼兒提供一個優化的有利于幼兒活動與表現的良好環境和機會,它可以合理地安排各項活動,提供充足的能刺激幼兒活動的材料,建立和諧、自由、輕松的氣氛,從而促進幼兒各方面的發展。
一、區域設置,適合幼兒
根據幼兒健康、社會性、認知、語言、藝術等方面發展的需要,站在幼兒的角度,從孩子的心理出發,為孩子創設了科學探索區、美工區、娃娃家、點心店、閱讀區、音樂表演區等不同形式的區域活動。為幼兒提供了動手、動腦、并且能按照自己的興趣和能力進行
活動的場所和施展才能的機會。本著合理布局便于流動的原則,根據活動室的特點,將閱讀區、點心店、娃娃家等區域設為固定區,其余設為活動區。
二 有計劃地投放材料
創設活動區要有一定的計劃性,要根據近期的教育目標和孩子發展水平有意識地選擇和投放一些材料。
有計劃、有目的投放材料是區域活動的物質支柱,是幼兒活動的工具,材料投放的是否得當,對幼兒的發展起著決定性作用。應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最近教育目標及幼兒的實際發展水平投放材料。不要把材料一下子投入進去,應分期分批的不斷更新,由易到難,不斷吸引孩子主動參與活動的興趣,使他們有新鮮感。
三、區域活動的總目標
創設一個幼兒喜歡的、自由的、開放的環境,引導幼兒自主地進行活動,培養幼兒積極主動、活潑開朗的個性,促使幼兒樂意和他人交往,學習互助、合作和分享。
大班區角活動建設方案 篇3
一、活動目的:
目前區角活動已經普及了我市各類幼兒園,但存在區角設置形式化、雜亂堆砌化、裝飾化等現象,為進一步規范全市各級各類幼兒園區角的設置、材料的投放及對區角的指導,特舉辦本次現場交流活動促使區角活動成為我市幼兒園的一項主要的常態化課程形式,以期提高區角活動的有效性,從而糾正幼兒教育小學化、學科化、知識化傾向,不斷落實《指南》精神。
二、交流對象:
全市各級各類幼兒園
三、交流辦法:
1、要求各級各類幼兒園全部參與,并根據“新密市幼兒園區角活動評價標準”進行準備。
2、統一時間由省、市示范園業務園長分組進行現場交流指導。
3、根據交流情況及復驗結果最后確立“區角活動示范園”進行命名表彰。
四、交流流程:
1、業務園長介紹幼兒園區角活動開展情況及本學期研究主題。
2、分組查看區角活動相關資料檔案。
3、實地考察區角創設及活動開展情況。
4、集中意見反饋、交流指導。
5、各組負責人對本次活動情況進行總結,發電子稿(圖、文)到市教研室。
五、交流時間:
x月20日—x月31日
區角科學活動方案6
游戲目標:
1、幼兒能正確感知圖形,能按嘴形給娃娃喂食。
2、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思維、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活動重點:幼兒能正確感知圖形,能按嘴形給娃娃喂食。
活動難點:
通過活動發展幼兒的思維、理解和動手操作能力。
活動準備:
娃娃家:各種娃娃,讓幼兒進行扮演娃娃家里的成員進行喂寶寶。手工區:可樂瓶、用皺紙、毛線加以裝飾,做成娃娃。
活動過程:
一、談話導入。
小朋友你們小的時候是誰喂你們吃飯的?(爸爸、媽媽和爺爺奶奶)他們是怎樣喂你們吃飯的呢?(引導幼兒說)
教師小結:我們還小的時候都是爸爸媽媽或爺爺奶奶喂我們吃飯的)你們感覺幸福嗎?
那今天老師就要請小朋友來扮演爸爸媽媽的角色來喂寶寶,今天老師在每個區域里都投放了很多的材料讓你們去操作,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三、介紹各個區域。
1、娃娃家。
娃娃家里的小朋友可以扮演各種角色去喂寶寶。
2、圖書區。
圖書角的小朋友可以和好朋友一起去表演《辦家家》
3、動手區。
老師在手工區投放了可樂瓶、用皺紙、毛線等材料加以裝飾,做成娃娃。
四、組織幼兒進區區域。
1、提出區域規則。
在進區的時候,你先要想好來你要進什么區角。但是我們進區域時我們先要拿好進區卡,只有拿到了進區卡的小朋友才能到區角里面去活動,如果你去的哪個區角里的卡插滿了,你就不能再進這個區了,只有把卡插在哪個區里,你就在哪個區里活動。當老師放音樂時候,小朋友就趕緊把區域中的玩具整理好,放回原處。在區域中不能大聲喧嘩,靜靜的玩。
2、教師巡回指導幼兒進行區域活動。
四、收拾材料,結束游戲。
小結小朋友進區觀看的情況,表揚有序進區的幼兒,對存在不足自己玩自己的幼兒提出要求,指出做的不夠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