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生社團建設方案(通用3篇)
學生社團建設方案 篇1
為進一步落實“把課堂還給學生,讓課堂充滿生命活動”新基礎教育理念,進一步推進素質教育實施,實現學校特色辦學,學生多元成長、教育均衡發展的目標,豐富校園文化生活,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根據上級精神,學校決定組織學生參加豐富多彩的以“學生社團建設”為重點的校園文化活動,從而擴大學生視野、激發學習興趣,發展個人特長,促進學生身心健康,和諧發展。具體建設實施方案如下:
一、指導思想
1、以培養創新精神,實踐能力為重點,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為我校實現教育強校而努力。
2、豐富學生的課余生活,讓不同學生在不同的領域有不同的發展,讓每個學生獲得成功的體驗,從而做到“樂學”。
二、社團活動總體目標:
完善社團活動興趣的開展,以學生的自主性,提高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的創造性,力求活動的成效性,使在社團活動的開設與開展逐漸成為我校素質教育的亮麗的窗口。
三、組織程序
1、學校制定總的社團活動方案。
2、各社團輔導教師制定特色社團活動方案。上交學校一份。
3、輔導教師招收社團活動的成員,填寫好成員名單。
4、輔導教師開展社團活動。
四、社團活動實施內容和具體要求:
(一)活動實施內容
依據人本發展理論,以學生為主體的校園特色文化活動圍繞必須以全面推進素質教育、培養德智體美等全面發展的高素質人才的目標,努力把思想道德教育的內容融入校園文化建設的各個方面,有力地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健康成長,確定以下特色項目和社團活動。(二)活動實施操作措施
1、活動內容安排具有系統性、科學性。每次活動目標明確,期末結束上交相關材料。
2、期初統一制訂“社團活動安排表”,做到定人、定時、定點,有計劃地開展活動。盡量讓學生在自愿的.基礎上資助申報,有能力的同學可以競聘自己感興趣的社團團長、干事。
3、每一位教師參與指導一個社團活動,并認真制定計劃、認真輔導、認真考核,每次活動要提前到場,堅持點名制度。,
4、做好宣傳工作,利用各種渠道宣傳各項活動,擴大知名度。
5、加強家校聯系,做好家長的思想工作,支持學生參與社團活動。
6、期末,組織各種形式的成果匯報活動,讓學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華和能力,讓學生獲得成功的喜悅和滿足。并對社團進行合理的評價,期間注意收集、保存圖片。
7、做到“三定”:
①定人(人員固定):在學生自愿的前提下,自己創設自己管理,由指導老師輔助組織學生開展活動。每個社團的人數控制在20
學生社團建設方案 篇2
學生社團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示校園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為進一步發揮社團活動在學校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切實引導我校廣大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發揮潛能、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推進我校校園文明建設,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以黨的十八大精神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緊密圍繞我校“立德樹人,質量為本”辦學目標,積極以學生社團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強社團的組織管理和活動指導,發揮社團在校風、學風、校園文化建設及素質教育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廣大學生全面發展。
二、總體目標
1、積極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實現學生社團活動校本課程化,使社團活動成為學校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2、繁榮我校的文化生活,提升我校的辦學品味,豐富我校的文化內涵,展示我校的辦學特色。
3、堅持學生自主選擇、自我完善與教師有效指導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催生一支敬業奉獻,有創新意識,熟悉學生社團工作的指導教師隊伍。
三、組織管理
1、學校成立以校委會為總組織,校團委負責社團工作,定期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協調各方面關系,確保學生社團工作的順利實施。
2、校團委負責制定學生社團活動的總體方案,并對各社團及其活動進行協調、管理和評價,努力促使各社團活動規范化、課程化、有特色、有創新。
3、各教研組原則上應指導社團1—2個。各教研組負責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及本組教師個人愛好、特長等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社團建設目標、指導計劃,并擇優推薦社團指導教師。
4、各社團原則上設指導教師1—2名。指導教師具體實施社團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育人效果,又要注重資料(如社團章程、活動計劃、活動安排、活動記錄、活動資料收集、工作總結、學生獲獎情況等)積累,每學期末送活動資料交校團委存檔。
5、各社團原則上設社長1名,副社長1—2名,負責定期召集本社團成員召開會議,舉辦活動。各社團社長、副社長由社團成員民主推選,經團委會審批后產生。
四、實施步驟
1、社團申報
學校每學年9月接受社團申報。社團申報分為教研組申報和學生申報兩種形式。
教研組申報,即各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及本組教師個人愛好、特長等實際籌建社團,由教研組長分項填寫《楊凌高新初級中學社團申報表
(一)》(見附件1)交校團委,提請學校有關部門審批。
學生申報,即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自主創建社團,由社團發起人分項填寫《楊凌高新初級中學社團申報表
(二)》(見附件2)交至校團委,提請學校有關部門審批。
2、成員招收
在對全校學生進行社團推介的基礎上,學生填寫《楊凌高新初級中學社團報名表》(見附件3)交至校團委會或相關教研組、指導教師處,由社團指導教師及主要學生干部從中有選擇地招收社團成員。
社團存續期間,每學期初均招收新成員。各社團應及時將成員更替信息向團委會報備。
3、社團啟動
召開社團成立大會,宣布各社團師生名單,向指導教師頒發聘書。學校有關部門協調、安排各社團的活動時間和場地。各教研組、指導教師指導社團制定章程及活動計劃等,全面啟動社團各項活動。
4、社團建設
在學校社團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校團委加強管理和指導,各教研組、社團指導教師加強組織與指導,力求使社團活動規范化、課程化、有特色、有創新,社團在校風、學風、校園文化建設及素質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與此同時,學校努力推行社團年檢制度,年檢不合格的社團將根據實際情況限期整改或給予注銷。
5、成果展示
結合校園科技文化藝術節、運動會等舉行開展社團成果展示活動,或確定“社團活動日”,以活動展示、圖片展示、公演展示、比賽展示、作品集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各社團成果。
根據社團活動情況,評選“精品社團”。
五、其他要求
1、學校各部門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共同堅持以下基本工作原則,通力支持學生社團各項工作的開展: ①堅持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學校應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社團活動方案,有目的、按步驟地穩妥推進,逐步實現社團活動規范化、課程化、有特色、有創新的目標。
②堅持學校推動、處室管理、教研組指導的原則:在學校社團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校團委及各教研組、指導教師應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努力促使各社團活動順利開展、取得實效。③堅持發展特長、創建特色的原則:各教研組、指導教師應定期研究社團建設目標、輔導計劃,認真圍繞目標構建內容,深入開展社團工作,促使學生發展特長,創建富有特色的社團校本課程,全面提升社團活動水平。
④堅持創設條件、保障安全的原則:學校應切實保障經費,有關處室具體協調、安排各社團活動的時間和場地,整合資源,提供設施,為社團活動開展創設條件。指導教師應重視對社團成員的安全紀律教育,確保各項活動開展安全有序。
⑤堅持優質優酬、獎勵先進的原則:學校應通過進一步制定《楊凌高新初級中學學生社團考評細則》等配套制度,對各社團指導教師履行職責及社團活動開展情況及時作出評價,落實待遇,表彰先進,推動社團活動向高層次、高品位方向發展。
2、籌建社團時可參考常見學生社團名錄,常見學生社團名錄如下:
①學術類:文學社、讀書社、記者站、英語口語交流社團、主持人訓練營、手抄報社等;
②藝術類:藝術團、合唱隊、攝影協會、舞蹈隊、拉丁社、電腦繪畫社、漫畫社、書法社等;
③體育類:籃球隊、足球隊、羽毛球隊、棋社、健美操隊、乒乓球俱樂部、花式跳繩俱樂部等;
④技能類:動漫社、科技社、攝影協會、模型制作社、電子制作社、電子競技協會、物理愛好者協會等;
⑤服務性社團::環保社、愛心社、科普社、心理協會、集郵協會、青年志愿團等
學生社團建設方案 篇3
學生社團建設是實施素質教育的重要途徑,是培養學生綜合素質的重要載體,也是展示校園文化特色的重要窗口。為進一步發揮社團活動在學校教育中的積極作用,切實引導我校廣大學生在社團活動中發揮潛能、培養能力、提高素質,推進我校校園文明建設,特制訂本實施方案。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大力推進素質教育,緊密圍繞我校“科學規劃,內涵發展,辦泉州一流的初中校”辦學目標,積極以學生社團活動為載體,進一步加強社團的組織管理和活動指導,發揮社團在校風、學風、校園文化建設及素質教育等方面的積極作用,促進廣大學生全面發展。
二、總體目標
1、積極整合校內外課程資源,努力實現學生社團活動校本課程化,使社團活動成為學校課程設置的重要組成部分。
2、繁榮我校的文化生活,提升我校的辦學品味,豐富我校的文化內涵,展示我校的辦學特色。
3、堅持學生自主選擇、自我完善與教師有效指導相結合的原則,進一步培養學生的實踐能力,激發學生的創新精神,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為每一位學生的終身發展奠定基礎。
4、催生一支敬業奉獻,有創新意識,熟悉學生社團工作的指導教師隊伍。
三、組織管理
1、學校成立以校長為組長,副校長為副組長,教務處、德育處、總務處、團委會及各年段負責人為組員的學校社團工作領導小組,定期研究、部署相關工作,協調各方面關系,確保學生社團工作的'順利實施。
2、德育處、團委會負責制定學生社團活動的總體方案,并對各社團及其活動進行協調、管理和評價,努力促使各社團活動規范化、課程化、有特色、有創新。
3、各教研組原則上應指導社團1—2個。各教研組負責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及本組教師個人愛好、特長等實際,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社團建設目標、指導計劃,并擇優推薦社團指導教師。
4、各社團原則上設指導教師1—2名。指導教師具體實施社團活動的組織與指導,在工作中既要注重育人效果,又要注重資料(如社團章程、活動計劃、工
作總結、學生獲獎情況、活動圖文記錄等)積累,每學期末送活動資料交德育處、團委會存檔。
5、各社團原則上設社長1名,副社長1—2名,負責定期召集本社團成員召開會議,舉辦活動。各社團社長、副社長由社團成員民主推選,經團委會審批后產生。
四、實施步驟
1、社團申報
學校每學年9月接受社團申報。社團申報分為教研組申報和學生申報兩種形式。
教研組申報,即各教研組根據學科特點、學生實際及本組教師個人愛好、特長等實際籌建社團,由教研組長分項填寫《泉州第三中學社團申報表
(一)》(見附件1)交至教務處,提請學校有關部門審批。
學生申報,即興趣愛好相同的學生自主創建社團,由社團發起人分項填寫《泉州第三中學社團申報表
(二)》(見附件2)交至團委會,提請學校有關部門審批。
2、成員招收
在對全校學生進行社團推介的基礎上,學生填寫《泉州第三中學社團報名表》(見附件3)交至團委會或相關教研組、指導教師處,由社團指導教師及主要學生干部從中有選擇地招收社團成員。
社團存續期間,每學期初均招收新成員。各社團應及時將成員更替信息向團委會報備。
3、社團啟動
召開社團成立大會,宣布各社團師生名單,向指導教師頒發聘書。學校有關部門協調、安排各社團的活動時間和場地。各教研組、指導教師指導社團制定章程及活動計劃等,全面啟動社團各項活動。
4、社團建設
在學校社團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德育處、團委會加強管理和指導,各教研組、社團指導教師加強組織與指導,力求使社團活動規范化、課程化、有特色、有創新,社團在校風、學風、校園文化建設及素質教育等方面的作用日益顯現。與此同時,學校努力推行社團年檢制度,年檢不合格的社團將根據實際情況限期整改或給予注銷。
5、成果展示
結合校園讀書節、科技文化藝術節、體育節暨田徑運動會等舉行開展社團成果展示活動,或確定“社團活動日”或“社團巡禮周”,以活動展示、圖片展示、公演展示、比賽展示、作品集展示等形式集中展示各社團成果。
根據社團活動情況,評選“精品社團”。
五、其他要求
1、學校各部門應統一思想,提高認識,共同堅持以下基本工作原則,通力支持學生社團各項工作的開展:
①堅持實事求是、循序漸進的原則:學校應充分考慮學校的實際情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研究、制定切實可行的社團活動方案,有目的、按步驟地穩妥推進,逐步實現社團活動規范化、課程化、有特色、有創新的目標。
②堅持學校推動、處室管理、教研組指導的原則:在學校社團工作領導小組的領導下,德育處、團委會等相關處室及各教研組、指導教師應明確分工,各司其職,各盡其責,努力促使各社團活動順利開展、取得實效。
③堅持發展特長、創建特色的原則:各教研組、指導教師應定期研究社團建設目標、輔導計劃,認真圍繞目標構建內容,深入開展社團工作,促使學生發展特長,創建富有特色的社團校本課程,全面提升社團活動水平。
④堅持創設條件、保障安全的原則:學校應切實保障經費,有關處室具體協調、安排各社團活動的時間和場地,整合資源,提供設施,為社團活動開展創設條件。指導教師應重視對社團成員的安全紀律教育,確保各項活動開展安全有序。
⑤堅持優質優酬、獎勵先進的原則:學校應通過進一步制定《泉州第三中學學生社團考評細則》等配套制度,對各社團指導教師履行職責及社團活動開展情況及時作出評價,落實待遇,表彰先進,推動社團活動向高層次、高品位方向發展。
2、籌建社團時可參考常見學生社團名錄,常見學生社團名錄如下:
①學術類:文學社、讀書社、記者站、英語角、時政社、朗誦協會等; ②藝術類:藝術團、合唱隊、街舞社、曲藝社、漫畫社、書法協會等; ③體育類:籃球隊、輪滑社、武術社、棋牌社、健美操隊、乒乓球俱樂部、花式跳繩俱樂部等;
④技能類:動漫社、科技社、攝影協會、模型制作社、電子制作社、電子競技協會、物理愛好者協會等;
⑤其他類:愛心社、科普社、心理協會、集郵協會、志愿者服務隊等。
3、各教研組、指導教師指導社團開展活動應做到“五定”,即定“活動目標、活動時間、活動地點、活動內容、指導教師”,同時注意做好活動內容校本課程化的相關工作。有關處室應加強常規指導和管理,避免社團活動隨意化、虛無化。
4、各年段、班級要積極配合學校做好各社團活動的宣傳、發動工作,鼓勵、支持學生參加社團活動,同時注意及時與家長溝通,贏得家長的理解和支持,擴
大社團活動的影響力。附件1:《泉州第三中學社團申報表
(一)》 附件2:《泉州第三中學社團申報表
(二)》 附件3:《泉州第三中學社團報名表》 泉州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