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體育籃球反思(精選5篇)
小學體育籃球反思 篇1
4月19日下午,我向全區一百多名小學體育教師展示堂五年級的籃球教學展示課。這是我第一次執教區級公開課,回想當時的情景,我是既興奮又緊張。課后反思如下:
我這節課的設計思路是教材的游戲化處理。通過一個個游戲,將籃球技術的教學滲透其中,既使學生達到愉悅身心、展示自己個性的目的。通過本堂籃球公開課的教學,我發現一堂教學課的好壞并不在于教師如何精彩的表演,而在于學生的參與程度和歡迎程度,對于我們體育學科來講,要使學生真正參與到課堂中來則必須讓學生首先對你所教授的項目感興趣。因此,在這堂課上,我一改了教學常規,在學習籃球前先看一段我的籃球表演,激發他們對籃球運動的興趣,然后投入到玩球戲球的過程中去。緊接著學生每人一球,發揮想象拼圖和擺造型。在這一過程中去親近籃球,喜愛籃球,激發學生的興趣。
我也不再運用以前教師示范,學生集體跟做的模式。而是讓同學們在自主,探究,合作的氛圍下進行學習,同學通過交流,互相糾正動作,互相尋求各出正確的提前換手運球動作方法要領,并在運球搶球中實踐并學會。在創編游戲的環節創編游戲。學生們把自己的創造力、想法、興趣通過手中的運球游戲表現出來。創想各種換運球游戲,并展示,進一步發現換手運球的實際運用價值。
綜合游戲環節的處理還不夠成熟,評課時,區教研員季老師給了我一些好的建議:如增加圈和圈之間的距離、規則限制(單手、單腳),讓更多的孩子能體會成功的喜悅。組織形式上也可采用分小組穿越,看看哪一組穿過的多,穿過的方式多樣。每一個建議對我來說都是一筆財富,我會吸收并利用在以后的課中。
通過這次公開教學展示,使我對二期課改的領悟又上一臺階,體育教學不僅是要讓學生身體發展,更重要的是通過你的設計達到身心全面發展的目的。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應多從學生的角度出發,教學的形式也要多樣性,進一步優化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是一門藝術,我深深感到自己的功力還欠火候,我希望在今后的教學中能夠通過自己的努力來不鍛的修煉和完善自己。
小學體育籃球反思 篇2
今天我在三年級上了一堂體育課,指導學生學習《小籃球》。本課以籃球為主教材,以教學比賽為輔助教材。培養了學生的創新意識,并“活用”、“樂用”,使學生的動手能力得到發展。本課的設計,通過導趣,引導學生樂學;通過導思,引導學生活學;通過導法,引導學生會學;通過導做,引導學生善學,同時寓環保教育于課堂,把課堂活動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在這堂課中我設計了兩個游戲,一個是拍球游戲。第二個游戲是過頭頂傳球接力比賽。在拍球游戲中,我提出了“怎樣玩大家都高興?”的要求讓學生進行拍球練習,但在實際上課過程中還是出現了有些組玩的并不是很開心,甚至出現了一些厭玩的、哭鼻子的。在這時我及時的進行了調整,了解了這些組不開心原因后,鳴哨讓同學們都停下,重申了今天游戲的要求,然后讓學生說說看,怎樣玩才高興,怎樣玩又不高興了。經過討論后讓同學商量繼續玩,從而重點教育了學生玩時與他人分享的精神。但是,這堂課還有許多地方是值得商討的,也希望自己能在他人的指導中不斷的進步。
課中我讓學生自己去創造、去嘗試、去發現、去解決問題,留給學生自由發揮的空間,把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和創新意識滲透到知其意、明其利、樂其趣的自主性活動中去。由于我讓學生體驗自然跑籃練習,學生們的動作沒有了統一,顯得步調不一致,感覺有點亂,但學生們練習的比較認真,而且積極性較高,所以達到預期的目的。為了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調整課堂氣氛,延續籃球課的教學,進行籃球教學比賽。在游戲比賽過程中,讓學生體驗運球技術的重要性,同時讓學生體驗合作意識和合作行為。促進學生團結協作的能力,
籃球運動是一項受廣大青少年所熱愛的運動,但也有部分同學不太喜愛,這就出現了課堂上有部分學生是在被動地接受新知識。為了使積極主動練習和被動接受運動技能傳授的學生能做到有機的統一,我在教學中進行了自由組合,同時增加了被動接受這一部分學生的表現機會,以提高他們運動的興趣,使積極主動與被動接受得到了統一。
由于有一部分同學已經有了一定的籃球運動技能,他們非常熱衷于在其他同學面前來表現一翻,使得部分初步接觸籃球運動的一部分同學由于技能的差異,而羞于表現。針對這種情況我在課堂上除了讓學生進行自由分組以外,還有意識地加強了對后一部分同學的個別輔導和熱情鼓勵,以增強他們的信心。在示范表演時除了讓他們也進行表演外,更多的是鼓勵和表揚的話語。同時對前一部分學生提出更高的要求,使他們不至于產生驕傲情緒。整堂在教師的主導下,熟練掌握與初步接觸也得到了統一。
本課寓德育、智育、美育于體育教學之中,使學生在學練的過程中學知識、養品德、練身體。不但完成了本課的教學任務,課中,教師引導學生球是你的朋友,要愛惜籃球,不要踩球和做球,培養學生愛籃球、懂籃球、玩籃球,使學生陶冶了美的情操。本課運用多種教學方法手段,激發了學生學習興趣,通過講解示范法、競賽法、游戲法等,使學生從了解——熟悉——掌握——運用投籃,有了進一步的認識。在重難點難點的突破上,采用讓學生先體會投籃,說出遇到的問題,最后由師生共同解決問題,使學生能夠很好的理解動作、體會動作和掌握動作。培養了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調動了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體現了教師主導和學生主體性的并存、并重原則。
一堂課下來,學生會處于一種緊張的狀態中,為了更好地放松,引導學生進行自我調節,能使學生恢復身心。同時,為了滿足學生學習的欲望,我大膽嘗試,讓學生創編,并教育學生要講衛生,熱愛生活,保護環境,讓學生在快樂和有所收獲中結束本課的教學。
小學體育籃球反思 篇3
小學籃球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籃球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對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個性和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教師 樂教 ,學生 樂學 ,愉快的籃球運動練習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尋求各種教學手段,不斷采用新穎生動的教學形式刺激學生的 胃口 ,做到 寓教于樂 , 寓教于練 ,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籃球學習的快樂,在身心愉悅的氛圍中促進動作技術的提高。本節課通過教師情景的創設,使學生帶著問題去游戲;從問題中找到籃球運球的法。
課堂回顧:在進入課的準備活動時,我首先帶領同學們做了幾節籃球操,利用籃球是同學們身體各個主要關節得到活動。做完操后我又問同學們 你們玩過呼拉圈嗎? 玩過呀! 老師,我也玩過! 好,那你們看這是什么? 我把呼拉圈拿在手里,高高地舉在頭上。 老師可以在脖子上轉,在腰上轉,還可以在腿上轉 老師,我也行。 同學們爭先恐后,有幾個甚至要過來試試,我急忙又問 那你們能不能像轉呼拉圈一樣,用手使籃球在脖子、腰上、腿上轉呢? 話音剛落有幾個同學已經開始練習了, 老師,您看我練得好不好! 老師,您看我呢? 同學們練得熱火朝天,幾分鐘后,隨著我一聲哨響,練習結束了。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運球技術,大家分成兩組在東西半場的三分線內運球練習。 同學們每人一個籃球迅速的來到了自己的場地開始練習,還沒有多大一會兒,一個同學就氣沖沖來找我了 老師,他不給我讓道兒,我向前運球他把我球給碰出界了 老師,張苑也把我的球給碰出去了。 老師,我也是 老師 不大一會兒我身邊聚集了十幾個同學,我一看這正是一個好機會,于是終止了所有同學的練習。 大家過來一下!同學們,為什么有這么多人球被碰出界了? 老師,人太多了,地方太小了。 老師,我覺得地方大一點就好了。 我用手輕輕的摸了摸了他們的頭,說: 那么咱們有沒有辦法呀? 同學們一下子安靜了,好像被我的問題難住了, 那你們再去試試,同時想一想,怎樣避免相撞? 同學們興趣很高,都積極去尋找答案了。
幾分鐘,有幾個同學興高采烈跑到我的面前, 老師,我知道了!我遇見其他同學馬上停下來,然后轉身向后再接著運球! 老師,我是直接運球向后退 我是用急停,然后等他過去了我在過。 老師,我是改變方向從他左面過去的。 好!同學們非常聰明,運用的方法都非常好,今天,我們學習最簡單、最合理的方法之一 體前變向運球,大家想不想學? 想學! 我開始介紹體前變向運球的基本技術。 基本的技術大家已經了解,可怎樣練習動作,我還沒有想好,同學們是否能幫我想想辦法,完成練習? 好的! 那么下面大家自由分組,小組討論練習方法。 我從這個組走到那個組,聽著每個小組的討論,小組討論激烈,有的三五成群埋頭沉思、研究,有的進行激烈爭論,還有的已經指揮本小組練了起來 同學們,我發現每個小組的方法都非常好,都有各自的特點,大家想不想把本小組的方法和其他同學的比一比呀? 想! 那好,哪一組首先展示?同學們互相評價優點與缺點。 老師,我們組先來,我們是運球行進,快要相撞時各自變向避開一個同學向左一個同學向右 第一組的同學先說了自己的方法。第二組的同學也爭先恐后, 老師,他們的動作有一定的危險,容易相撞,我們用同學做障礙,依次過障礙運球變向練習 我們的方法好!我們用折線運球法 第三組的同學說著自己的方法。 我們用 我看著同學們這么熱情這么投入也深受感動, 同學們,你們的方法都很好,那么咱們可不可以借鑒一下其他組同學的方法進行練習。 好呀! 那么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和老師一起進行練習吧!
通過這次課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在游戲之中接觸了籃球運動不可缺少的 變向運球 ,整節課同學們始終處于較興奮的狀態。學生活動積極,課堂氛圍熱烈,學生真正的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
教學反思
新的課改要求:牢固樹立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意識。正如一場戲劇,學生為主角,教師就應為導演,戲劇的好壞直接取決于導演是否使主角按照自己的思維,深入劇情,自覺、主動的進入角色,完成戲劇。本次課以凸現 主體與主導 地位為著手點,改變過去, 一言堂 模式(即講解-示范-練習-再講解-再練習),使學生在實踐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最后去指導實踐,走一條實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實踐之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前提。本節課以如何運用各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為重點。本節課采用的是 困難法 不同的教學階段設置不同的困難,使學生在克服困難(問題)中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掌握知識。首先,在小型的場地進行運球練習,會出現人、球互相碰撞的情況,如何避免碰撞,直入主題,激發學生興趣。再有,講解、示范動作,使學生建立基本技術概念后,教師提出 有困難請求幫助 , 老師有不會的請我們幫助?! 學生感到新奇與激動,更加激發好勝心理,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最后,要求學生把自己成果展示給其他同學,既加強自我總結的能力,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學習的熱情達到高潮。
小學體育籃球反思 篇4
本課是一節二年級體育課,課的內容是學習籃球中的運球,二年級年齡段的學生,根據學生的心理和生理的特點,本課主要采用籃球游戲比賽的方式來啟發學生對籃球課的興趣,然后在學習運球,但對于運球的學習,只要求學生能理解正確的運球動作(主要是手型的掌握),但要求完全掌握。
一、準備部分
教師集合整隊,學生跑圈進行準備活動,在做熱身操的時候,打破以往的教師或體委帶操的形式,而是在開學伊始,每個學生都帶一節課的操,主要是鍛煉學生敢說、敢做、敢于表現自己的性格。
二、基礎部分
1、游戲
采用游戲比賽的形式激發起學生對籃球課的興趣,二年年齡段的學生很喜歡進行各種游戲,這樣不僅能調動起他們的積極性,而且也為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打下基礎。
2、運球的學習
在主要內容的學習方面,先把學生分成幾個組,每組發一個籃球,讓學生每組進行自由的運球,運球之后,集合學生,教師提出問題:“剛才大家都已經運了球,那么同學們說一說怎么樣運球才能把球運的更好”。在同學們發言的基礎上,把正確的運球動作要領(尤其是手型)示范講解給同學們,然后同學們再去按照老師的正確動作去練習,最后安排一個運球比賽的接力,把學生的學習籃球的興趣推向高潮。
三、結束部分
進行放松運動,總結。
課后反思
本課之所以選擇籃球的教學是因為現在大多數的學生喜歡上籃球課,從這種角度出發,既然學生喜歡,那么在2+1項目的選材上我們教師就應該從學生的主觀意愿出發,在進行常規的教學同時,主要抓學生喜愛的運動項目進行重點的教學,使學生在九年義務教育的過程中,能夠真正的掌握兩項以上的運動項目。
從本次課學生學習的效果來看,學生掌握的不是太好,主要是因為學生的領悟能力還不是很強,但就二年級的學生來看,能夠把球運起來,就算是成功的,開學時,也曾經嘗試讓低年級的學生學習三步上籃,但從學習效果來看非常不理想,后來經過反思總結及老教師的幫助,明白學生對一個運動項目的掌握,不能是一年、二年就能掌握的,而是在九年義務的過程中,逐漸從潛入深,從易入難,從低到高,例如一、二年級的學生我只要求他會簡單的運球,懂得傳球就可以了;到了三、四年運球、傳球能夠把正確動作做出來,在此基礎上學習投籃等;到了五、六年級學習三步上籃及簡單的配合。那么這個教育就是成功的,我們教師在教的過程中,還是要因材施教。
本課教學上也存在很多遺憾。例如:從學生自由運球發現問題,到老師提問、并示范、講解正確動作的過程銜接不是很好,課上的語言組織和與學生的交流不是很好。當然做為年輕教師的我還有待在以后的教學中不斷總結經驗,完善自己。
小學體育籃球反思 篇5
籃球是集競技、健身、娛樂和益智為一體的集體性運動項目,深受小學生喜愛,也是小學最熱門的教學內容之一。新課改形勢下,怎樣促進競技籃球普及化來滿足小學生的體育學習需求,怎樣促進籃球項目教材化以適應不同水平段學生的學練水平,怎樣積極有效地利用籃球這一集體性競技游戲為廣大兒童健身鍛煉和身心健康服務,這些都是籃球教學需要探討的問題。
目前,小學籃球教學正面臨著以下問題。其一,現代競技籃球運動的技戰術及規則都發展到了極高的水平,對參與者的身體、心理、技戰術素養以及場地器材等方面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其二,當下小學學生的身體素質和體能狀況、技術技能水平、體質健康狀況及參與時間,都很難適應現代籃球的學習要求。其三,《標準》對教學內容的不確定性,對教師課程開發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將現代競技籃球的技戰術等內容直接編入教材,并分解到小學各水平段進行教學,無論對學生的學還是教師的教,無論對規則的理解還是場地器材的要求都有相當難度,教學也往往受諸多因素的影響而難以順利進行。
小學生尤其喜歡籃球游戲,他們打籃球實際上是參與籃球為載體的各類游戲和競賽活動。學生打籃球、參與籃球游戲與競賽,其主要目的是進行游戲活動,在集體性玩耍中展示自我能力和水平,從而娛悅身心;而次要目的是在學練技能、技巧中體驗運動樂趣,以及結伴交友和鍛煉身體。
小學籃球教學既要重視其技戰術教學實效性,又要積極思考教學內容與形式的趣味性。小學的籃球教學要將籃球技戰術進行游戲化處理,對已有活動性游戲進行必要的選擇和改編,并一定要進行相應的分層配套開發。選擇和創編籃球活動性游戲,要體現其層次性、簡易性、趣味性、競賽性、娛樂性和健身性;要盡量采用小場地和靈活多樣的組織形式,并簡化其規則和要求。
采用游戲化教學形式,通過籃球游戲教學掌握技術技能,增進學生各方面能力,是小學水平段籃球教學的最好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