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體育籃球教學反思(精選3篇)
初中體育籃球教學反思 篇1
一、教材分析:一個籃球讓學生體會到健康和快樂,一節好的體育課讓學生讓學生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的興趣,培養學生終生體育鍛煉的目標
二、學情分析:我這節課教學的是初一年級43位同學,他們比較好動,好奇心強,學習積極性高,興趣容易培養。他們的目標相同:就是在體育課上有所收獲并能發揮自己的特長,但是他們的身體素質、心理素質、籃球基礎、認知能力等個方面都有所不同,這給教學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教學設計:
準備部分:在課的開始部分,選用了創新“集體性”游戲,讓學生動腦思考,發揮想象,創新練習的方法,并在合理運用情景導入的基礎上,更易激發學生的參與精神。
基本內容:在技巧學習的過程中,應用多種教學手段,采用直觀的圖片示范、教師的標準動作示范、采用了啟發式教學,讓學生在安全的基礎上敢于嘗試,在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教師即使點撥,誘導,使學生由過去的被動學習,變成主動思考,自主活動,自主創造,自我管理的活動方式,同時心理也獲得了愉快的體驗。在游戲教學中,教師只提出目的和要求,小組討論練習的方案,通過比賽,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啟發學生對體育學習的興趣,并在此基礎上提高學生的反應性和靈敏性。其次,通過一些奔跑和跳躍練習和來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結束部分:讓學生對小組和個人進行自我評定。這樣整堂課在學生的自我評價、相互評價中結束。
四、本節課的反思:
由于體育課大都是在室外進行,組織教學的目的就是要排除各種干擾,激發學生興趣,從而完成教學任務。只有合理而周密地組織教學,才可能使學生從物質上、從心理上作好充分準備,從而保證體育教學過程的順利進行。因此,組織教學是上好體育課的關鍵。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學生、教材三者通過復雜的相互作用,使學生成為一個動態的統一過程。在這一過程中,教師采取一定的組織教學形式來完成一定的教學任務,從而實現老師的“教”和學生的“學”的目的。然而,教無定法,任何教學方法和組織形式都是根據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對象而變化的,怎樣抓好體育課的組織教學、更好地為教學服務呢?
所以,根據初一學生的特點和需要我安排了以上的學習內容。只有用形式多樣的教學方法才能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如果你讓學生在那里長時間集中練拍球,他也會覺得枯燥的,注意力也不會集中起來,影響教學的效果。所以我讓學生為主體,自由發揮去練習,同時我也參與到他們的練習中去,讓學生注意模仿我的一些技術動作和示范。
我這節課就是要通過體育與健康籃球運球的學習,使學生養成體育鍛煉的習慣。這節課主要是圍繞籃球運球練習,提高控球能力,在課的最后安排了教學比賽,目的是讓學生在賽中練習,提高實際運用的能力。興趣是學生最好的導師,學生的學習興趣直接影響著學生的學習行為和效果。上完課后學生的第一句話就是很快樂,很高興,我覺得這是對一節好的體育課的最好的評價。原因是他們在這節課里通過學習有所收獲,體驗到籃球運動的樂趣,所以他們很快樂。課前的精心設計和準備,課堂上靈活的教學方法以及變換多樣的組織形式,使得學生練習的積極性非常高,在對籃球運動產生濃厚興趣的同時,又培養了團隊合作的精神。
初中體育籃球教學反思 篇2
教材分析
籃球運動是廣大青少年喜愛的球類項目,主要發展學生跑、跳、投等基本活動能力,提高靈敏、速度、耐力等素質以及動作的準確性、協調性,同時可以增強呼吸、循環、消化等系統的機能,以及培養學生勇敢頑強、機智果斷、勝不驕、敗不餒的優良品質和團結一致、密切配合的集體主義精神。
籃球的運球,是籃球運動最基礎的動作之一,在小學低中段已多次出現,但由于學生練習強度和密度以及興趣的原因掌握的程度卻并不是很理想,特別是手型和球感上。
學情分析
小學生、尤其是六年級的學生正處于身心發育的重要時期,活潑好動,對事物有一定的了解且充滿好奇,有較強的模仿能力,有一定的運動能力;六年級男生喜愛上體育課,尤其喜愛上球類項目的課,但大部分女生對球類特別是對抗性較強的籃球運動卻羞于出手或是心存顧慮,雖然在之前低年級時候學生對運球有一定的學習和練習,但在手型動作上還存在較大的問題,結合以上兩點考慮我決定采用降低難度、采用多角度新方法的教學手段來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從而使得學生的運球能力有所提高,學會如何的運球練習。
教學目標
1.參與認知目標:提高學生對籃球的興趣及認識,了解籃球的部分相關知識,識記并說出行進間運球的具體方法,培養積極參加體育活動的意識。
2.技能目標: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提高學生的籃球運球水平,同時發展學生的上、下肢力量和協調能力。
3.身體目標:通過練習提高學生的速度、靈敏、肌肉力量等素質。
4.心理和社會適應:通過各種形式的練習,培養學生創新、合作精神,展現學生青春的活力,增強競爭意識、團隊精神、表現意識。建立良好的人際關系,增強學生的自信心。
教學重點和難點
1.重點:手腕控球、運球時手觸球的部位。
2.難點:上下肢的協調配合,全身協調發力控制球的方向
教學過程:分四個部分 1、開始部分;2、準備部分;3、基本部分;4、結束部分。
初中體育籃球教學反思 篇3
小學籃球教學中注重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由興趣入手激發學生積極參與籃球教學活動的全過程,對學生身體素質、心理素質、個性和能力的發展具有積極作用。教師 樂教 ,學生 樂學 ,愉快的籃球運動練習會提高學生學習興趣。教學中尋求各種教學手段,不斷采用新穎生動的教學形式刺激學生的 胃口 ,做到 寓教于樂 , 寓教于練 ,使每個學生都體驗到籃球學習的快樂,在身心愉悅的氛圍中促進動作技術的提高。本節課通過教師情景的創設,使學生帶著問題去游戲;從問題中找到籃球運球的法。
課堂回顧:在進入課的準備活動時,我首先帶領同學們做了幾節籃球操,利用籃球是同學們身體各個主要關節得到活動。做完操后我又問同學們 你們玩過呼拉圈嗎? 玩過呀! 老師,我也玩過! 好,那你們看這是什么? 我把呼拉圈拿在手里,高高地舉在頭上。 老師可以在脖子上轉,在腰上轉,還可以在腿上轉 老師,我也行。 同學們爭先恐后,有幾個甚至要過來試試,我急忙又問 那你們能不能像轉呼拉圈一樣,用手使籃球在脖子、腰上、腿上轉呢? 話音剛落有幾個同學已經開始練習了, 老師,您看我練得好不好! 老師,您看我呢? 同學們練得熱火朝天,幾分鐘后,隨著我一聲哨響,練習結束了。 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運球技術,大家分成兩組在東西半場的三分線內運球練習。 同學們每人一個籃球迅速的來到了自己的場地開始練習,還沒有多大一會兒,一個同學就氣沖沖來找我了 老師,他不給我讓道兒,我向前運球他把我球給碰出界了 老師,張苑也把我的球給碰出去了。 老師,我也是 老師 不大一會兒我身邊聚集了十幾個同學,我一看這正是一個好機會,于是終止了所有同學的練習。 大家過來一下!同學們,為什么有這么多人球被碰出界了? 老師,人太多了,地方太小了。 老師,我覺得地方大一點就好了。 我用手輕輕的摸了摸了他們的頭,說: 那么咱們有沒有辦法呀? 同學們一下子安靜了,好像被我的問題難住了, 那你們再去試試,同時想一想,怎樣避免相撞? 同學們興趣很高,都積極去尋找答案了。
幾分鐘,有幾個同學興高采烈跑到我的面前, 老師,我知道了!我遇見其他同學馬上停下來,然后轉身向后再接著運球! 老師,我是直接運球向后退 我是用急停,然后等他過去了我在過。 老師,我是改變方向從他左面過去的。 好!同學們非常聰明,運用的方法都非常好,今天,我們學習最簡單、最合理的方法之一 體前變向運球,大家想不想學? 想學! 我開始介紹體前變向運球的基本技術。 基本的技術大家已經了解,可怎樣練習動作,我還沒有想好,同學們是否能幫我想想辦法,完成練習? 好的! 那么下面大家自由分組,小組討論練習方法。 我從這個組走到那個組,聽著每個小組的討論,小組討論激烈,有的三五成群埋頭沉思、研究,有的進行激烈爭論,還有的已經指揮本小組練了起來 同學們,我發現每個小組的方法都非常好,都有各自的特點,大家想不想把本小組的方法和其他同學的比一比呀? 想! 那好,哪一組首先展示?同學們互相評價優點與缺點。 老師,我們組先來,我們是運球行進,快要相撞時各自變向避開一個同學向左一個同學向右 第一組的同學先說了自己的方法。第二組的同學也爭先恐后, 老師,他們的動作有一定的危險,容易相撞,我們用同學做障礙,依次過障礙運球變向練習 我們的方法好!我們用折線運球法 第三組的同學說著自己的方法。 我們用 我看著同學們這么熱情這么投入也深受感動, 同學們,你們的方法都很好,那么咱們可不可以借鑒一下其他組同學的方法進行練習。 好呀! 那么你們選擇自己喜歡的方法和老師一起進行練習吧!
通過這次課的學習,大部分同學在游戲之中接觸了籃球運動不可缺少的 變向運球 ,整節課同學們始終處于較興奮的狀態。學生活動積極,課堂氛圍熱烈,學生真正的成為了課堂學習的主人。
教學反思
新的課改要求:牢固樹立主體意識,充分調動學生參與意識。正如一場戲劇,學生為主角,教師就應為導演,戲劇的好壞直接取決于導演是否使主角按照自己的思維,深入劇情,自覺、主動的進入角色,完成戲劇。本次課以凸現 主體與主導 地位為著手點,改變過去, 一言堂 模式(即講解-示范-練習-再講解-再練習),使學生在實踐中自己發現問題,自己動手解決問題,最后去指導實踐,走一條實踐-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指導實踐之路。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濃厚的學習興趣,是學生主動學習的心理前提。本節課以如何運用各種靈活多樣的教學方法,激發學生運動興趣為重點。本節課采用的是 困難法 不同的教學階段設置不同的困難,使學生在克服困難(問題)中解決問題,在實踐中掌握知識。首先,在小型的場地進行運球練習,會出現人、球互相碰撞的情況,如何避免碰撞,直入主題,激發學生興趣。再有,講解、示范動作,使學生建立基本技術概念后,教師提出 有困難請求幫助 , 老師有不會的請我們幫助?! 學生感到新奇與激動,更加激發好勝心理,學習的熱情空前高漲。最后,要求學生把自己成果展示給其他同學,既加強自我總結的能力,也提供了自我表現的機會,學習的熱情達到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