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級上冊一分鐘教學反思(精選3篇)
二年級上冊一分鐘教學反思 篇1
通過字詞的教學,學生把字寶寶放入課文進行朗讀,讓學生能根據板書“1=20”講出課文的大概內容,并適時板書。我認為這一環節設計得比較好,但我在教學中由于緊張,自己沒有指出一位學生回答問題中所犯的一個語法錯誤。在教學第一自然段中,我提了這樣一個問題:“元元認為這一分鐘重要嗎?”這里學生之間產生了分歧,有的說重要,有的說不重要。
我怕學生糾纏在這里浪費時間直接自己說出了答案,后來經過老師們的指點,我認為是應該讓學生說明理由。相對于睡懶覺,元元覺得這一分鐘重要,而對上學遲一分去,又覺得這一分鐘不重要。教師應該抓住學生獨特理解,讓學生去分析、辯解,反復朗讀,不能遇到意外生成一帶而過。這也是提醒了我在以后的教學中所提的問題應該明確,指向性強。四、寫字教學:在這一環節中,我出示了第一自然段所要寫得6個生字,讓學生觀摩每個生字。然后說一說哪幾個生字比較難寫,并進行了范寫指導。但這一環節中我疏忽了對學生所寫的字進行展示點評,以致于學生對自己所寫的字沒有一個正確的認識。
二年級上冊一分鐘教學反思 篇2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雷雨前、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特點。
2.體會課文觀察仔細,用詞準確的特點。
3.產生觀察的興趣,學習觀察的方法。
教學重點:
有感情地朗讀課文,了解雷雨前、雷雨前、雷雨中、雷雨后的景色特點。
教學難點:
產生觀察的興趣,學習觀察的方法。教學準備:課件教學過程:一、談話導入師:在上節課當中,我們已經學習了18課的生字詞,現在老師來考考你們。
(課件出示本課生字詞。指名讀、“開火車”讀、齊讀)本節課我們繼續來學習18課《雷雨》(板書課題)師:雷雨是一種自然現象,在我們北方夏季很常見,你們想不想知道雷雨前后有哪些變化呢?請看大屏幕,把你看到、聽到的講給大家聽。(課件出示雷雨天的動畫)師:想不想知道作者筆下的雷雨是什么樣的?請打開書,帶著問題來讀課文。(大屏幕出示“默讀課文,邊讀邊想,作者是按照什么順序寫的?”指名讀問題)師巡視,指導隨回答板書:
雷雨前
雷雨中
雷雨后二、研讀“雷雨前”部分請同學們快速朗讀雷雨前的部分,找一找雷雨前有哪些天氣變化。
(隨學生回答板書雷雨前烏云大風閃電雷鳴)小組討論這些變化有什么特點?你覺得哪些詞語用得好?為什么?并用你喜歡的符號劃出來。重點講解:“黑沉沉”寫出了什么?“壓”給你的感覺是怎么樣的?“亂擺”說明了什么?比較一下大風前后有什么不同?“垂”字又說明了什么?用“越„„越„„”說一句話怎樣才能用你的聲音來表現出雷雨前天氣的特點呢?(師范讀)學生試讀,個別讀,仿讀,集體讀。小結:作者不但觀察仔細,而且用詞準確,生動,形像。總結學習方法,找特點——勾詞語——朗讀體會
師:你們能用這種學習方法自己學習下面的部分嗎?三、自學“雷雨中”小組討論這一部分作者看到、聽到、感覺到了哪些事物?它們有什么特點?
(板書:雷雨中雷聲雨聲樹房子)同桌交流,劃出你喜歡的詞?并說說為什么用得好?怎樣用朗讀的方式表達呢?“嘩”、“看不清”說明雨大,雨點多而急。讀重音。“漸漸地”表現雨由大到小的過程,說明雨要停了,語速要慢。朗讀比賽,看誰讀得好?為什么?小組評出最棒的。播放課件,讓學生真正體會雷雨變化的整個過程。四、學習“雷雨后”觀看大屏幕,讀課文,找出事物特點(板書:雷雨后太陽彩虹池塘青蛙等)你能把這些畫出來嗎?(小組討論,進行展示)大屏幕出示雨后的圖片引導學生想象,你是圖中的小朋友,你會有什么樣的感覺?怎樣才能讀出雨后的清新、潔凈、充滿生機呢?(同桌互讀,評價后,進行個別讀、齊讀)五、總結1、通過本節課的學習,你學到了什么?2、你觀察過其他天氣現象嗎?把你的觀察寫到日記里吧!
二年級上冊一分鐘教學反思 篇3
《陽光》這篇課文讓孩子明白了世界上的萬事萬物都離不開陽光,通過學習讓孩子充分感受到陽光的美好與寶貴。《陽光》是一篇描寫兒童生活的文章。課文主人公是一個非常懂事的孩子。她的奶奶因腿壞了,不能出屋曬太陽,她便用圍裙把陽光包起來送給奶奶。雖然這種做法幼稚可笑,但反映了兒童關心長輩的美好心靈。這篇課文就是在趣味中讓學生懂得做人的道理。整堂課力求將這一理念貫穿課的始終,課堂中始終圍繞“讀”展開教學的。
為了讓孩子的拼音更加扎實,所以我們在拼音教學階段的花的時間比較多,因此剩下的教學任務就比較重了。從這個星期開始,教學進度加快了許多,可能孩子還沒有適應這樣的教學速度,對于生字的認讀有些欠缺,今后還在要加強識字的鞏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