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收心教師心得體會(精選3篇)
開學收心教師心得體會 篇1
經過了一個平安、愉快的假期,我們滿懷著新的希望迎來了生機勃勃的20xx年春季。在這流光溢彩的日子里,為了追求心中的理想,為了汲取知識的營養,我們齊聚在三塘鋪中心小學這艘正待揚帆的航船上。今天我很榮幸有這樣一個機會坐在這里代表新教師發言。首先我要感謝三塘鋪中心小學給了我一個實現人生抱負的機會和展示自我風采的舞臺。
我認為,作為新教師,這本人生新篇章的扉頁上應當寫上這么四句:
第一句,教書育人是教師的天職。
“師者,傳道、授業、解惑也”。教師必須以嚴謹、務實、勤奮的態度對待教學工作,精心備課,細心講解,耐心解答,努力把學生培養成為德、智、體等各個方面全面發展的人。
第二句,為人師表是教師的本份。
“德高為師,身正為范”。所謂言傳不如身教,教師應當成為學生的道德榜樣,以自己的道德意愿去醒覺學生的道德意識,以自己的道德感情去感染學生道德情感,以自己的道德行動去引導學生的道德行為。
第三句,終身學習、追求卓越是教師的根本。
“問君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要給學生一碗水,教師就必須要有一桶水;更何況當今世界,知識更新日益加快,知識獲取途徑越來越多樣化。因而教師必須持續不斷的學習,刻苦鉆研業務,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才能擔負起教師的職責和盡好教師的本份。作為新教師不但要向書本學,更要向老教師請教,同時也要不恥下問,虛心向學生學習。
第四句,盡心盡責、服務學生是教師的使命。
我認為,教師與學生本質上是一種共生關系。在日常生活中表現為“想學生所想,急學生所急,謀學生所謀”;而在精神層面則表現為“價值理念的共享生成,行為風范的相互習染,精神風貌的共同塑造”。一句話,“盡心盡責、服務學生”就是“本著服務的心,對學生的未來生命質量負責”。這是教師不可推卸的使命。
最后,我們衷心希望同學們在一段新的人生起跑線前認真審視自己,確立奮斗目標、端正學習態度、遵規守紀、刻苦學習,用拼搏書寫一支奮斗的戰歌,用熱情投入譜寫出一曲昂揚的旋律。作為教師,我們會關注你們的成長,指導你們的學習,我們會為你們的努力加油鼓氣,會為你們的進步歡呼欣喜。也許有時我們顯得很嚴厲,這個“不許”、那個“必須”,那是因為我們深知在你們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布滿太多荊棘,我們要對你們嚴格要求,培養你們戰勝困難的勇氣和能力。努力吧,親愛的同學們,為自己的青春留一段無悔的記憶,在我們的三塘鋪中心小學史冊上給出濃墨重彩的一筆。讓我們攜手努力,創造出更加輝煌的成績!
開學收心教師心得體會 篇2
九年級開學還沒有幾天,由于每天都在學校呆著,看著教師們的工作,聽著教師們有關教育教學的交流,感覺自己特幸福,因為九年級的教師們每時每刻都在做著,交流著有關教育教學的事兒!
我校九年級的教師由于年級的特殊性,我們在開學之初換了幾個學科的教師,語文換了一個教師,數學換了一個教師,英語換了一個教師,物理換了一個教師,政治、歷史也相應進行了調換,化學是新學科,由于教師的調整,同學們由于還沒有真正把握新任教師的性格等,從同學們的表現上看,雖然還有一些讓人不滿意的地方,可相對而言,比在八年級時有一定的好轉,這可能是因為九年級的教師們從一進入角色開始就想盡一切辦法去改變學生行為習慣的做法中得來的吧!
由于新任教師多,大家首先是從原來任八年級的教師那兒聽取有關學生的情況匯報,從感性上了解學生,然后在教學過程中去把握學生,課后相互交流對學生的掌握情況。因為自己的時間不多,一般情況下都是聽,從不打斷大家的交流,也從大家的交流中了解學生行為習慣和學習情況。教師們將幾個班的情況匯總在一起,全面安排九年級的各項工作,要求學校對九年級應做的一切。從大家的交流中,我感覺到我們的班主任和教師對學生的掌握程度比我們包班領導掌握的情況要多得多,負責的程度也要大得多。
學校由于各種特殊情況,以前的九年級教學工作相對而言都要慢一點,可現在的教師教學工作可不同于以前了,學生一開學,教師們對于教學后勤工作的要求馬上就要求到位了。四個班主任每天都到校管理學生,了解學生到校情況,追查末入學學生情況,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工作,各科任教師也根據自己對學生的了解,加強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每天教師們除了上課外,都在為教育教學工作準備著。理化實驗教學工作在第一周準備到位,特別是化學實驗室的兩位教師,利用上班時間,用一個上午的時間準備化學實驗,保證按教學進度正常開展實驗教學工作。
從九年級教師們最近的表現上可以看出,我們教師的責任心在進一步的提高,大家不僅考慮自己,更多的在考慮學校和全體教師的利益。有些時候,因為這樣那樣的事而煩心的時候,當看到、想到教師們的努力與付出時,喜悅之情總會自然而生。自己的付出感覺有了回報。
開學收心教師心得體會 篇3
從出國留學仆仆地回到學校,急急趕往匯演廳,很靜,進去之后,一陣抽泣聲讓我的心一動。仔細往臺上一看,一位年輕的女子,不急不慢,用緩緩的語氣在講故事,講的是親子故事,仿佛就是在說她自己,凄楚的表情,默默的眼神,一句一句象是摧淚彈,臺下學生的眼淚如泉涌,這樣的場景,無法用語言描述。有不少家長也陪坐在學生身旁,一個個眼睛紅紅的,那絕對不是眼睛里掉進了沙子。主講的老師來自中國感恩教育報告團,她叫陳月辛,一身黑色的衣服,著學生打扮,不施粉黛,儼然是一名初中學生。她用那極富感染力的語言,一遍又一遍地敲擊學生的靈魂,讓莘莘學子重歸真善美。
大約兩個小時后,陳老師不再一個人講了,她把講臺讓給了臺下的學生、家長、老師,一時間,群情激昂,大家紛紛捅向講臺,30秒鐘的時間把一個大大的舞臺擠得滿滿的,學生們爭相發言,沒有長篇大論,沒有固定格式,沒有羞澀與膽怯,有的是一顆真摯而火熱的心,懺悔、感激之情溢于言表。老師被感動的學生一次次請上講臺,道歉、感激、擁抱讓在場的人無不為之動容。
家長說,這樣的講座太及時了,老師說,這樣的講座太有水準了,學生說,這樣的講座太感人了。是啊,許多沒到場的老師、家長感到惋惜,后悔沒有親自到場聽這場特殊的講座。學校雖然全程錄了像,制作了光盤,但這怎么能還原當時的場景和氛圍呢。
我不由得想說一句:水平不在年高,感情存乎自然。一切死板的、教條的、僵化的東西必然不受歡迎,一切發自內心的真情流露必將蠃得人心。“教有教法,但教無定法,”在這里被演繹得淋漓盡致。這并非溢美之詞,任何一個搞教育的都不得不承認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教育。在我們平時的教育中,為何不多學習一點“動人術”呢。教育要曉之以理,導之以義,動之以情。我們用得最多的是前兩者,對動之以情似乎不太鐘愛,導致教育方法簡單甚至粗暴,讓我們的教育效果也大打折扣,若能受這次報告的啟發,改進自己的教育方法,和諧的師生關系、文明的校園之風必將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