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精選3篇)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1
20xx年3月30日我有幸參加了牡丹區實驗小學,小學科學學科的培訓活動,深感榮幸。因為這次科學科的培訓,讓我對此學科又有了新的認識。通過這次培訓讓我受益非淺,此次培訓與以往的教師培訓不同,不單單在理論上有依據、在實踐中有實例,而且又能從實踐中回到理論,找到焦點,指導實踐,進行操作。在實踐中提高自己的認識,升華自己的理論水平,讓人信服。對自己在今后工作中發現自己,完善自我有著深刻的意義。通過這次認真的培訓和自己的努力學習,我感到收獲很大,下面我就此向大家匯報一下我本次培訓學習的感受,希望與大家共勉。
一、教師的基本素質高,課前準備充分。
牡丹區實驗小學的各位教師在授課過程中表現的解決問題,處理問題的能力很高。教學理念先進靈活,面向全體。在基本功和技能方面展示出了教師的綜合能力。課前資料收集齊全,開闊了學生的視野,學生的動手能力和拓展創新得到了全面的發揮,教學活潑新穎。
二、小組合作學習效果明顯。
教師的準備十分充分,不僅備教材備學生特別是教具的準備相當好。充分體現了教師對教學的責任心,小組合作學習、交流,充分發揮了學生的主體作用,促進了學生相互幫助、學習、取長補短、共同進步、共同提高,充分的發揮了學生合作解決問題的能力。
三、教學過程精致。
在這次活動中,每位教師教學思路新穎在教學中注重了自身的形體語言的運用,他們的思路清晰,語言親切。善于組織調控課堂,開拓學生的思路,老師善于把科學課融入生活,讓學生從生活中去感受科學課的樂趣。教學突出重點,解決難點,讓學生在玩的過程中形成科學的價值觀。
總之,本次培訓雖然時間短暫,但是自己收獲頗大、感受較深,提高了實驗操作技能,拓展了的專業知識,對于課程標準的理解更加深刻。科學學科與其他學科相比,更具有開放性和生成性,這就對任課的教師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一名科學教師,必須具有淵博的科學知識,熟練的實驗操作技能,良好的思維品質。小學生對科學充滿好奇,是學生喜歡的學科之一。因為各種各樣的活動材料,都深深地吸引著學生,他們興趣盎然,躍躍欲試。那怎樣把握好課堂的調空藝術,讓學生既動起來,又順利完成教學任務,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就顯的很重要。只要我們在教學過程中不斷地發現、總結,孩子們就能學到有趣的科學、有用的科學。通過聽課使我對科學課有了新的認識:從這些老師們的講課中,得到了鍛煉,學到了很多的先進教法。同時也為我今后的教學工作指明了方向,不斷豐富自己的教學經驗,爭取在科學課中取得更好的成績。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2
通過這次“國培計劃”項目的培訓,我們在教育教學方面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洗禮,受益匪淺,不妄此行。在這次培訓的過程中,聆聽了多位教育專家的生動、形象而精彩的講座,一線教育教學專家的實踐教學示范,專家指導下的動手操作等.在培訓中,專家和老師彩取參與式、講座、室外拓展、現場實踐技能訓練、參觀考察和實地觀摩等方式,為我們提供了寶貴的教學案例和資源,讓我們從自身出發尋找差距,反復地琢磨和專研,不斷地反思與總結。從而讓我們在小學科學教育教學業務水平、業務知識業務技能方面得以很大提高。在培訓即將結束之際,我們學習小組七人對開班以的所有學習的回顧,學習收獲如下。
一、提高對小學科學新課標的理解,為今后開展教學活動找到了理論指導通過對課標的學習,我們知道科學教育承擔著培養公民科學素質的重任。對學生進行科學教育,幫助他們建立不同的學習領域,我們要選擇不同的教學方法,運用不同的教學策略,才能使教學恰到好處。
三、搞高組織小學科學探究活動的能力,有效組織學生開展探究活動。通過培訓,我們知道有效開展小學科學探究活動。一要正確認識科學探究活動的一般步驟是:提出問題→推測和假設→設計實驗→尋求證實→信息和數據處理→獲得結論和表達。
二要注重培養學生良好的合作探究習慣。包括學生守時的良好習慣,即探究活動要在限定時間內完成任務,時間一到就停;學生學會傾聽的良好習慣,以及學會交流時控制音量,交流討論不要大聲喧嘩,盡量將音量控制得最低,本組內成員能聽清楚為宜,不要影響別的小組。
三要處理好探究活動中的各個環節。課前活動準備做到充分全面,也就是探究活動需要多少實驗材料,做到充足而不多,到恰到好處,同時,實驗教師在課前要親自實驗,做到心中有數,保證實驗的順利進行。
讓學生明確探究的目的任務和注意事項,探究目的和任務不明確,就會導致學生置身于探究活動之外。雖然有時學生的興致很高,但卻沒有達到探究活動的目的。因此在組織探究之前要讓學生明確所要探究的問題和目的,知道他們要完成的任務,并以適當的激勵語言去激勵他們,激發學生的興趣和探討的主動性。明確的活動要求是指引學生順利完成探究的保障。明確注意事項,確保探究過程的安全。
合理組織,分工合作,通常將優秀生、中等生和后進生合理搭配成合作學習的小組,給每個成員明確分工,每一位學生都擔任一種特定的角色,如小組長、記錄員、中心發言人、操作員、協調員等。可以讓角色隨時輪流互換,也可以保持一學期。同時加強小組合作學習的方式和習慣的培養。
評價激勵,煥發學生探究興趣,無論什么評價方式,不僅要及時,還要真實,不能夸大其詞,堅持正面的肯定與表揚,盡量避免負面的否定與批評。即使探究沒有得到預期的結論,也要肯定他們的一些做法與態度,讓學生們充分體驗到成功的喜悅,把他們在探究中遭遇的挫折和失敗轉化成再探索、再學習的動力。
四、提高我們聽課評課的基本功,促進小學科學教學專業化的發展。
聽課和評課是學員平常而又困惑的事,尤其是對小學科學這門知識綜合性較強的科目。通過這次培訓,如何去聽、去評一節小學科學課如今算找到了方向。那就是聽科學課,一要看教學目的是否達到,這里的教學目標包括知識目標,科學探究目標,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目標。
二看教師角色是否發生轉變,即教師的教學觀念是否轉變,教師角色的轉變,是否放棄權威形象,是否將學生作為科學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否以一個組織者、引導者的身份參與整個科學的學習活動,是否要充分開發學生的潛能,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培養學生參與活動的積極性。
三要看教師是否把科學課程標準的新理念落實到課堂中。教師在教學中,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是否把握小學生科學學習的特點;是否用豐富多彩的親歷活動來充實教學過程等。
評科學課,從要從學生和教師兩個方面作手。從學生方面看,看學生在課堂上的表現、情緒體驗、過程參與、知識獲取以及交流合作等諸多方面。從教師方面看,看教師的課堂技能、對學生的了解和尊重程度、教學設計與實施、課濱城的交流與反思。
無論有所測重,還是師生并重,評課都應該是質性與量化相結合,形成性與終結性相結合,自評與他評相結合,促進評課主體發展的評課模式。另外,西南大學附中課程研發中心主任黃仕友老師的《三小(小發明、小制作、小論文)活動的選題》,用自己及帶學生在科技發明創新方面的成果,巧妙自然地把怎樣帶領學生開展科技創新活動,淋漓盡致地逞現在每個學員的面前。尤其是怎樣帶領學生提問和科技發明舉例,讓不少教師為之一驚,尤如春雨。
小學科學教師培訓心得體會 篇3
20xx年12月6日至8日,我參加了教育局舉辦的小學科學教師培訓,這次培訓中我受益匪淺,特別是聆聽了各位專家的講座,使我耳目一新,7日去參觀了xx小學這所全國示范學校,學習了一節科學課,我感受到對自己今后開展科學教學工作有著重要的指導意義,下面我具體談談這次學習的感受。
學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和積極的探究欲,學習科學應該是他們主動參與和能動的過程。科學課程必須建立在滿足學生發展需要和已有經驗的基礎之上,提供他們能直接參與的各種科學探究活動。區教研室提出:讓學生們自己提出問題、解決問題,比單純的講授訓練更有效。教師是科學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引導者和親密的伙伴,對學生在科學學習活動中的表現應給予充分的理解和尊重,并以自己的教學行為對學生產生積極的影響。
“科學學習要以探究為核心,讓學生親歷科學探究過程”這是新課程標準給我們提出的要求。開展有效的科學探究活動,讓學生掌握探究的基本方法,用科學思維方式獲取知識,這是科學探究過程中培養學生科學思維能力的有效途徑。
探究既是科學學習的目標,又是科學學習的方式。親身經歷以探究為主的學習活動是學習科學的主要途徑。通過液體,空氣的特點對比,同學們逐步的發現空氣的流動和液體的流動式不同的。這樣就得到氣體的概念,對于同學們理解困難。但是做課老師給與我們一個很好的體會。讓在座的科學教師觀察、體驗空氣的特點。由此可見科學課程在培養學生的創新性學習的能力基礎上,向學生提供充分的科學探究機會。創新性學習是一種對未來的預期與前瞻的意識。
在科學探究的過程中,我們還應該多從身邊的事物尋找。在學生驗證空氣占據的空間實驗中,學生都較好的進行了實驗操作。
要培養科學課的課堂常規,如有條不紊的開展實驗,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及時地記錄觀察到的現象,能長期堅持觀察記錄,能傾聽別人的發言,能提出自己的見解等。
科學課的內容繁多,涉及到物理、化學、生物、天文、地理等各個方面的知識,對教師的知識要求很高,因此教師要及同時要學會科學探究的技能,具備科學的態度和價值觀,這樣科學教學質量會更高。
經歷了這次培訓,我深刻體會到有太多的知識需要我去學習,有太多的問題值得我去探究。今后,我將一如既往地工作和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科學素養,做好小學生的科學啟蒙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