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網絡教學教師感悟(通用3篇)
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網絡教學教師感悟 篇1
我們因疫情被迫“宅家”了,我們望著窗外,渴望著早日結束這種生活,我們渴望擁抱自然,沐浴陽光。我們渴望早日走出家門,孩子們早日走進學校的大門,家長們早日回到自己工作的崗位。可是我們現在只能眼巴巴的看著,迫切的盼著。
無聊的日子!電影明星、歌星、網紅都顯得黯然無光了,電視劇、動畫片、手機游戲都早已經索然無味了。我們看著電視,關注著疫情的變化,關注著,盼望著醫術高明的救星早日出現。
鐘南山院士挺聲而出了,中國千千萬萬的醫療工作人員挺聲而出了,科研人員也忙碌了起來!我們放佛看到了一道,數道,成千上萬道的金光透過了這黑壓壓的烏云直射下來。這才是我們的希望,這才是我們的英雄啊!危難之時挺身而出,救人民于水深火熱之中。
我們應該崇拜誰?疫情給了我們答案。我們應該崇拜像鐘教授那樣有知識,有擔當的人。知識改變了我們的生活,知識改變了我們的命運。而現在更關鍵的是知識能救人民于水火,能戰勝疫情,能結束我們“宅家”的生活。
當我們“宅家”思考為什么讀書,將來想做什么樣的 人的時候。我想我們大家一定會異口同聲回答:為知識而讀書,要做像鐘教師那樣有知識的人。
是的!知識不僅改變了我們的生活,還能救人民于水火,學好知識不僅對于我們個人有利,更對我們國家有利。
當我們眼巴巴的看著窗外發呆的時候,當我們覺得“宅家”無聊的時候,我們要知道我們現在不是什么也沒有,我們有時間,我們可以靜下心來學習。鐘教授這一代的使命正在進行著,未來我們的使命呢?只有通過努力掌握豐富的知識去實現。
武漢加油!中國加油!
當我們喊著口號加油的時候,我們要知道中國的輝煌是需要一代代英雄的人民付出奮斗的!一個鐘教授的付出只能會保護中華民族一代的安康!只有一個一個鐘教授似得人物不斷出現,才能保佑中華民族的永久安康!
我們是多么需要更多像鐘教授那樣的人才啊!未來,需要年青一代的崛起。
讀書就是現在最好的方式!不負韶華,
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網絡教學教師感悟 篇2
信息技術與學科課程整合是國內外計算機學科教學與應用長期探索、實踐與反思的結果。信息技術與學科的整合不是簡單地把計算機作為教師演示的工具,而是把信息技術與各學科教學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利用多媒體的圖形、圖像、聲音讓學生在輕松的環境下學習知識;利用強大的網絡功能讓學生查閱所需資料;利用電子郵件方式,可以解決習題作業批改和答疑,如果采用可視電話加電子白板,還可以更直觀形象地滿足答疑學生的愿望。Internet、局域網、校園網已經逐步在課堂教學中得以運用,它作為一種全新的教學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刺激著學生學習方式的變革:
1.網絡教學的交互平臺,為實現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探究學習創設了良好條件。 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由于時間和空間等因素的影響,教師很難做到和班里的每一個學生進行交流,學生與學生的交流也局限于四人小組等小范圍內,另外教師因教學內容,教學目標等因素的影響也很難給予學生充分的自主探究的時間,而網絡教學所具備的強大的交互功能恰恰解決了這些問題。網絡教學突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首先在網絡教學中學生可以自由地分配自己的學習時間,對于自己理解的知識,可以用較少的時間,對于自己掌握起來有一定難度的知識可以多花點時間,不再需要跟著全班統一的教學進度;其次,學生在遇到困難時可以向計算機尋求直接的幫助,可以通過BBS尋求他人的指點,還可以邀請老師,同學共同參與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實現人機互動、師生互動、生生互動,學生甚至還可以通過Internet向遠在千里之外的教授尋求指導,突破了地域的限制。在網絡教學中,學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揮,探究的時間更充分,空間更廣闊,合作也可以通過netmeeting、視頻會議、聊天室、留言板等多種方式進行,從而實現合作方式的多元化。
2.網絡教學的開放環境,是實現個性化學習的良好基礎。
“因材施教,因人施教”是我們一貫主張的教育教學原則,這一教學原則實際上體現的就是個性化學習。在傳統的教學中個性化學習只是一個理想化的追求。而網絡教學的開放環境卻為實現個性化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在網絡教學中,每一個學生可以根據自身的能力、興趣、愛好自主地選擇學習內容,學習進程,學習資源,按照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自主學習,使學習變成了一個各取所需的過程。例如我利用局域網上的一節網絡課《總復習——約數和倍數》:我把這節復習課分成問題情境、知識點滴、問題解決、分層練習、友情鏈接等幾個大塊,有的學生可以直接解決問題,有的學生卻要在先復習了相關知識點以后才能解決;有的學生在完成練習時覺得第一層練習太容易直接跳過第一層進入第二層甚至第三層進行練習;有的學生還在練習,有的學生已經徜徉在友情鏈接中汲取網上其他知識的瓊漿。針對這些可能出現的種種情況,我在每個內容上都設置相應的鏈接,每個學生都能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自主學習,學生的自主性得以充分發揮,個性化學習得以實現。
3.網絡教學資源的豐富實現了教育的社會化,學習的生活化。
在當今時代,知識更新的速度是不可想象的,信息的來源更為廣泛,信息量也更為豐富,這就使得今后的學習必須由學校的一次性學習向終身學習轉變。這是一個教育社會化、信息化的時代,互聯網為教育走出校園,邁向社會提供了強有力的支持。小到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商品的價錢,交通工具的速度,大到現代數學知識的最新研究成果,國際社會時事,在互聯網上都能查到,互聯網上的內容包羅萬象,應有盡有。我們說“數學來源生活,反映生活的需要,也必將運用到生活中去解決實際問題”。網絡給學生提供了一個了解社會,接近生活的窗口。相信在未來的若干年內,教育將從學校走向家庭、走向社區、走向鄉村,走向任何信息技術普及的地方。互聯網將成為真正的沒有圍墻的學校,網絡化學習將成為生活的有機組成部分,成為日常生活樂趣的一部分。
要真正、充分發揮信息技術的優勢,我們要走的路還很長。不管在現實教學中,信息技術作為何種工具,充當著何中角色,發揮著何種作用,它最終將成為輔助學生認知的高級認知工具,并帶動教育的全面改革。而網絡教學也必將走近每一個學生,給他們的學習方式帶來一次翻天覆地的變革。
停課不停學疫情期間網絡教學教師感悟 篇3
雖然當時網絡教育在社會上的認知度還不如函授教育,但在經過了一段時間的網絡教育學習生涯后,我認為正是這種新興的學習方式改變了我的生活,讓我與那些出身“名門”的天之驕子沒有了心理上的差距,對學歷文憑也就多了份坦然。感受頗深,受益匪淺。
首先,遠程網絡教育的學習,讓我節約了不少時間,低廉的學習成本可以說是遠程教育最大的亮點。今天的社會人力競爭已進入到了白熱化階段,不提高知識水平、不擴充自身能量,可以說將會即刻失去社會競爭力,而現實因素又決定了像我們這類人不可能再去脫產參加專業理論知識系統的學習。遠程網絡教育的出現,卻為解決這個問題提供了一個平臺。只要在任何一臺能接入英特網的電腦前,通過對一些課件的學習和課程論壇交流,以及在特定的日期前完成每學期三次的課程作業,就可以讓自己足以掌握章節內容的側重點及關鍵知識點。而且學習時間不用固定,因個人工作松閑程度自由安排,用二個字來形容就是“方便”。
其次,五湖四海的陌生人聚到了電腦屏幕前,小小網線的兩端讓志同道合的人即刻變成了同學,在這片無限廣闊的信息大海中相互學習、相互交流,實際上也在無形之中擴大了人群交往范圍,且這種交往也讓人與人之間由同學演變成為朋友,甚至業務上的合作伙伴。從這個層面上來講,遠程網絡教育給復雜的人際關系增添了些和諧與親切,讓人們之間互幫互助、互幫互學、互助友愛。遠程網絡教育也讓我從中結交到了不少新朋友,而且也已逐漸給自己日常的工作中帶來了一些便利。
很快,我將結束網絡課程的學習。氣有浩然,學無止境。我想,盡管遠程教育在不久的將來會有更科學、系統的教學體系和更多優質、高效的課件精品,但學之根本關鍵還是得先學會做人,而遠程網絡教育除給我們提供學習專業知識的平臺外,重要的是給我們每個參與網絡學習的人搭建了一座大舞臺。生旦凈末丑,輪番登場盡情表演,不同的是,就看表演的人用的是“心”還是“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