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孩子習慣教育的心得(通用6篇)
對孩子習慣教育的心得 篇1
“兒子起床了,小兒子起床了…….,”“媽媽我再睡兩分鐘,”“哦!兒子快看外面下雪了,外面的行人都成白胡子老頭了,多像圣誕老人呀!…….。”“媽媽快抱我看看,我要起來去玩雪,圣誕老爺爺在哪呢?”,自從兒子上幼兒園小班開始,每天早上我都用手慢慢撫摸著兒子的小腦袋,輕聲細氣的喊著兒子,用一些他喜歡的事物來吸引他起床。現在兒子上小學了,每天早上7:00準時起床的好習慣終于養成了,所以上學以來都沒有遲到過。
“什么是“習慣”?字典上說,習慣就是長期重復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那好習慣,當然是長期以來重復地做的好的活動,這好習慣是我們平時每天每時每刻播種“好行為”結出的“果實””。自從兒子上學后,我便時不時的講給她聽。就說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吃飯吧,兒子有一個習慣一邊吃飯一邊說話,而且是說到興頭就不顧吃飯了,一頓飯吃下來要一個半小時,上學了哪有時間光吃飯呀!如果不讓她說,又覺得打消他好表達的積極性,于是我給兒子制定了一個辦法,在半個小時內吃完飯,獎勵你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可以聽你講,也可以聽媽媽講,其它的事情都不用做。這樣兒子飯也吃快了,也可以全神貫注的講話了。
對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但說起來大家都頭頭是道,可做起來卻要花費很大的心思和持久的耐力。我想讓兒子心中有一個信念——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寫作業時一個字沒寫好就重新寫,可是兒子剛上一年級時寫字總是寫不好,而且慢慢我發現字是學多了,可錯字也越來越多了,我激勵兒子說:“就不信自己寫不好。”于是每天放學回家閱讀完,就用閱讀出的好詞語來寫句子練字,果然,有一天兒子放學回家興奮的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寫字進步很快”。兒子從喜悅的心情中感受到了好習慣的甜頭。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所以在學習生活中小事做起,養成細心認真、一絲不茍的習慣;養成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養成大膽、大方、大聲說話的習慣;養成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養成好問的習慣;養成積極參與的習慣。記得兒子剛上學時,每天放學回家不知道收拾自己的書包,當媽的總是心疼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總是看兒子沒時間就幫他收拾書包,終于有一天老師發校信通說哪幾個同學交了空作業本,其中就有我的兒子,兒子放學回到家沮喪的說:“媽媽,我辛辛苦苦寫的作文,因為交錯本了,不但沒得到表揚,反而挨批評了”。我難過的對兒子說:“媽媽不該幫你收拾書包,等你養成自己會收拾書包的好習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從那以后,我堅持讓兒子自己動手,我發現一段時間后,兒子 的書包什么時候都很整齊,以前總是找不著東西,而且在學校有時的作業,因為書包太亂找不著。現在也知道各種書本分類放置,大書和大書放在一個地方,小書和小書放在一個地方,文具放在一個地方等等,所以找什么東西都得心應手。
兒子的東西都非常愛惜,不管是衣服、鞋子、還有書籍,都非常愛惜,小時候的幼兒畫報到現在還是嶄新的,但是絕對不是沒有看,自從兒子會看書時我就對兒子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兒子知道了所有物品干凈、新新的,看著心里都舒服。
每個人每一天有很多事情,成人知道用時間來約束每一件事,可孩子卻不知道,兒子在沒時間觀念的時候,做事很慢,我幾乎每天都要重復著無數遍的那句話:“快點,到時間了,該做…….了。”我覺得自己就是表,時刻提醒兒子時間走到哪了該去干什么了,真的很累。有一天,兒子說:“媽媽,給我買個手表吧!”我突然覺得應該讓兒子懂得時間的概念,早點就應該給他買個表,他喜歡的小表時時刻刻都愿意去看,每一件事情都按著時間來做,速度也自然而然的加快了。
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的成敗一定是起決定作用的,孩子,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從小埋下各種“好習慣”的種子,長大后讓“好習慣”的果實為自己的明天帶來芳香,帶來甘甜!讓“好習慣”伴我們快樂。
對孩子習慣教育的心得 篇2
“兒子起床了,小兒子起床了…….,”“媽媽我再睡兩分鐘,”“哦!兒子快看外面下雪了,外面的行人都成白胡子老頭了,多像圣誕老人呀!…….。”“媽媽快抱我看看,我要起來去玩雪,圣誕老爺爺在哪呢?”,自從兒子上幼兒園小班開始,每天早上我都用手慢慢撫摸著兒子的小腦袋,輕聲細氣的喊著兒子,用一些他喜歡的事物來吸引他起床。現在兒子上小學了,每天早上7:00準時起床的好習慣終于養成了,所以上學以來都沒有遲到過。
“什么是“習慣”?字典上說,習慣就是長期重復地做,逐漸養成的不自覺的活動。那好習慣,當然是長期以來重復地做的好的活動,這好習慣是我們平時每天每時每刻播種“好行為”結出的“果實””。自從兒子上學后,我便時不時的講給她聽。就說每天都要做的事情吃飯吧,兒子有一個習慣一邊吃飯一邊說話,而且是說到興頭就不顧吃飯了,一頓飯吃下來要一個半小時,上學了哪有時間光吃飯呀!如果不讓她說,又覺得打消他好表達的積極性,于是我給兒子制定了一個辦法,在半個小時內吃完飯,獎勵你半個小時,這半個小時可以聽你講,也可以聽媽媽講,其它的事情都不用做。這樣兒子飯也吃快了,也可以全神貫注的講話了。
對于每個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養成好習慣,但說起來大家都頭頭是道,可做起來卻要花費很大的心思和持久的耐力。我想讓兒子心中有一個信念——認真做好每一件事。寫作業時一個字沒寫好就重新寫,可是兒子剛上一年級時寫字總是寫不好,而且慢慢我發現字是學多了,可錯字也越來越多了,我激勵兒子說:“就不信自己寫不好。”于是每天放學回家閱讀完,就用閱讀出的好詞語來寫句子練字,果然,有一天兒子放學回家興奮的說:“媽媽,今天老師表揚我寫字進步很快”。兒子從喜悅的心情中感受到了好習慣的甜頭。
“勿以惡小而為之,勿以善小而不為”,所以在學習生活中小事做起,養成細心認真、一絲不茍的習慣;養成動手、動筆、動腦的習慣;養成大膽、大方、大聲說話的習慣;養成愛惜書本、文具的習慣;養成好問的習慣;養成積極參與的習慣。記得兒子剛上學時,每天放學回家不知道收拾自己的書包,當媽的總是心疼自己的孩子,我也不例外,總是看兒子沒時間就幫他收拾書包,終于有一天老師發校信通說哪幾個同學交了空作業本,其中就有我的兒子,兒子放學回到家沮喪的說:“媽媽,我辛辛苦苦寫的作文,因為交錯本了,不但沒得到表揚,反而挨批評了”。我難過的對兒子說:“媽媽不該幫你收拾書包,等你養成自己會收拾書包的好習慣,就不會發生這樣的事了。”從那以后,我堅持讓兒子自己動手,我發現一段時間后,兒子 的書包什么時候都很整齊,以前總是找不著東西,而且在學校有時的作業,因為書包太亂找不著。現在也知道各種書本分類放置,大書和大書放在一個地方,小書和小書放在一個地方,文具放在一個地方等等,所以找什么東西都得心應手。
兒子的東西都非常愛惜,不管是衣服、鞋子、還有書籍,都非常愛惜,小時候的幼兒畫報到現在還是嶄新的,但是絕對不是沒有看,自從兒子會看書時我就對兒子說:“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兒子知道了所有物品干凈、新新的,看著心里都舒服。
每個人每一天有很多事情,成人知道用時間來約束每一件事,可孩子卻不知道,兒子在沒時間觀念的時候,做事很慢,我幾乎每天都要重復著無數遍的那句話:“快點,到時間了,該做…….了。”我覺得自己就是表,時刻提醒兒子時間走到哪了該去干什么了,真的很累。有一天,兒子說:“媽媽,給我買個手表吧!”我突然覺得應該讓兒子懂得時間的概念,早點就應該給他買個表,他喜歡的小表時時刻刻都愿意去看,每一件事情都按著時間來做,速度也自然而然的加快了。
習慣對一個人的一生的成敗一定是起決定作用的,孩子,讓我們從我做起,從現在做起,從每件小事做起,從小埋下各種“好習慣”的種子,長大后讓“好習慣”的果實為自己的明天帶來芳香,帶來甘甜!讓“好習慣”伴我們快樂。
對孩子習慣教育的心得 篇3
我國著名教育家葉圣陶指出 : 教育就是要養成良好習慣。但是現在大多數幼兒都是獨生子女,他們一出生就被人為地“保護”起來,接受過度的教育——即生活上的過度照顧和過度包辦;行為活動中的過多限制和過多干涉。然而,幼兒期正是孩子行為習慣形成的最佳時期,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培養是幼兒園教育工作中一項非常重要的任務。
從幼兒時期教育他們遵守紀律,主動規范,注意公德,文明待人,受到最基本的意志品德,愛國意識,熱愛集體,熱愛學習等教育,并防止不良的行為習慣,能使幼兒在園、在家或進入學校有規律、有秩序地活動、學習和生活,促進體智德美諸方面的教育互相滲透,有機結合,并得到全面發展。播種習慣,收獲性格;播種性格,收獲命運。因此,在幼兒園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習慣就顯得尤為重要。
我在以下幾個方面開展了習慣教育:
1、守規則常堅持
良好的習慣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它是一個不斷養成、不斷鞏固提高的過程,所以一定要有耐心、持之以恒。干任何事情都貴在堅持,不要今天這樣,明天那樣,應讓幼兒“有章可循,違章必究”。要建立合理的作息制度和必要的規則,可以幫助幼兒形成良好的習慣。如:幼兒每天在幼兒園必須洗手、喝水;飯前便后一定要洗手等,這些規則的制定幼兒必須遵守,最后習以為常,形成自覺的行動,嚴格地要求和幼兒的反復練習促進了良好衛生習慣的形成。
2、一日活動中滲透隨機教育
在日常生活中,要對幼兒多觀察,多注意,隨時對幼兒進行隨機教育,做到及時發現,給予及時表揚鼓勵及糾正,讓幼兒的良好行為得以鞏固并發揚。活動中針對幼兒的表現進行隨機教育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比如:午睡前有些幼兒急于上床而把拖下的鞋子亂扔一地。起床以后又有個別幼兒會為了尋找自己的鞋子而把大家的鞋子翻亂。每次看到此情景,老師們都會抱怨小朋友們為什么不擺好鞋子在上床,可是無濟于事,并沒有好轉。他們在家里是小皇帝,有人幫助收拾,來到幼兒園,一下子要求他們自己做,之間是有一段距離的,怎樣解決這一問題呢?我悄悄地把孩子們脫鞋的情景數碼相機記錄了下來?下次教育活動時間,孩子們驚喜地發現它們上了電視(我把照相機連接在了電腦上),小朋友看得特別的投入,“看,文文的鞋子沒擺就上床了。”“老師,我擺鞋子了,我還幫小朋友擺了呢!”“老師,我們的鞋子好亂呀!太難看了。”孩子們看到他們鞋子的狼狽樣一個個發表了他們的感慨,七嘴八舌的相互爭論。畫面中的“小搗蛋鬼們”小臉都羞得通紅。我沒有過多地發表意見,只是肯定了孩子們的發現。“下一次睡覺前我還會給你們的鞋子拍照,看一看誰能把鞋子擺好。”孩子們聽了,立即個個表態以后一定擺好鞋子。還真見效,現在孩子們都能自覺地把鞋子擺放在規定的位置。同樣,我們把孩子們很多的行為如:吃飯、做操、排隊、上課等情景片斷用照片的形式進行紀錄,然后和孩子們一起分享,活動完全符合幼兒的心理特點,教育效果事半功倍,幼兒在不知不覺中養成好的行為習慣。
對孩子習慣教育的心得 篇4
中午放學,兒子看見我就迫不及待的給我講中午的過程。媽媽我告訴你吧,你好好聽著,到了教室,等了一會老師說,搬著板凳下樓,要注意安全。我們就陸陸續續走了出去。我們在三樓,下到第二樓,累的夠嗆,害怕跟不上,就一直忍著,下到一樓,感覺胳膊都斷了。于是我就慢慢走在最后面,我坐在最后一排。終于可以坐下歇會啦!節目開始了,看了好大會,不覺得累了。哦,原來是表演的太好了,一陣一陣掌聲,都無法用語言表達,我今天太開心啦
教師點評:先養成習慣,再努力跟進,一切都會水到渠成。
對孩子習慣教育的心得 篇5
今天去教室接孩子,看到老師正在幫孩子們掃地。由于下雨數,老師正在想法聯系沒有人接的學生家長。看到老師忙的快差不多時我便向老師詢問了我女兒的一些情況。粗心馬虎是女兒最大的缺點。正在我和老師溝通取經的時侯女兒掃完了地喊了我拉起,了書包就走。等到在路上時女兒開始問我了。“”媽媽,你和老師說啥呢?”也美說啥,就是我詢問一下你的情況?老師說啥?老師說你基本上表現挺好的。就是你上課時能注意力再集中一些,作業在細心一些你就更好了。哦!那以后我注意。老師還說什么了?女兒好像要把我和老師的談話要問完。我說老師給你出了個招。讓你寫完作業自己先檢查。然后我在檢查。行媽媽我會的。今天給女兒這樣說話因為我堅信一句話:好孩子都是表揚出來的
教師點評:根據孩子性格來培養是很有必要的。對癥下藥,才能藥到病除。換習慣需要努力!加油!
對孩子習慣教育的心得 篇6
“終于放假了。”這是今天兒子回家后說的第一句話。是啊,八天的假期是每個孩子所期盼的。吃完飯兒子就迫不及待的打開了久違的電視機。我說:“看吧,今天痛痛快快的看電視,明天再認認真真的寫作業好嗎?”兒子高興的說“好”!看到兒子高興的樣子,我也很欣慰。兒子一直是個乖巧聽話的孩子,周一至周五從不看電視,這是我們開始就商量好的,也難為這個小電視迷了。不過從明天開始還是要以寫作業為主,寫完之后再盡情的玩。
教師點評: 電視需要有所控制,一旦被電視劇迷上,就很難停下。我小時候很有體會,不建議看電視。去掉壞習慣需要時間,培養好習慣更需要時間。用好習慣來代替壞習慣適合方法。慢慢來,加油!只要我們做好表率,孩子的好習慣自然會來。
作者|陳富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