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孝敬父母教育心得體會(精選3篇)
關于孝敬父母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曾經以為,依賴父母,向父母索取是一種理所當然的職責,卻不知這竟是盲目膚淺的認知。
曾經以為,為人父母,撫養教育子女是他們應盡的.義務,卻不知上天并沒有賜予他們說不的權利。
曾經,自己竟是如此的膚淺,無知,人類最真摯的情感,在我的眼中竟是變得如此廉價。是沒有用真心去感受、衡量它們嗎?還是世俗的眼光阻礙了前進的腳步?或是無痕的情感導致了認知趨向死角?
怎樣才能領略這種情感的境界,曾經我苦苦地追尋過。用真心去感受,用靈魂去觸摸,用永恒去贊頌。
傾聽午夜父親頻頻的咳嗽聲,母親腰間酸痛的哀叫聲;注視炎炎夏日下父親揮汗如雨疲憊的身軀,母親忙碌的身影;領略父親辛苦為女兒的辛酸和偉大,母親和藹可親的溫暖。父母親用他們瘦弱的身軀扛起了這份重大的擔子———養育子女使之茁壯成長。然而又有幾人能夠真正明白他們的辛酸與苦楚,而不是一味地索取,哪怕對他們有一絲的奉獻,他們也會心甘如怡啊!
父母親用他們全部的愛澆灌我們這些嬌嫩的花朵;ǘ鋴赡,若沒有綠葉的守護,就缺少一層保護傘;花朵若沒有流水的澆灌,就會缺少生命的養分,難以茁壯;花朵若沒有太陽的溫暖,就如魚兒離開水難以成長。所以花朵的開放,需各方事物的呵護。這一刻你是否也體驗到培養花朵的艱辛,而父母正是花朵開放的生命養分。
不愿用太多世俗的眼光去褻瀆這份美好,更不愿讓膚淺的眼光預見這份美好,只是想放下手中的一切,靜靜地仰望天空,雙手禱告,希望他們一切美好,更愿讓點點繁星锃锃發亮……
關于孝敬父母教育心得體會 篇2
“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的意思指的是樹想靜靜地呆一會,可是風卻讓他不停地搖曳。當你想贍養雙親,可能他們已等不及便過世了,F如今這樣的事情越來越多的發生在我們身邊,父母能等你到什么時候?有些事情,一旦錯過,永遠不能彌補!愛在細節中!從小事開始,不要給自己留下終生的傷痛!所以作為一名家長,認為本次幼兒園組織的孝敬故事活動,開展得非常及時,讓孩子們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從小培養孩子的愛心以及對長輩的孝心。
對我們家的女兒,由于工作的關系,平時照顧地也不是很多,更多的是她爺爺奶奶在照顧。但在培養孝心方面我對女兒爺爺奶奶地教育絕對有信心。因為我就是在他們的培養下成長起來。在他們的言傳身教下,我女兒成長為一個活潑可愛有孝心的小女孩。每當放學回家,看見爺爺奶奶在辛苦地工作,懂事的女兒會幫爺爺奶奶捶捶背,前兩天奶奶手疼的時候,會幫奶奶揉一揉。還會奶聲氣地跟奶奶說,“我是老虎(女兒屬虎),揉幾下奶奶就不會疼了!彪m然在大人看來這都是一些微不足道的事情,但我個人認為這主要是從小培養孝敬父母,孝敬長輩的一個習慣。只有從小就注重培養這方面的習慣,那孩子長大后才會有一顆孝敬之心。
“百善孝為先”千百年來,尊重長輩,孝敬父母,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中華民族禮儀之邦的內在柱石和精神支柱!靶ⅰ笔侨藗愔,立人之本,人類有了基于“孝”的人倫后,才開始邁向“家”的天地,從而走向文明。愿我們這次孝敬故事活動能夠培養孩子成為一名有孝心的人。
關于孝敬父母教育心得體會 篇3
咱們中國有句古訓叫“嚴師出高徒”。多少年來,中國的教師一直把這句話作為鞭策自己的座右銘,曾經的我也是這么認為的。但在我讀了周泓老師的《賞識教育》后,我的想法發生了改變。在新課改的今天,“嚴師”并不一定會出高徒,相反,有時還會出現不良效果。
踏上工作崗位已經半年的我,在一開始就領教到了孩子們的“厲害”。一些老教師也提醒我:現在的孩子太難管,你必須要嚴厲地對待他們,“鎮住”他們,“壓住”他們,只要這樣他們才會聽你的.。那時的我深深地體會到了這一“真理”。于是,從那時起,我就遵循了這一“真理”執行。笑容從我的臉上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嚴肅的面孔。我時常會因為學生的一點小錯兒大聲呵斥他們。在我的“努力”下,終于“成功”了。只要我一出現,沸騰的教室頓時鴉雀無聲了。班級的各項工作有所改善,也受到了領導和老師們的認可。我的心里有了很大的成就感。
慢慢的,我發現原屬于孩子們天真無邪的笑容也漸漸地從他們的臉上消失了。他們看見了我就像老鼠看見了貓似的,也很少向我問好。向我問好的也是眼睛里含著恐懼。有的甚至將頭低下迅速跑了。我還責怪他們:現在的孩子真不懂禮貌。孰不知這一“罪惡”是源自“我”——他們的老師。自從我把他們“鎮住”之后,課堂氣氛明顯不像以前那么活躍了。特別是在讓學生發表他們的主觀看法時,只有一兩個人舉手。不是他們心里沒話說,是因為我把他們鎮得連話都不敢說了。在讀了周弘老師的《賞識教育》后,我陷入了深深的自責:是我扼殺了孩子們那天真活潑的心靈。
在教育方法上,我首先考慮的是用什么手段能管住孩子,一直要求孩子“尊敬”老師,而不是“喜歡”老師,孩子如何能打開自己的心扉呢?
也許老師的“身份”可以給學生一定程度的鎮壓,老師所謂的下馬威也許會讓學生噤若寒蟬,但這并不意味著老師在學生面前擁有威信。就像周弘老師說的一樣教師的威信建立在愛的基礎上,由愛生敬,而不是讓孩子懼怕。要知道,沒有人會心甘情愿向強權低頭,孩子更不會因為懼怕老師而努力學習。相反,溫和、幽默的老師更受學生的歡迎,很多學生因為喜歡某位老師而喜歡他(她)所教的學科,從而使成績突飛猛進。
作為一名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有愛心。孩子們最怕的不是諷刺、挖苦,也不是打罵、呵斥,而是感動。在學生面前擁有威信,正是學生接納老師、尊敬老師的表現。只有和藹可親、平易近人的老師,才會和學生做到心與心的溝通,才能建立起真正的紀律和秩序。老師也會從中感受到與孩子們相處的歡樂與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