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殊教育書籍讀書心得_特殊教育書籍讀后感范文(精選3篇)
特殊教育書籍讀書心得_特殊教育書籍讀后感范文 篇1
7月,正處于炎炎盛夏。我們有幸地成為武漢市教科院特殊教育教師培訓班學員,為期五天。雖然武漢的天氣酷熱,而且暑期和愛人相聚的時間減少,但我在這幾天卻又快樂又充實。此次培訓形式多樣,有武漢市十佳教師雪湘明講座、華師博士鄧猛特校校本教材開發介紹、華師教科院雷江華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心得交流等各種活動。這些如春雨,無聲地滋潤著我的心田,不僅使我在理論上得到了指導,基本技能上得到了提升,而且讓我眼界開闊了、思考問題能站得更高了。現將在培訓中所感所想小結如下:
一、初步接觸相關教育法律法規,了解校本的開發。
鄧猛博士先帶著我們一起溫習了美國特殊教育的發展及現狀,以及特殊學校校本教材開發。美國教育制度很好,提供免費的公共教育,其費用是由當稅收津貼的。還設立雙語學校,以ESL課程由具有專業知識的教師幫助因為語言障礙而導致學習困難的孩子,減輕在過渡期間遇到的苦難。在家教育方式也適合,但是父母要使用經過鑒定的合格教程,而且要由一位合格教師監督。
特殊學校校本教材的開發,要首先有特色,必須要從學校的實際出發,必須要體現學校的辦學特色。教材內容的選擇基本知識與基本技能;面向未來社會生活;以兒童現有經捻為基礎;科學的知識與規范語言表達,尋找典型范例與主題活動等。
以后,我將用這些知識來規范和鞭策自己,在傳授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保護殘疾學生的身心健康,保障殘疾學生的合法權益,促進殘疾學生在品德、智力、體質等方面全面發展。
二、拓展心理學的點面視野,理解兒童的困惑。
華中師范大學博導雷江華講的《特殊兒童的心理與教育講座》讓我受益匪淺。以前沒學過這些知識,以為孩子們是故意聽不懂老師的講課,練習時老是出錯,接受新知識慢了幾拍。現在知道了,他們有認識發展的矛盾和障礙。
如何解決特殊兒童認識發展的矛盾和障礙,我們要在生活上關心他們,在學習上幫助他們,讓學生在感受愛的過程中,理解愛,學會愛。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他們身上顯現的亮點頓時讓我開拓了思路,自己平時碰到的難題或許換一個角度就能很好的解決。
其實,每一個殘疾學生都是好學生,他們身上有不同的閃光點,只是有的沒被我們老師發現罷了。我暗下決心今后也一定會把更多的愛,傾注在那些后進殘疾學生的身上,傾注在那些需要幫助的殘疾學生身上。
三、展現聾生舞蹈之特色,感悟美
武漢市特殊教育教研院文潔教師帶我們觀賞《千手觀音》舞蹈節目,然后介紹我們一些寶貴的教學經驗。舞蹈是一種視覺強烈的課程,所以非常適合聾生的身心發展特點。以“人為本的藝術”形式,是表現“生命、情感、美”這三大主題。我們可以通過基本功的訓練、加大模仿練習、滲透意念、氣息的方法教授他們,使他們得到心靈美的升華。現在,我知道了聾生具有聽覺、動覺對內在節奏的感知,要好好利用這個特點發展他們的優異之處。
“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學習是教師的終身必修課,在信息化時代,我們更要時刻提醒自己要不斷充電,才能適應我們的教育發展。校本培訓與時俱進,給我們照亮了前進的方向,當然,有些理論知識還需我們在以后的工作中細細琢磨、思考。我相信只要我們用心,就一定能進步!
特殊教育書籍讀書心得_特殊教育書籍讀后感范文 篇2
《特殊兒童個案研究》分上、下兩篇。上篇收集了國內外大量研究資料和相關成果,并予以分析、概括和梳理,全面、系統、深入介紹了特殊兒童個案研究方法的有關理論和具體技術,觀點闡述正確、內容結構合理、資料介紹詳實、方法可行性強、行文條理清晰。下篇匯集了30個接受教育干預的各類特殊兒童典型案例。這些案例都是來自特殊教育的實踐,貼近鮮活的生活和特殊教育實際,能為讀者尤其是特殊教育一線的工作者提供豐富的有關各類特殊兒童特點、教育評估以及康復訓練的成功經驗。
下篇的案例分析“小魔王”轉變法、松開緊咬著的嘴,通過對文中小彬、小軍的訓練,使我體會到了對待這樣的孩子,在訓練時要綜合運用多種治療和訓練手段,不僅從兒童本人、班級集體、家庭環境等多方面著手,而且將各方面的訓練有機地結合在一起,向著同一個目標共同努力,并能針對兒童行為問題的不同階段,采用不同的方法加以及時糾正,使兒童的不良行為得以消退。
又如案例肚子疼痛的背后,通過讀這一案例,讓我體會到了對于輕度弱智學生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要充分發揮學科教學的功能,幫助學生獲得成功,增強自信;要運用集體的力量,讓學生感到同學的關心,消除交往的顧慮;要加強與家長的聯系,幫助家長了解孩子的情況,理解孩子的想法,維護孩子的心理需要,使其朝著健康的方向發展。另外,對智力落后兒童的教育訓練要持之以恒,因為智力落后學生的表達能力和理解能力有限,作為老師要有充分的耐心。
再如案例我也會打電腦,文中小青學電腦收獲的知識,改變了我認為弱智兒童學電腦是不可能的錯誤觀點。首先,弱智兒童雖然學習能力差,身心各方面存在缺陷,但是具有學習電腦的能力。通過以上事實也證明,弱智兒童學電腦是完全可行、可信的。其次,他們有掌握和使用現代化工具的權利。全社會要愛護、欣賞他們,為他們提供嘗試現代化工具的機會。我們應該以學生為本,注重他們的發展,愛護、欣賞他們,為他們今后能適應、融入信息化社會打下基礎。
案例學習成績提高了,給了我以下幾點啟示。首先,教育者自己要樹立信心,認識到對學習困難學生的教育是一項長期而艱巨的工作,所以要避免急躁,做好長期奮斗的思想準備,寬容地對待學習困難學生,并且信任他們。在教育中,要針對學習困難學生的特點,采用各種有效的方法和手段進行幫教,使學習困難學生獲得進步。其次,幫教應該從重新建立學習困難學生的自信心開始。判定一個學生有學習困難后,要找出他們學習困難的原因,也要發掘其閃光點,及時給予鼓勵,幫助他們重新建立對學習的自信心。最后,要為學習困難學生創造一個寬松、接納的學習氛圍。
其他案例分析也都帶給我不小的收獲和不同的感受,但由于時間倉促,我只是大略地瀏覽了一遍,沒能夠進行深入思考。今后,我會繼續研讀這本書,讓書中成功的經驗來指導我的工作,不斷提高自身業務能力和專業水平,更好地學生服務。
特殊教育書籍讀書心得_特殊教育書籍讀后感范文 篇3
暑假期間,我讀了《未來的幼兒教育、培育幸福生活的能力之根基》一書,它使我受到很大的感染。它向我們宣揚了很多關于保育的理論以及具體的行動方案。
杜威說過:“幼兒是太陽的中心。”是的,幼兒是國家的未來,他們擔負著建設祖國的重任。每個家庭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在這一階段比別人家的孩子強,并打著“不讓孩子輸在起跑線上”的口號,于是便把孩子送進了各種興趣班,逼迫他們學這學那,可是小小的頭腦哪能裝得下那么多的東西。是兒童的,作為大人們就應該守護他們的自然,讓幼兒過真正屬于幼兒的生活,不要作為長輩就進行威逼,要尊重孩子的意愿。
保育就是保護和培育發展中的生命。幼兒園不是小學,所以不應該向幼兒們灌輸系統的知識和技能,而是充分發展幼兒們的愛、信賴感、自立感、自信心等,應該以游戲為中心,讓幼兒園成為幼兒真正游戲的樂園。幼兒教育是一個人為自己的一生打基礎,就好像樹的根,根深才能葉茂。所以保育者應該用自己的言行感染幼兒,為幼兒創造一個良好的成長環境。
對幼兒進行不斷地訓練,培育出來的孩子是沒有光彩的。保育并不是讓保育者直接給孩子什么,而是要充分促進孩子自身的發展,放手讓孩子不斷地體驗生活,通過對一件事情的反復經驗,從中獲得自己思考、自己行動、自己負責的好習慣。有時,我看到鄰居家的小孩一不小心腦袋碰到桌子便大哭起來,大人便說:“桌子真壞,我打它。”長期以此來安慰孩子,顯然會影響孩子的成長。大人應該做的是讓孩子下次小心一點,讓孩子主動承擔責任。
個體和環境的互動稱之為經驗。不可否認,幼兒通過經驗得到成長,直接經驗是有限的,而人際關系和書本是最重要的間接經驗來源。努力培養幼兒與同伴良好的人際關系,因為同伴的價值觀比說教更有影響力。幼兒閱讀繪本是最開心的,《小威向前沖》、《是誰嗯嗯在我的頭上》、《大野狼》都是很好的繪本,它們可以豐富幼兒的內心世界,給幼兒留下無盡的遐想,繪本并不是要給幼兒帶來什么知識,而是讓幼兒獲得無比喜悅的體驗。
保育者應該很好的了解幼兒目前的狀態,并制定適合幼兒的目標,站在幼兒的角度,讓他們自由的、全身心的與環境、與同伴交往互動,在游戲中發展自己的語言、感性和表現,過適合幼兒的愉快生活,支持和幫助他們,引導幼兒從自身出發,朝更好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