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教育心得體會(通用3篇)
黨教育心得體會 篇1
我感覺到很高興能被推薦去上黨課。經過黨校培訓,我在思想上對中國共產黨有了比較全面系統地認識,并在內心樹立了共產主義信念。同時,我也意識到入黨條件之多,要求之高,發現自己身上尚有一些不足,距一個真正的共產黨員還有一定差距,但我相信通過自己的不斷努力,提高自身修養,是能給自己創造入黨條件的。今后,我會以實際行動來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首先,我談談學習期間對黨的進一步認識。要進一步認識中國共產黨,必須要對其性質有比較深入的理解。中國共產黨是中國工人階級的先鋒隊,同時是中國人民和中華民族的先鋒隊,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領導核心,代表中國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代表中國先進文化的發展方向,代表中國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這一性質注定了中國共產黨是一支無私奉獻的偉大的黨,奠定了其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根本宗旨,我們黨的思想建設、政治建設、組織建設和作風建設中始終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作為自己的行動指南,黨的思想路線是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系實際,實事求是,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黨的根本原則是民主集中制,實行群眾路線,一切為了群眾,一切依靠群眾,從群眾中來,到群眾中去。我們黨員嚴守黨的紀律,正確處理個人利益與黨的利益、人民的利益、集體的利益之間的關系。他們曾以其優良的傳統和作風領導人民開拓社會主義新局面,弘揚和展示了新時期共產黨員的風范。我對我們黨表示崇高的敬意,并由衷的熱愛黨,擁護黨。
在學習期間,我明白了每一名積極爭取入黨的同志首先要從思想上入黨,要從思想上樹立無產階級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樹立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信念,不惜犧牲一切,為實現共產主義而奮斗終身,并在實際行動中表現出來。這就是說絕對的端正入黨動機,認識入黨的內涵。因為只有端正入黨動機,才能做到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才能做到不謀私利,不搞特權,才能經得起黨和人民的考驗,才能真正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
現在,我談談上完黨課的感受。通過黨校培訓,我覺得自己以前很少想到入黨后應該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為此,我深感慚愧。以前對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只有膚淺、簡單的了解,未曾在實際中認真學習、體會,并在實踐中應用它,指導自己正確認識客觀世界。對此我感到非常遺憾,今后我一定會認真學習理論。黨始終如一為人民服務,大公無私的寶貴精神震撼人心。焦裕祿,孔繁森等克己奉公的形象激勵我時刻為他人著想。我知道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含義不在于做出什么驚天動地的大事,而在于日常工作中,一點一滴的奉獻,不求回報。正所謂,在平凡的工作中,做出不平凡的成績。
要成為一名合格的共產黨員確實不容易。我決心從以下幾方面提高自己,爭取早日成為一名共產黨員。首先,我要認真學習理論,學習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堅定共產主義信念,同一切不良現象,錯誤思想作斗爭,牢記黨的宗旨,為同學,為人民服務。其次,在生活、工作中,我要挑起重擔,起先鋒模范作用,正確處理好學習與工作,專業學習與全面素質提高的關系,努力掌握社會救助工作業務,成為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發揚艱苦樸素,勤儉節約的傳統美德。總之,我要自覺用黨員標準嚴格要求自己,堅持按照黨綱、黨章的規定行動,處處服從組織的決定,積極完成組織交給的任務。在實踐中鍛煉自己、改造自己、完善自己,不斷提高自己的政治理論修養、思想道德修養、政治法制修養、組織紀律修養、科學文化修養,不斷提高自己的綜合素質,使自己更進一步向黨組織靠攏。
這次黨校培訓對我個人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有著特殊重要的意義。他全面改善了我對黨的認識,端正了我的入黨動機,為我能入黨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希望黨組織和領導加強對我的培養、教育和考察。我要在黨的熔爐中鍛煉自己,爭取早日加入中國共產黨!
黨教育心得體會 篇2
為了更好的加強自身專業化的發展,在此期間,我認真閱讀和研究了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梁志深主編的《學前教育》一書。學前教育學是一門主要研究學前教育現象,揭示學前教育規律,提高從事學前教育學生專業素質,提高學前教育質量的學科。它可以幫助我們鞏固學前教育的基本知識和主要理論,掌握實用技能和學前教育的重要能力,這主要反映在以下幾個方面:建立一個正確的兒童和教育前景,認識到游戲的重要作用在兒童的成長和發展;進一步學習設計優秀的學前教育課程,能夠合理安排兒童節活動;正確認識幼兒教師的工作特點,掌握與家長溝通合作的形式和策略。結合我這幾年的工作,我對理論和實踐進行了深刻的反思。談談你對孩子的看法。
我教兩個班,所以我接觸的孩子都是3到6歲。通過我對孩子們的觀察,4歲的孩子比3歲的孩子更活躍。他們對周圍環境更加熟悉,可以積極積累經驗。他們不僅喜歡玩,而且會玩。他們可以自己和幾個孩子一起玩。他們可以在游戲中創造想法,玩把戲,獲得更多的樂趣。四歲的孩子有特定的形象思維,所以我們應該引導他們在活動中了解很多事情。四歲的孩子可以傾聽大人的要求,理解一些原因,完成大人布置的一些任務。有意的性行為開始發展。他們能夠有意識地集中注意力、記憶和想象。因此,我們應該注意引導孩子觀察他們周圍的生活,從而增加他們的知識和發展各種能力。
生活無處不在,生活無處不在,只要我們能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說,用鼻子聞,用心思考,生活就在我們身邊!例如,根據季節觀察周圍的事物,如:當春天來臨時,帶孩子去觀察大自然,談論春天的特點。草是綠的,花是紅的,冰雪是融的,嫩芽是發芽的,人們的衣服是穿的少了,孩子們在放風箏感覺春天的美麗和萬物不可阻擋的活力;觀察周圍環境的變化,比如家鄉新修的水泥路,街上新開的商店等等,談談我們的感受,這些變化如何給我們的。
黨教育心得體會 篇3
隨著社會的發展,小學生已進入獨生子女年代,學校學生的養成教育已成為不可忽視的新課題。現在的小學生辨別能力較差,模仿能力極強,一些社會上流傳過的臟話、痞話、以及不文明的行為,可以毫不顧忌地說,待人長幼不分。很多學生在家長溺愛下自理能力較差,在家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連作業寫完了,本子、書放在書包里都是家長代勞的。造成學生做事動作磨蹭,有始無終,丟三落四的壞習慣。面對現狀,學校要不斷提高養成教育的質量,僅靠單純的幾個制度是遠遠不夠的,關鍵是要讓社會、家長、學生從思想上認識到養成教育的重要性。以己之見,下面談幾點看法。
一、養成教育要從點滴抓起。古人曰:“勿以善小而不為,勿以惡小而為之。”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為習慣必須要求學生從點滴小事做起。為什么不少學生對《守則》、《規范》倒背如流,卻隨地吐痰、隨手亂扔紙屑;為什么許多學生在校內學雷鋒做好事,回到家里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因此,養成教育要達到“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地,需要從學生點滴的養成教育抓起。見到垃圾隨手撿起來,在校園內輕聲慢步地行走,見到老師主動行禮問好,上學衣帽整齊,佩戴好紅領巾……這些看似平平常常的小事,其實是實實在在的素質基礎,“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百尺高臺起于壘土”,所以養成教育必須從小從點滴抓起。
二、養成教育要抓好學生的行為訓練。養成教育要重視行為習慣的訓練,沒有訓練就沒有習慣,要抓好學生行為的訓練,首先要強調持之以恒,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養成一個良好的習慣非一日之功,需要長期抓,持之以恒,切不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因為“習慣成自然”是需要時間的,要持之以恒,要有耐性。有些教師對學生不良習慣矯正一次不成,二次仍收效不佳,便灰心無輒了。豈不知矯正一個壞習慣,養成一個好習慣的過程是痙的過程。堅持才能勝利,持久才有收獲。如學生做作業動作慢,坐姿不正,由于這個壞習慣不是一天、兩天養成的,你要一下子讓他改正,是不可能的,只有經過一段時間的訓練,不斷鼓勵,才能見效。
三、養成教育要廣泛動員社會和家庭,形成養成教育齊抓共管的格局。家庭是學生的第一所學校,父母是子女的第一任老師,家庭環境的優化對培養小學生文明行為習慣的養成起著重要作用。例如:我班很多家長反映:“孩子在家里不做作業,整天看電視,每天晚上不按時睡覺,學習用品到處扔……,希望老師嚴格教育。”難道家長把子女送到學校,就可以放手,一點責任也沒有嗎?《三字經》云:“子不教,父之過;教不嚴,師之惰。”家庭和學校是孩子生活和學習的主要場所,家庭的教育和學校的教育需要相互配合,缺一不可的。
總之,習慣的養成是一個長期的、反復的、不斷強化的過程,要抓住關鍵時期從點滴做起,家長和學校共同配合對學生的進行行為訓練,只有長期、反復、不斷的強化,加深烙印,習慣成自然,來促進學生從小養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行為規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