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心得體會1000字(精選3篇)
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心得體會1000字 篇1
當今社會充斥著各種誘惑,人的思想和觀念難免會受到金錢和利益的誘惑與侵蝕,作為受過高等教育的的大學生,這就更需要我們能夠擺正思想,堅定信念,樹立正確的人生觀與價值觀。
上周五,我校監理專業全體師生300余人聽取了四川大學知名教授劉丙乙的《法律,我們需要尊重》的法制教育講座。劉教授講述了一個又一個因為尊重法律而受到法律制裁的案例。20__年4月25日,復旦大學上海醫學院20__級碩士研究生黃洋中毒身亡,而涉嫌投毒的犯罪嫌疑人恰恰是被害人舍友林森浩。名校、投毒,這兩個元素組合起來的案件新聞迅速引發全社會關注,彭宇案,張君案,等這一系列大學生犯罪,既有社會原因,也有家庭和學校的原因。教育工作者在施教的過程中不應只重視智力教育,還應更重視人格教育、人生教育,還有道德、法律、是非方面的教育。
現代大學生是社會主義事業的建設者和接班人,提高大學生的法律意識,尤其是對在校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顯得尤其重要。而通過安全法制教育的學習正好為我們樹立良好而健康的觀念打下了堅實的基礎。抓好大學生法制教育,是民主法制建設的基礎性工作,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都寄希望于廣大的青年人。通過法制教育學習,我們認識到自己應該更加牢固樹立科學發展觀、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徹底找出自己思想、紀律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有效增強自我的法律意識,能夠做到面對誘惑不為之所動,嚴格規范自己的一言一行,做到自我約束。
生活上,能夠牢記“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的教導,用校規校紀嚴格約束自己,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反對拜金主義、享樂主義和極端個人,我們必須增長安全法律知識,增強安全法律意識,提高自我保護能力。在今后的學習及生活中,我增強安全法制教育實效,為構建和諧穩定校園作出積極的貢獻,大學生的法制意識以及安全防范意識必須不斷增強。提高學生的自覺性。養成遵章守紀的習慣。通過學習法律知識,我提高了學法、知法、懂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增強法律意識,履行義務,維護權益,增強依法辦事,用法律保護自己的能力。在遇到問題的時候,要通過正當的手段解決,不要感情沖動、擅自處理,以免造成終身遺憾;要珍惜聲譽,遵紀守法,做文明學生,為創建和諧文明校園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
任何一個社會的正常運行都需要社會調節機制來維持正常的秩序,道德和法律就是社會的兩大調節機制,兩者共同擔負著調節社會關系和穩定社會秩序的功能。作為一名當代大學生,我感覺到現代社會整體治安復雜化,各種社會問題集中出現,人們對社會及生活的不滿通過各種極端方法表現出來。就拿大學校園來說,每年因各種矛盾或糾紛而報復、跳樓、自殺的案例越來越多。但是,對步入大學校園的我們來說,我們應該做的是學會獨立面對社會,獨立生活,學習知識,增長技能,而一切的前提還是我們“健健康康”的活著,平安比什么都重要!今后的努力方向:一是始終堅持安全法制教育學習,不斷提醒自己作為一名合格大學生所要履行的職責,重點加強安全法制教育學習,在思想上筑起拒腐防變的堅固防線,警惕各種落后思想的侵蝕。二是要加強對詐騙、盜竊、搶劫、等安全問題的注意,汲取經驗教訓,時刻為自己敲響警鐘,進一步提高安全防范意識和自我防范能力。
生命屬于我們的只有一次,我們每個人都應該珍惜生命,自覺尊重法律,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心得體會1000字 篇2
交通事故已成為嚴重的社會問題,交通安全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關注。
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生活、工作節奏也愈來愈快,汽車成了人們的主要工具,它給我們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方便與快捷,在大家贊嘆社會進步、享受社會進步的同時,它也給我們帶來了災難!
一幕幕悲慘的畫面雖然只是在交通安全教育的宣傳片中看到的,但我們知道這一幕幕卻是真實地發生著,而且悲劇還繼續著。每天,這個世界上有多少人喪命于那無情的飛奔的車輪底下,有多少人因交通事故而失去自己寶貴的生命,有多少幸福美滿的家庭妻離子散,家破人亡呢?“交通安全”這是全世界真切呼吁的話題,這大多數的車禍卻都是由于肇事者無視交通法規而造成的。這一幕幕慘劇是可以避免的。
血淋淋的交通事故,永遠提醒著人們千萬不要忘記慘痛的教訓,千萬不能把生命當兒戲。短暫的一瞬間,肇事司機成千古恨,親人們沉浸在悲劇之中,呼喊毫無意義,最后剩下的只有一輩子的悔恨和淚水,生不如死的痛苦。
上帝是公平的也是吝嗇的,他只賜予每個人一次生命,所以我們必須珍惜。生活中交通安全與我們的關系是非常密切的,它就像我們的朋友。日日夜夜都守在我們的身邊,教育我們,勸戒我們。
火災帶來的危害,人人都懂,但在日常工作中卻往往被忽視,被麻痹,僥幸心理代替,往往要等到確實發生了事故,造成了損失,才會回過頭來警醒。這就是因為沒有把防范火災的工作放在第一位所導致的。而做好預防工作的要害就在于提高對這項工作的重視程度,在單位中,應該以消除火災隱患、提高防火意識為目的,不作口頭文章,以實際行動和措施來切實做好消防安全工作。
安全是企業的永恒課題,“安全為了生產、生產必須安全”,“水火無情、全員皆知”。消防安全事關企業的穩定和職工生命的安全,工作任重而道遠,我們只有把各項工作長抓不懈,,消除隱患以防為主,才能保持企業消防安全局面長期穩定。
學習了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與防火安全視頻后,我們的思想意識覺悟得到巨大的提高,對交通防火安全有了更為深刻到位的理解。我們終于深深地認識到交通防火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嚴格自覺地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是一個機動車駕駛員最基本的義務,也是保障國家、人民以及個人財產和生命安全的必要行為。
安全重于泰山,我們正直青春的大好年華,更應該珍惜生命,杜絕交通火災事故,把道路交通防火安全警示牢牢扎根于自己的思想意識中,樹立起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惟有這樣我們才能更好的奉獻社會,實現歷史賦予我們的使命,展現青春和生命的價值。
“防范勝于未然”,為此我今后一定要時刻緊記并嚴格遵守道路交通與防火安全法律法規的警示和要求,在思想上牢牢樹立安全駕駛與防火的'意識,一刻也不能松懈;在作風上堅定貫徹謹慎行車的要求,杜絕一切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同時我也要以身作則,引導和帶動周圍的人共同維護好道路交通與防火安全,切實為建設和諧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自己不會那么倒霉,交通安全事故不會找上我,稍微注意一點就行了,就因為自己的麻痹大意,造成了交通事故,參加了為期七天的道路交通安全教育學習。
通過學習了交通安全事故案例之后,一幕幕觸目驚心的事件和慘不忍睹的畫面在我的腦海徘徊久久揮之不去。這些事故無一例外都是因為忽視思想作風建設、忽略道路交通安全而引發的,事故的后果給國家和人民的生命財產造成無法彌補的重大損失。在學習道路交通安全警示的現場,我深刻體會到道路交通安全就存在于我們道路駕駛過程中的每一個細節里,稍有懈怠都有可能釀出惡果。
參加道路交通安全警示教育學習后,我認識到交通安全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以人為本,安全第一”,嚴格自覺地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是一個機動車駕駛員最基本的義務,也是保障國家、人民以及個人財產和生命安全的必要行為。
“防范勝于未然”,為此,我今后一定要時刻緊記并嚴格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規,在思想上牢牢樹立安全駕駛的意識,一刻也不能松懈;在作風上堅定貫徹謹慎行車的要求,杜絕一切不利于道路交通安全的行為。同時我也要以身作則,引導和帶動周圍的人共同維護好道路交通安全,切實為建設和諧社會奉獻自己的力量。
保證在今后的行車過程中,時刻保持高度警惕,克服麻痹思想,遵守交通規則,注意安全行駛。絕不酒后開車,不開“英雄車”。
大學生安全法制教育心得體會1000字 篇3
對青少年進行法制教育是一項社會系統工程,多年的實踐告訴我們,對中小學生進行法制教育務必遵循學生成長的規律,采取多種形式,分層實施才能提高教育效果,增強學生自我約束潛力。
(一)區分層次,繼續上好法制課。
要做到有計劃、有課時、有教師、有教材,并密切聯系學生思想實際,使學法、用法成為學生的自覺行動。實踐中,一是注意根據中小學生的身心特點和認識水平由淺入深地分階段、分層次施教。小學階段側重法律常識的啟蒙教育,使其初步了解一些與日常社會生活密切相關法律常識,從小養成遵紀守法的良好品德行為;初中階段重點學習與日常行為有關的重要法律法規,提高學生遵紀守法意識;高中階段主要學習法律基本理論和知識,幫忙學生樹立憲法的意識和依法享有公民權利、履行公民義務的觀念。同時,要按教學大綱和教材的要求,有計劃、有系統地對學生進行基本的法律常識教育,幫忙學生樹立法律意識和法律觀念,增強他們分辨是非的潛力,提高遵紀守法的自覺性。二是要把法制教育滲透到各學科教學中。要指導各學科教師在教學中結合本學科特點,有意識地滲透法律知識,使學生在學習科學文化知識的同時受到法制教育。在小學,結合思想品德課、社會課和語文等學科教學,滲透《義務教育法》、《國旗法》、《未成年人保護法》、《預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及《小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等知識;在中學,結合政治、歷史、地理等學科教學,滲透《憲法》、《刑法》、《治安管理處罰條例》、《娛樂場所管理條例》等知識。
(二)形式多樣,提高法制教育效果。
一是舉辦主題班隊會、模擬法庭、開展社會調查、知識競賽、社會實踐等活動,是校園開展法制教育的重要形式。我們要充分利用這些形式,透過宣傳法律故事,進行典型案例審理等,對學生進行生動直觀的教育,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增強教育效果。二是開展社區教育活動。要依靠居委會、村委會協助校園和家長做好所在區域學生假期的學習生活及教育活動,并協助家長做好監護工作,共同做好中小學生的思想道德和法制教育,個性是做好對“行為偏常”學生的幫教工作,努力切斷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源頭,確保學生不出問題。
(三)突出重點,提高法制教育針對性。
對青少年學生進行法制教育,除進行必要的法律知識教育,培養學生法制觀念外,十分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根據青少年的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對少數有不良行為以及有不良行為傾向的“問題學生”實施重點幫扶,預防和減少犯罪。一是要求各中學根據各自實際狀況,發動教師對全體學生家庭狀況進行調查,對父母雙方或一方外出打工的學生的校內外表現重點掌握,對有不良行為的學生,及時與家長聯系,互通信息,同時,校園領導、老師結對幫扶,防患于未然。二是做好后進學生的轉化工作,是預防和減少青少年學生違法犯罪的重要一環。學習后進的學生,往往思想品行、道德觀念、行為習慣也是后進的,我們要求校園加強領導,成立轉化后進生工作指導小組,排出轉化后進生工作計劃,排出后進生名單,分析后進生現狀、原因、家庭狀況、在校外交往人員,填寫后進生狀況登記表,確定負責幫教的教師。
總之,國民素質的提高,社會經濟文化的發展,民主與法制的推進,都寄期望于廣大青少年。我們要進一步加強青少年法制教育力度,與時俱進,開拓創新,共同托起明天的太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