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精選9篇)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1
《愛的`教育》主要介紹了恩里科的生活與學習。寫了發生在恩里科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的文章,及老師在課堂讀的“每月故事”。每張每節都把“愛”表現的精髓深入,淋漓盡致,大致國家,社會大我之愛,小至父母,師長,朋友的愛,處處扣人心弦,感人肺腑
這是一本日記體的小說,以一個學齡前男孩恩里克的眼光,從10月份4年級開學的第一天寫起,一直寫到第二年7月份。記載了小學生安利柯整整九個月的四年級生活。愛是整篇小說的主旨,就在最平實的字里行間,融入了種種人世間最偉大的愛:老師之愛、學生之愛、父母之愛、兒女之愛、同學之愛……每一種愛都不是驚天動地的,但卻感人肺腑、引人深思。整部小說以一個小學生最不染世俗的眼光審視著身邊的美與丑、善與惡。這里有讓安利柯深以為傲的好友卡隆的俠義之舉,有品學兼優的班長代洛西的助人為樂;也有華梯尼的虛榮狹隘,諾琵斯的傲慢無禮;還有樸實可愛的“小石匠”,堅強不息的克洛西……完全在用愛去感受生活中的點點滴滴。全書共100篇文章,包括發生在恩里克身邊各式各樣感人的小故事、父母姐姐在他日記本上寫的勸誡啟發性的文章,以及10則老師在課堂上宣讀的精彩的每月故事。
《愛的教育》是由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耗時近十年完成的偉大小說。作者于1846年10月31日生于意大利古利亞地區一個名叫奧奈季亞的小村鎮。他自幼酷愛學習和寫作,1868年發表處女作《軍營生活》,并由此出名。1886年,《愛的教育》出版,使他的創作生涯達到頂峰。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2
當我讀完《愛的教育》這本書時,我情不自禁得想起了這樣一首歌《讓世界充滿愛》,正如詞中所說我們共歡樂,我們共忍受,我們懷著同樣的期待,我們共風雨,我們共追求,我們珍存同一樣的愛。是呀,我們身邊的確有許多的愛,有親人的愛,有朋友給的愛,雖然多,但是我們卻不以為然。
《堅持正義的卡隆》是說卡隆見自己的好朋友奈利經常被人欺負,心里不是滋味,對大家說:誰要再欺負奈利,我就對他不客氣!弗朗蒂不相信,就打了他。卡隆十分惱怒,將弗朗蒂打得頭昏眼花。這不就是愛的力量嗎?
《珍貴的禮物》是說卡洛斐因為不小心打傷了一位同樓的老人親自登門道歉,還將他看得像生命一樣珍貴的東西送給了老人。這就是愛的力量。
我們身邊也有許許多多的愛。記得去年汶川大地震,有一個男孩兒,當消防兵要救他時,他說:現就我身邊的同學吧!這不是愛的力量嗎?
愛,是人的一種本能。它是使人幸福的秘訣,如果人沒有愛,那么,人的一生將會變得窮、苦、累如果人人都獻出一點愛,世界將變成美好的人間。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3
《愛的教育》,我是一口氣讀完的,雖然我沒有流淚,可是我認為這是一本洗滌心靈的書籍。吸引我的,似乎并不是其文學價值有多高,而在于那平凡而細膩的筆觸中體現出來的近乎完美的親子之愛,師生之情,朋友之誼,鄉國之戀這部處處洋溢著愛的小說所蘊涵散發出的那種深厚,濃郁的情感力量,真的很偉大。《愛的教育》在訴說崇高純真的人性之愛就是一種最為真誠的教育,而教育使愛在升華。雖然,每個人的人生閱歷不同,但是你會從《愛的教育》中,體會到曾經經歷過的那些類似的情感,可我們對此的態度行為可能不同。它讓我感動的同時也引發了我對于愛的一些思索。
愛,像空氣,每天在我們身邊,因其無影無形常常會被我們所忽略,可是我們的生活不能缺少它,其實他的意義已經融入生命。就如父母的愛,恩里科有本與父母共同讀寫的日記,而現在很多學生的日記上還掛著一把小鎖。最簡單的東西卻最容易忽略,正如這博大的愛中深沉的親子之愛,很多人都無法感受到。愛之所以偉大,是因為它不僅僅對個人而言,更是以整個民族為榮的尊嚴與情緒。《愛的教育》一書中描寫了一群充滿活力,積極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己的祖國意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這里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老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
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熏陶,同樣讓我這個外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面對我們的教育,愛應該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愛是一次沒有盡頭的旅行,一路上邊走邊看,就會很輕松,每天也會有因對新東西的感悟,學習而充實起來。于是,就想繼續走下去,甚至投入熱情,不在乎它將持續多久。這時候,這種情懷已升華為一種愛,一種對于生活的愛。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4
愛,它無處不在,但是你看不見,也摸不著,所以總是被人們忽略。《愛的教育》這本讀物,甚至比家長與老師教導的語言更令人印象深刻。它所飽含的教益、慰藉和激蕩的情趣讓我不止一次落下感動的眼淚,也許這就是它的魅力所在吧……
這本書采用日記的形式,以一個四年級的孩子——安利柯的眼光和口吻,向人們講述了一個個感人至深的小故事,故事中有正直善良的卡隆、品學兼優的德羅西、堅忍勤奮的斯代地、可愛懂事的波列科西……他們帶給了安利柯最真摯的友誼、最美好的回憶。當然,還有慈愛的父母、令人尊敬的老師,他們給予了安利柯最無私的疼愛,教會他寬容與理解。
每次讓我最感動的就是書中的每月故事,它以一個簡單完整卻很感人的小故事對家國情懷做了最好的詮釋,感動人心。
這本書,我讀了很多遍,不同的時間讀,效果有很大變化。很小的時候讀,并不是很仔細,所以沒有真正被書中人物的品質而打動。等到現在這個年紀,十一二歲再讀,才真正從中體會到了愛國、善良、勇敢、寬大、無私、博愛……
我想,在現在這個社會,愛祖國,愛社會,愛學校,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社會上一切需要愛護的人,應成為我們每個學生的目標。我們依然要得,智,體全面發展,做個新時代的好少年。
心存美麗,溫暖就會圍繞你;心存他人,真情就會回報你;心存希望,幸福就會降臨你;心存夢想,機遇就會籠罩你;心存堅持,快樂就會常伴你;心存真誠,平安就會跟隨你;心存善念,陽光就會照耀你;心存感恩,愉悅就會陪伴你。讓我們用愛去喚醒人類的真實情感,去尋找心底的那一片花海,去探索心靈的芬芳。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5
父親對恩里科講述了學習是一件辛苦的事,但是世界上還有很多人都在學習,他們來自不同的職業,以不同的方式在學習。聾啞人和失明的孩子也在刻苦學習,也很盼望有一所學校給予他們知識。
全世界,從英國到印度,從加拿大到澳大利亞,成千上萬的人都在學習。就像恩里科父親說的,我們是一名士兵,書本就是我們的武器,班級就是我們的連隊,學校就是我們的戰場。把學習比作戰斗,與全世界戰斗,要成為一名優秀的士兵。不管是軍人還是其他人,都應該接受知識的洗禮,知識能改變人生。
我們的學習生活與書中差不多,我們的目標不是超越一個同桌,一個班級,而是整個世界。如果我們停止學習,那么其他同學自然會超越我們。學習很重要,學習靠自己,學習是一件快樂的事。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6
愛”是我們嘴邊常常提起的字眼,但卻常常被我們忽略。直到看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我才深深的體會到母子之愛、師生之情、同學之誼。我才發現“愛”其實隱藏在生活中平凡的小事里,溫暖而深刻。
母子之愛
在《尋母記》中,一個十三歲的男孩—馬可,只身一人,不遠千里去美洲尋找自己的母親。他航行了二十七天才到達美洲,然而他的媽媽搬走了。馬可經歷多個地方,戰勝傷心和恐懼,終于找到了他的母親。但是他的母親得了重病,幸虧馬可的到來才給她活下去的勇氣。要不是馬可和母親之間深深的愛,馬可不能戰勝那么多困難,母親也不能戰勝病魔。
師生之情
一個無私奉獻的女老師去世了,因為她拼命工作,不愿離開孩子們,直到生命的最后一天。不禁讓我想起我的老師,她也同樣為我們操勞,付出了青春。
同學之誼
沃地尼很嫉妒德羅西,因為德羅西的分數一直全班第一。后來,班里同學想把“嫉妒之蛇”送給沃地尼,德羅西卻幫他化解了危機。我明白了做人要寬容,要學會互相幫助,珍惜同學之間的情誼。
我們要將《愛的教育》中的“愛”匯入到生活這片大海洋中,創造更多“愛”的浪花。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7
在讀了《愛的教育》這本書后,我深有感觸。這本書主要講了一個小學生的日記,其中還有他的家人給他的信。所有內容都告訴我們,要心中充滿愛,做一個有禮貌、懂禮儀、講文明、懂得感恩的人。
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對每一個幫助過你的人心懷感激,報以微笑,當他也遇到困難時,真誠地去幫助他。
我覺得,我們首先要感謝父母,是他們養育了我們,為我們遮擋一切風雨,保護著稚嫩的我們,是我們健康成長。父母為了我們,操碎了心,。我們有一點點不舒服,他們都會關心地問,深怕我們有任何閃失。父母,使我們第一個要感謝的人。
我們還應該感謝老師。老師每天為我們辛勤的教書,講解知識,卻無怨無悔;老師每天在一方講臺上,默默耕耘,卻不求回報。老師為了我們,耗盡心血,“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如果沒有老師,就沒有我們滿分的成績;如果沒有老師,我們就不會懂得這么多知識。老師那么平凡,卻又那么偉大。我們也要感謝老師。
身邊還有許多需要我們去感謝的人,感恩別人并不難,別人勞累時,給他一張椅子;別人傷心時,好心地安慰他;別人摔倒時,主動去扶起……我們要知恩圖報,而不是忘恩負義,心中充滿愛,懂得感恩,世界就會更美好!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8
在老師的推存下,我又認真讀完了《愛的教育》,這本書是意大利作家亞米契斯寫的,主人公是安利柯,講了安利柯的學習經歷和生活故事。
每個故事都不是很長,但讀完總是能感動我。這次去聽老師的講課,我更是明白了每個故事里隱藏的愛與溫暖。“愛”,一個多么閃亮,多么令人鐘愛的字眼。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讀后感·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順利成長。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人物是洛貝蒂,在讀到洛貝蒂救小孩那一章時,我也揪緊了心,在那緊張的時刻,是洛貝蒂沖了出去,可一輛車從他的腳上軋了過去,大家都為之擔心、著急,我也隨之著急、擔心,更被他那種舍已救人的行為所感動。還有許許多多的人物,卡隆、小石匠,他們都有著金子般的心,他們的勇敢、善良、寬容,都值得我去學習。
讀一本書,一遍往往不夠,特別是《愛的教育》這樣的書,我覺得我還會再去讀一遍,再一次走進故事,親近一個個小伙伴。
小學生《愛的教育》推薦閱讀體會 篇9
《愛的教育》這本書是一部流傳世界各地的著作,它是以一個小孩的日記方式來寫的,雖然每篇的篇幅不長,但都有一個感人的故事。“愛”,一個多么閃亮,多么令人鐘愛的字眼。人們追求愛,也希望能擁有愛,愛能使人與人之間變得更加美好。我們要完全的擁有它,就必須去充實它,讓我們攜手,共創出人世間最美好的愛。這本書里也正是想表達這一點。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安利柯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我覺得安利柯是個孝順的孩子,也是個善良的孩子。他天真、活潑、好動,我發現,在他生活的周遭有許多關懷他的好朋友,時常鼓勵他,安慰他,所以他才可以順利成長。
在這本書里我最喜歡的是《賣炭者與紳士》還有《俠義的行為》這兩節。前一節寫了一個父親對他兒子諾皮斯的愛,諾皮斯罵培諦的父親是個“叫花子”,諾皮斯的父親知道后,非要諾皮斯向培諦和他父親道歉,雖然培諦的父親一再拒絕,可諾皮斯的父親還是堅持要讓諾皮斯道歉。從這里可以知道,諾皮斯的父親是一個多么正直的人啊,他用他的愛來熏陶他的兒子,讓他的兒子也變成一個關心別人,不取笑他人的人。
后一節寫的是一個墨盒砸到老師的事件,原因是克洛西被人凌辱,最后忍受不了了,就拿起墨盒向那些人扔去,沒想到扔到了剛從門外進來的老師,最后卡隆要幫他頂罪,但老師知道不是他,并沒給他處罰,而是讓肇事者站起來,克洛西哭著站起來,老師聽他講完事實后把那些人抓了起來,但卡隆跟老師說了些話,老師就不處罰他們了。這里就表現了卡隆關心他人的一種高尚的精神,并且得饒人過且饒人,是個寬容、心靈美的男孩。 我很欽佩他,也一定要努力向他學習。
我看這本書,體會到同學之間的關愛和照顧,我也從中知道老師對同學的關愛和教導。這讓我想起我的老師們,她們漂亮,對我們很好,就像安利柯的班導師一樣的慈祥、溫柔、用心的在教導我們,關心我們!讀到這些,我非常的受感動。讀這些故事真是讓自己受益匪淺,我想我們也應該以身作則,在學校、家庭中學習這種關愛他人,用自己的愛心來熏陶別人,讓愛在人們心中永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