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教育方面的心得體會(通用3篇)
關于教育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1
關于教育方面的心得體會,我感慨頗多。今天簡單談一下我對青少年教育的心得體會。
學校教育對青少年來說極為重要。在學校里,青少年可以獲取各方面的科學知識,不僅對自己有益,而且將來可以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但很多學校更重視學生的各科成績,而非全面發展。他們培養出來的人才往往在考試中無往而不利,但在社會實踐中卻不盡人意。一個比較諷刺的實例就是高中物理成績優秀的理科生,居然不懂簡單的電路檢修。國家需要的是能辦實事的人才,而非埋首舊紙堆中的"書呆子"。所以,我認為,青少年在學校接受全面發展的素質教育極其重要。
家庭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很關鍵。父母應當用自己的言行,給青少年們灌輸做人做事的道理。但現實生活中,父母為生計而奔波。對子女的教育,也就疏忽了。因而他們選擇用物質和感情上的溺愛作為對子女們的補償。這種環境中成長的青少年,自幼養尊處優,在社會中很容易成為高傲、自私的人。還有的因嬌生慣養不懂如何適應社會,在社會上遭受各種挫折之后,很容易退縮或走上極端。這是所有父母都應當關注的問題。
社會教育對青少年的成長也有一定的影響。我們應當構建良好的社會氛圍,讓青少年沐浴在和諧美好的大環境之中,為國家多謀福利。某些社會問題,很明顯影響了青少年心理的健康成長。如比較典型的大眾話題"老人馬路上跌倒,我們應不應當去攙扶",這不僅對青少年,而且對社會中的大多數人,都會產生不利的影響,導致社會公德淪喪。
司法教育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也越發重要。青少年血氣方剛,有時受某些暴力思想的影響很容易產生打架斗毆的舉動,甚至情節更加嚴重。青少年好奇心強,喜歡挑戰新事物,這也是不少人走上吸毒販毒道路的原因之一。
對于青少年的教育,各個部門應當聯起手來,共同為他們鑄造一個有益于他們身心發展的環境。這便是我對青少年教育的一些心得體會。
關于教育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2
黨的十八大報告,把教育放在改善民生和加強社會建設之首,提出要“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的目標任務,為未來我國教育事業的改革發展指明了方向。
全面貫徹黨的教育方針,堅持教育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為人民服務,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
黨的十八大報告提出,把立德樹人作為教育的根本任務,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學校是青年學生集中的地方,是培養人才的園地。各級各類學校要站在對黨和國家的前途命運負責的高度,切實做好青年學生的培養工作。
我們黨歷來關心青年學生、愛護青年學生,重視青少年特別是大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黨的__大以來的10年間,始終堅持“德育為先”的育人方針,提出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明確任務,學校德育工作取得了突出的成效。
深入學習黨的十八大報告,我們必須充分認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對于學校德育工作的價值和意義,不斷改革創新,加強學校德育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是學校德育工作的本質所在和內涵之義,而學校德育工作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建設的重要路徑和基本要求。我們要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引領德育工作,做好德育工作。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內容高度凝練了學校德育的靈魂、主題、精髓和基礎,我們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情況、大學生的思想情況,尋求新形勢下高校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模式以及新渠道,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為指導,增強德育工作的創新能力和影響力,提高德育工作的親和力和向心力。 學校特別是高等學校,要充分發揮自身獨特優勢,成為向全社會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生力軍。要依托高校人才薈萃和學科門類齊全的優勢,深化對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的研究,加強理論創新,促進文化繁榮,引領社會進步潮流,形成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內核、積極向上的思想文化,把文化的傳承、創新、交流統一起來,增強我國文化的軟實力和中華文化的國際影響力、積極推動人類文明進步,肩負起引導人類文明進步的神圣使命。 教育公平是社會公平的基礎,在近年來不斷深入的教育改革與探索中,社會關注最多、反映最強烈的教育問題就是“教育公平”、“教育均衡”和教育的規范化管理等問題。只有大力促進教育公平,讓每個孩子都能成為有用之才,真正解決了這些人民普遍關注的問題,才能使教育真正達到人民滿意的程度。有了人民滿意的教育,中國才會有最堅實、最廣大、最合理、最有發展空間的人力資源基礎,而在此基礎上形成的人才群體、創新實力、和諧社會等,都將具有強大競爭力和永續發展動力。
關于教育方面的心得體會 篇3
關于教育,我倒是有些心得體會,想與大家分享一下。
前幾日,與6歲的小堂弟聊天時,他糾正了我用詞的一個錯誤。他說狗的量詞是“只”,而我卻說成了“個”。看他認真的樣子,我戲弄他道:“說成一條狗不可以嗎?” 他正色道:“不可以,老師說過,狗只能按‘只’,其他的說法都是錯誤的。”他的話,讓我陷入了沉思。
我素來認為,同一個問題,可以有很多答案。以《道德經》為例,歷代名家對這部經典都有注解。但我們不能認為,《道德經》只有一種詮釋是正確的,其他的觀點都是錯誤的。正所謂“仁者見仁,智者見智”。李耳并未對這部書作注,也即文章的本意已不可尋,我們只有根據文章內容及老聃生平來分析這部書,得出自己的心得體會。這就是所謂的“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學校教育中某些根深蒂固的陳舊觀念,仍然禁錮著學生們的思想。
我國的教育部門早已提出了“素質教育,全面發展”的教育方針。不過,國內大多數學校采取的仍然是“應試教育”。也許學校的領導們認為如此可以提高升學率,這樣才會有更多的生源,學校才會興旺不衰。這種現象如同中國的盜版書一樣,很難完全杜絕,畢竟有很大的經濟利益在驅使著。在這種教育理念下,學子們開始為了考分而廢寢忘食,發奮圖強,向著不太正確的路線前進著。
這種現象的確應當迅速改善,不然于國于民無益。青少年,是祖國未來的中流砥柱,絕不能被如此毒害。我們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注重因材施教,善于幫助學生們培養他們對科學的熱愛與興趣。鍛煉他們的創造力,培養他們的創新精神。讓他們學有所長,立志在自己擅長或熱愛的領域里奮斗一生。這樣,他們才能為國家和人民謀取更大的福祉。這便是我對學校教育的一點心得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