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關教育公平的規范范文3篇
一、嚴格執行政策,確保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應免盡免
20xx年以來,我們認真貫徹落實國務院、省政府關于城鄉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會議精神,通過廣泛宣傳,精心組織,力求將這一惠及廣大城鄉學生的好事做好,實事做實。去年8月份,市政府專門出臺了全市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免收學雜費實施辦法。今年2月12日,根據省里的統一要求和市委五屆二次全會、市人大五屆五次會議精神,我們與市財政部門就20xx年春學期城鄉全面免收學雜費工作,聯合下發了《關于全市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工作有關問題的通知》。2月26日,春節后上班的第二天,市政府專門召開了全市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暨治理教育亂收費工作會議,對全市義務教育階段學校免收學雜費和治理教育亂收費等工作作出專題部署,各縣(市、區)常務縣(市、區)長、分管教育的縣(市、區)長以及教育、財政、物價、監察等部門的主要負責人以及市直各學校(含民辦學校)、幼兒園的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約150人出席了會議。3月2日正值春學期開學時,我們又與市物價、財政部門聯合轉發了《省教育廳、省物價局、省財政廳關于進一步規范農村義務教育階段學校收費工作的通知》。由于我市各級領導和相關部門高度重視,全市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和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的各項工作進展較為順利,各級教育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學校都能認真按照中央和省、市確定的免學雜費政策的范圍和對象,嚴格把關,逐一核實,切實做到“免費對象一個不漏、免費項目一個不缺、公用經費一分不降”,確保不留空白,不留死角,使所有義務教育階段學生都能享受免學雜費政策,都能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
為保證各項政策落實到位,我們多次與市物價、財政等部門組成聯合督查組,對全市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去年9月,根據《江蘇省教育廳、江蘇省財政廳、江蘇省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團關于開展全省農村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工作專項督查的通知》要求,我們與市財政局、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導室聯合組織了3個聯合督查組,對全市9個縣(市、區)的56所學校農村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今年9月1日秋學期開學的第一天,市政府分管領導帶領我局領導專門到有關縣(市、區)和鄉鎮,檢查了解義務教育階段免收學雜費和經費保障的情況。8月26日-28日,按照省教育廳和財政廳《關于開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專項檢查的通知》要求,我們與市財政局、監察局等部門聯合組成了三個小組,對全市9個縣(市、區)開展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工作進行了專項督查,并就督查中發現的問題提出了整改要求。從目前了解的情況看,今年全市農村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政策和經費保障機制是落實到位的。
各縣(市、區)對農村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工作高度重視,補助經費基本按時到位,預算內安排的生均公用經費按計劃足額撥付,省政府免費課本也已全部發放到學生手中,貧困學生得到了及時幫扶。民辦學校義務教育階段學生和進城務工農民工子女也同樣享受到了免收學雜費待遇,20xx年我市義務教育免收學雜費共需經費19617.9萬元,其中省補經費13518萬元。按照省定公用經費最低基準定額,需要縣(市、區)財政配套6099.9萬元,各縣(市、區)財政都將這部分經費全額納入當年本級財政預算。截止10月底,全市已撥付了14914.94萬元,占全年總額的76.03,確保了免收學雜費后學校的正常運轉。
二、加大扶貧助學力度,全面做好“一免一補”工作
為了保證全市沒有一個學生因家庭困難而失學、輟學,20xx年市政府印發了《關于逐步建立扶貧助學長效機制的實施意見》,對全市持證的低保對象和特困職工,其子女就讀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分別不同情況享受“一免一補”和“全免”的減免政策。為保證貧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九年制義務教育,我們繼續做好農村貧困家庭子女的“一免一補”工作,即免收課本費,是住宿生的每生每年給予300元的生活補助費,學校同時相應減免家庭經濟困難學生的住宿費。屬于孤兒的,實行免費教育。20xx年全市農村義務教育已發放免費課本21.49萬套,折合人民幣1948.07萬元。全市共補助農村貧困家庭子女中的寄宿生5330人,補助金額達160萬元。各地黨委政府還采取社會捐助、對口幫扶等一系列措施資助貧困學生,保證了全市城鄉所有家庭經濟困難的學生都能安心接受義務教育。春節前,我局還組織對響水縣雙港鎮農村學校、大豐市西團鎮第二中心小學、市明達中學等學校的貧困學生進行了資助,確保了全市城鄉每一個家庭經濟困難學生都能安心接受義務教育。
在做好義務教育階段“一免一補”工作的同時,我們還對非義務教育階段的貧困家庭子女提供資助。一是確保每個考上大學的學生不因貧失學。凡持有民政部門頒發的《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救濟證》、《特困職工證》和《農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金救濟證》(都必須在有效期內)的家庭子女考上國家承認學歷的全日制普通高校的大學生,由市、縣(市、區)兩級財政分別給予一次性生活補助費各1000元,受資助的大學生憑錄取學校通知書和市、縣(市、區)招辦的錄取證明并提供錄取學校的銀行賬號,由市、縣(市、區)教育局紅十字會負責資助對象的審核,并直接將20xx元生活補助費匯入所考取的學校。二是對城市、農村持證的低保對象或特困職工的子女以及孤兒、革命烈士子女在公辦的幼兒園、普通高中、職業中學、中等專業學校、技工學校就讀的,學費按照國家和省規定的公費生收費標準減免50以上或酌情全免(其中已享受職教助學金的學生不再重復享受)。三是對因突發事故造成家庭經濟嚴重困難的,其子女就讀公辦非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的,我們要求所在學校視情況給予一定的資助。
三、多方籌措資金,扎實推進職教助學工作
為了讓更多的貧困家庭子女順利接受中等職業教育,有更多更好的機會學習職業技能,我市根據全省統一部署,認真做好職教助學工作,使農村家庭經濟困難子女能得到及時救助,并順利完成學業。在實施職教助學。
有關教育公平的規范范文篇三
在近一個月的遠程培訓中,我較系統地了解了《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的主要內容。通過學習《國家中長期教育改革與發展規劃綱要》,對教育的改革與發展規劃有了新的認識,感受頗多,其中感受最深的是:“育人為本,改革創新,促進公平,提高質量”的工作方針。把育人為本作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是以學生為主體,以教師為主導,充分發揮學生的主動性,把促進學生成長成才作為學校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關心每個學生,促進每個學生主動地、生動活潑地發展。尊重教育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為每個學生提供適合的教育,培養造就數以億計的高素質撈動者、數以千萬計的專門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創新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