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新農村典型經驗材料
發揮戰斗堡壘作用促進新村經濟發展
新和堡村位于縣城南3公里處,錯落有致的磚瓦房,整齊寬闊的水泥路,現代化的廣場,描繪出一幅新農村景象。這就是陽高縣委、縣政府XX年實施移民搬遷成立的行政村,共安置8鄉鎮27村1200口人。
陽高縣委、縣政府堅持以新農村建設統領“三農”工作全局,圍繞打造一流的生態型社會主義新農村的目標,按照“政府引導、部門配合”的原則,堅持以人為本,因地制宜,加大投入,強勢推進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新和堡移民新村在建設上始終堅持一手抓規劃,一手抓新農村建設,把村里基礎設施建設做為新農村建設的切入點,投資370萬元,硬化街內道路12公里,建公共廁所一處,村委會1處,門市46間,廣場2處,新打機井1眼,配套井房1間,鋪設自來水管道10公里,安裝160kva變臺一座,架設高低線路6.5公里。
在移民新村建成之后,及時成立了村“兩委”班子,以黨員為標桿,圍繞高效產業,從種、養、勞務輸出三方面發展新村的后續產業,保證移民“搬得下、穩得住、能致富”。
從2011年以來在村“兩委”班子的帶領下,全體村民團結一致,心往一處想,勁往一處使,在短短的一年內已建豬圈240個,發展種豬500頭,育肥豬頭,建竹竿拱型大棚350棟,發展萬壽菊300畝,勞務輸出300人,2011年人均純收入達到2540元。這些成績的取得,離不開縣委、縣政府對移民的支持,離不開村“兩委”班子成員的共同努力,離不開黨的富民政策的扶持,主要做法如下:
一、組建強硬的新村“兩委”班子
新村的發展離不開強硬的“兩委”班子,村“兩委”班子是黨在農村各項路線、方針、政策的貫徹者和執行者,是黨聯系基層群眾的紐帶。新村“兩委”班子是由搬遷戶中品行好、有能力、有文化、有創新、有干勁、有經驗的勞動能手、科技明白人組建起來的,同時班子主要領導都是多年來在舊村工作,具備豐富的農村工作經驗,具備很強的處理農村復雜問題能力,具備濃厚的群眾基礎。組建的新“兩委”班子有堅強的素質和戰斗力。
二、加強新村“兩委“班子自身建設
按照高標準“兩委”班子的要求,全面加強自身建設,通過成立組織、完善制度、加強學習、提高素質,組建了一支公正、廉潔、務實,團結、奮進、群眾信賴的“兩委”班子。在具體工作中,“兩委”班子成員全面踐行“”重要思想,一做政治上的“明白人”,堅決同鎮黨委保持一致,妥善處理干群關系,維護農村穩定;二做解放思路的“引路人”,帶頭樹立市場觀念、科技人才觀念、開拓創新觀念和實干苦干觀念,引導農民更新觀念,適應農村發展的需要;三做服務群眾的“貼心人”,通過深入開展“黨員三結合”、“黨員一對一聯系進步分子”、“雙培富民”工程,帶領農民闖市場、爭當排頭兵,為農民解決實際困難;四做富民興村的帶頭人,樹立與時俱進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以產業為依托,以市場為導向,不斷加大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力度,促進農村經濟快速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