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技術局科技興農14年工作總結2015年計劃
、統一價格、統一質量、統一服務、統一管理的要求,加強農資質量監管及宣傳培訓力度,建設縣、鄉鎮及農村三級聯動的新型農資連鎖網絡體系,使農民得到真正的實惠。紅太陽集團已組建南京農技農資紅太陽連鎖總店、鄉鎮連鎖中心店以及村鄉便利店,在高淳縣網絡服務面積達85%。通過一年來的實施,“南京市星火110科技信息共享與服務平臺建設”項目列入到科技部農村信息化促進專項,正在籌建集信息采集、處理、傳播、應用一體化、覆蓋南京市各區縣的星火110農技服務聲訊庫。 “種業行動計劃”實施情況良好,今年已完成主栽農作物良種覆蓋率達到95%,良種在農業增產增收中心貢獻份額提高了1-2個百分點,全市農作物種子產值達9億元。通過“科技進村入戶行動計劃”的實施,今年已培育2100個農業科技示范戶,輻射帶動約4萬農戶,在全市62個村引進新品種及其相關配套技術40項。(二)實施國家重大科技專項,促進農業龍頭企業技術創新
積極承擔國家重大科技專項,是進一步強化我市農業龍頭企業核心
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南京市承擔的 “傳統肉制品現代化加工技術及產業化示范”、“南方農區奶業現代化生產技術集成與產業化示范” “以蘇果超市為平臺,實施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綜合應用示范工程”等3個國家科技計劃重大專項,日前全部通過國家科技部驗收,同時奶業集團項目示范區以及蘇果超市平臺示范區榮獲“全國食品安全示范區”和“國家奶業專項示范區”兩個“雙第一”。專項集成凝煉了具有區域特色的標志性成果,促進了我市農業龍頭企業的技術創新,示范帶動了周邊地區農民增收致富。奶業集團制定了2項地方標準和12項企業標準,建立了“南方農區環保型規模奶牛場高效飼養管理體系建設”、“奶牛熱應激機理與綜合控制”和“奶牛乳房炎綜合防控技術體系”。項目帶動了項目區及周邊地區農民增收致富。通過推選奶牛養殖技術和規模化、標準化養殖模式,奶牛飼養量從12.75萬頭增加到21.42萬頭,成年奶牛單產由520公斤增加到家4783公斤,人均飼養奶牛數由6-8頭提高到20頭,增加直接產值11.62億元,帶動5000多農民飼養奶牛,增收2.5億萬。通過“以蘇果超市為平臺,實施食品安全關鍵技術綜合應用示范工程”專項的實施,在我市形成了“基地-超市”、“基地-批發市場-超市”和“基地-加工企業-超市”三條安全食品供應鏈,構建了食品安全的雙向全程監控管理體系和技術體系。制定和應用了大米、雞蛋等八大類示范產品行業或企業標準;建成并投入使用蘇果食品安全信息中心;研究明確了葉菜類蔬菜和稻米中農藥的累積形成和消解去除規律;建立了生產基地的環境質量監控預警和保護方案等。建立了優質安全八大類示范產品供應鏈及開放式保障供應體系。專項的實施形成多項成果、專利和標準,獲得省、部級成果獎勵6項,開發食品安全雙向全程監控和市場管理信息化軟件3套,創建綠色、無公害食品品牌21個。雨潤集團承擔的傳統畜禽肉制品加工關鍵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平。完成傳統畜禽肉制品、中式低溫肉制品新產品的規范化、標準化的生產工藝規程和新產品技術標準的制定。研究、制定并實施了板鴨及其它中式低溫肉制品現代化生產的haccp質量保證技術體系。高真空度滾揉機和烘房干燥關鍵設備已應用于生產;完成了大型食品產業集團erp系統。
(三)推進現代農業科技園建設,提升農業現代化水平
南京現代農業科技園核心區建設穩步推進,實施了一批包括農業科研、展示、交易等內容的重大項目。一批如農業品種與品質安全技術服務平臺等農業工程服務設施投入運行,植物展覽溫室基礎工程建設項目已框架封頂。農業生物高新技術創業中心于去年9月開始運營,吸引了生物有機肥、生物保健品、科技種子、家禽加工、獸藥等生物科技型企業等11家單位入駐,注冊資本金總額達1162萬元。專業園區的規劃與布局調整工作在各園區順利進行。高淳椏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