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工設備維修技術工作總結(精選3篇)
電工設備維修技術工作總結 篇1
一、作為一名合格電工,在作業前首先要保證自己的精神狀態良好,只有在精神良好的情況下才能安全的完成電工作業,在日常工作中可能會出現倒閘、停送電,甚至設備電線連接時出現精神恍惚等,假如精神狀態不好,極有可能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二、作為一名精明的電工,每次作業時要保證雙崗作業,當自己作業出現意外時,能夠及時的得到幫助,假如在單崗作業中出現了意外,那么面臨的將是無助和絕望。
三、“電”是令人生畏的東西,作為電工克制它的武器就是扎實的基礎知識和電工作業中的齊全完好的絕緣用品,勞保齊全是所有工種“手指口述”的第一條,我感覺這條對電工最為重要,尤其是在進行高壓作業的時候一定不能偷懶,為保證自己的生命安全,把絕緣用品佩戴好。
四、作為電工,要養成做任何操作是都先驗電的習慣,例如:在作業中碰到一個裸露的線頭,作為其他工種的人可能會拿手摸摸帶不帶電,我想這是非常危險的舉動,作為電工看到這種情況必須拿出驗電筆試試有沒有電,然后用絕緣膠帶包好。
五、“地線”是電工在接設備線時最容易忽視的一條線,尤其是臨時用設備,例如:砂輪機、電焊機、打壓機等,作為一名有責任的電工,一定要把這條“生命之線”接好,因為用這些設備的人不是電工,他們可能缺少必要的電工知識,當出現漏電意外時,這條線就變成了名副其實的“救命線”。
六、作為一名電工,必須將安全操作規程作為自己的行為指南,規范自己的行為。嚴禁在設備運行的情況下檢修設備。比如:在倒閘作業中,要事先通知信號卷揚工,暫時停車,等倒閘作業完成后,再行動車,卷揚可以避免在倒閘時出現意外急停。
七、監護人不監護,不與操作人一起操作而脫離崗位去從事其他活動。在電工作業時,必須做到一人操作,一人監護,操作人員必須聽從監護人員提醒和監督,監護人員不得無故離開,以免操作人員錯誤操作而發生意外。
八、檢修工作完成后,必須請點工具和使用的電氣元器件,防止遺漏在電氣設備內,在送電時發生短路或者其他意外事故。
電工設備維修技術工作總結 篇2
本人從事電氣設備維修工作至今已有22年了,這期間經歷了不少風風風雨雨。由當初學徒做到師傅至今共帶過21個徒弟,由師傅再到現在的管理人員,現底下有50名各方面維修技工。現在不但要做好公司電氣設施日常養護維修工作,還要在技術上指導下面員工,遇到疑難問題都得新臨現場排除故障。故障排除后還得向大家講解故障原因以及他們在查找故障時所忽略的地方。在這些年工作當中總結了不少經驗,其中包括技能,帶徒育人,心得,工作業績。
一、工作表現
本人參加工作22年以來,在工作中積極參與、組織解決各類設備的不同疑難問題,這期間離不開領導的培養與鼓勵,更離不開同事的幫助與協作,使我的技能在工作中得到了不斷地學習、積累并提高。本人勤學好問,善于把學到的理論知識不斷運用到實際工作中,工作中不怕吃苦,從不計較個人報酬,受到了公司領導和同行的肯定。多次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從一名普通的維修電工成長為班組長、班長、再到主管,到現在成為了一名工程部經理。經常帶領全部門進行小改小革,部門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工程部也連年被評為先進和質量信得過團隊。工作中我時刻不忘嚴把產品質量大關,岀色的工作和良好的政治表現得到了領導的肯定。
二、工作業績
本人在1991年出學校以后,參加了各種多項工程改造和技術革新。
1991年參加工作后加入了義烏第二絲綢廠維修電工工作,參與了當時上誨中紡生產CA747系列大劍桿,小劍桿,噴氣織機等維修和技術改造。
1994年參與了廈門同順飲料廠從瑞典引進的特威立ST-250無菌紙質磚型無菌飲料灌裝機的維修和PLC技術改造工作。
1996加入了成龍建設集團擔任電氣施工員,負責當時主要工程的電氣設施設備的安裝調試驗收工作。在此工作中多處建筑工程獲得了‘錢江杯’榮譽。
1999年后加入了大德制藥集團并擔任了工程技術主管,對公司內部所有設備負責并參與了當時口服液自動清洗灌裝封口系列設備、藥物顆粒制造機械、膠囊自動填充機、滴丸制造、藥物粉狀提取、自動貼標、自動噴碼等一系列設備技術更新改造和維修。
20__年后加入商城集團的第二分公司,在此工作中參與了公司一系列工程電工方面的操作流程和規章制度。并對公司集中PLC自動控制市場外圍亮化工程及市場內統一停送電編寫了程序和設計工作。對市場24臺20__KV/A干式變壓器進行了無功補償更新設計,使由于當時設計缺陷得到了很好的改善。
三、授徒傳藝情況
維修技術是一門千變萬化的技術,不能生搬硬套讀課本知識,死背什么公式定理了,理論知識只是作為日后實踐維修排除故障的一種推理依據,在實踐工作當中經常會遇到從未遇到的問題。
還有很多技術是在書本里無法學到的,只有通過多做,日積月壘。維修的經驗本來就是一筆很大財富。本人多年來通過辛勤的付出,收獲到一個個困難解決后的喜悅,無論是在國有企業中的默默無聞,還是在振興民族企業發展中的激情燃燒,傳遞自己一位普普通通的維修電工的接力棒,我是義不容辭,先后帶有20多名徒弟,通過我無私的傳授,他們中有工程師,有企業家、也有一線生產骨干,授徒必須先教做人,時至今日,我依然奉獻在生產第一線,看著朝氣逢勃的年輕人,我甘為人梯。
電工設備維修技術工作總結 篇3
在公司及車間領導的關心幫助下,特別是通過對莊總“向管理要效益,節約每個銅板為自己,也為納愛斯”講話的學習后,經過不斷的實踐,在經驗積累、管理水平和自身素質方面有了一定的提高。現總結如下:
一、向管理要效益,緊抓安全生產。
沒有安全就談不上效益。針對此,我要求員工嚴格按操作規程操作,時時牢記安全注意事項,杜絕睡崗、聚崗、脫崗等違規違紀行為。如反應釜屬于壓力容器,高溫高壓運行;行車操作中重物易擺動;還有吸濾現場易臟易亂,容易發生滑倒、拌倒事件,這都存在著很多安全隱患。所以,我要求員工了解它們的基本情況和性能后再操作,且要不斷提高安全意識,做到“在崗一分鐘,安全六十秒”,把安全隱患消滅在萌芽狀態,防患于未然。
二、向管理要效益,提高員工工作效率和設備利用率。
工作中,我時刻注意員工的思想動態,及時做好員工的思想教育工作,積累管理經驗,結合制度科學管理,以提高員工的凝聚力和工作效率。并努力做到知人善用,讓每位員工都在最適合的崗位上工作,“能者發揮所長,健者不遺余力”,低投入,高效率地做出更好的成績。根據車間規定,我還要求員工結合每天生產情況及時調整所用反應釜只數和濾池個數,以減少設備修理次數,充分提高設備利用率,減少物耗能耗,增加效益。
三、向管理要效益,確保產品質量。
沒有質量保證,產量再高也是徒勞,相反,還可能給企業帶來巨大的損失。為此,我嚴格執行車間分等級的質量管理制度,獎罰分明,以促進員工努力鉆研業務,提高操作水平,確保泡花堿成品的各項指標均在合格范圍內,做到高質穩產。
四、向管理要效益,努力做到同樣的質量成本最低,即物耗最低。
為此,我要求員工合理控制配比以降低砂、堿消耗;堵塞一切“跑、冒、滴、漏”現象,節約用水、用電、用汽以減少浪費;加強設備維護,以確保設備正常運轉;并結合相應制度嚴格考核,嚴禁浪費以做到降低生產成本。
另外,我還加強對現場的管理,把現場管理貫穿于整個管理工作之中,以提高工作效率,確保安全生產,保證生產有序進行。
這次益陽之行是我一生中最難得的學習機會,兩個多月下來,我學到了很多以前所不會的東西,管理水平也得到了提高,思考問題更加嚴密更加周到了。試車過程中,我向項目組提出過許多合理化建議,大多被采納,有些已經改過來,有些無法改動的準備在其他三個生產基地的泡花堿車間設計中實施。明年,四川成都很快又將試車,如果還有機會前往,我相信,我會做得更好。在今后的工作中,我將繼續努力學習,不斷實踐,積累經驗,缺什么補什么,以求全面提高自身素質和管理水平。并堅持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持之以恒地做好管理工作,配合車間帶好新人,以確保納愛斯其它三個生產基地能順利投入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