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節決定成敗》讀書筆記匯編(精選3篇)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筆記匯編 篇1
一馬失社稷!這是發生在英國查理三世的故事。查理準備與里奇蒙德決一死戰,查理讓一個人去給自己的馬釘馬掌,鐵匠弄到第四個掌時,還差兩個釘子來釘第四個掌,便偷偷地敷衍了事。不久,查理和對方交上了火,大戰中忽然一只馬掌掉了,國王被戰馬掀在地上,亨利俘虜了查理。于是就有了“少了兩枚鐵釘,掉了一只馬掌,掉了一只馬掌,丟了一匹戰馬,丟了一匹戰馬,敗了一場戰役,敗了一場戰役,失了一個國家。”的說法。1%的錯誤導致了100%的失敗,一個龐大的王朝,就這樣被毀掉了,多可惜呀!
20世紀50年代,一個國家決定組織一次軍事演習。飛機剛離開地面就發生劇烈震動,然后就一頭栽到跑道上。隨著一聲巨響,映入人們眼簾的是滾滾的濃煙和支離破碎的飛機殘骸。到底是什么造成飛機失事的原因呢?原來是飛行員衣服上的一顆紐扣,就在飛機起飛的一剎那,飛行員衣服上的一顆紐扣掉到了儀器當中,儀器不能正常運行,影響了其他部件的運轉,最后導致了機毀人亡的惡果。
過去,當我聽到類似的勸誡時,總是把它當作聳人聽聞的耳旁風,當親身體驗到自己由于粗心大意,平時不注意養成重視細節的好習慣,而丟失一些機會時,含恨時晚,追悔莫及。由此我想到了,今年當我參加數學比賽時,由于我的不細心,把6看成9,把0寫成6等等錯誤,而最終導致我喪失了進入復賽的資格。再比如說,每一天早上,我都要重復干一件事找梳子,正因我經常丟三落四,結果正因找東西而耽擱很多時刻,真是得不償失。因此,我就應注意生活、學習上的小細節,不讓自己犯同一個錯誤,這樣才能提高自己干事的成功率。
怎樣才能做到注意細節呢?首先要細目,就是要學會多用眼睛認真觀察事物,不能什么事情都一晃而過,眼睛是人的心靈窗口,幫忙我們把周邊事物的表象收集到大腦中儲存起來。其次要細心,細心能夠讓我們知道自己經常犯的錯誤在哪里,然后要每一天檢查自己是否又犯了類似的小錯誤,如有,就要立即改正,同時,將看到的東西進行分析,去偽存真,去粗取精。再次要細做,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把好的、成功的經驗總結起來,運用在自己的生活、學習和工作中,這樣,才能盡可能地確保萬無一失。
細節決定成敗,想做大事的人不少,但愿意把小事做細的人很少;雄韜偉略的方法家不少,但精益求精的執行者很少;各種規章制度不少,但不折不扣的執行很少。我們就應改變心浮氣躁、淺嘗輒止的毛病,重視細節,從小事做起,這樣,才能做到對社會有貢獻的人!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筆記匯編 篇2
《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深入淺出地從思想觀念出發,到細節產生的差距,忽視細節的代價,從細節的本質到細節的積累,清清楚楚地向讀者展現了一個全新的觀念,從做人、做事、做管理,處處體現了細節的重要性。
那何為細節?何為大事?何為成敗?也許在每個人的眼中都有著不一樣的含義。每個人都有滿腔熱血干一番大師業的雄心,期盼或是功成名就,或是企業百事興旺……但我們有多少人能做成其中的一件呢?就是因為我們中國人從不缺乏勤勞,從不缺乏智慧,但我們最缺的是做細節的精神。把我們所謂的成功、所謂的大事比作一棵參天大樹,那么細節就是每一條水根,每一片樹葉,沒有根,沒有葉,何謂樹呢?
本書所舉證的每一個案例都耐人尋味,從表面來看,這是一本關于企業管理精細化問題的書,似乎與我們教育工作者沒有太多的必然聯系。其實不然,書中所強調的細節問題不僅僅是企業管理問題,而是整個國家、整個社會普遍存在的問題,對于教育工作者的教育教學實踐更是具有十分重要的啟發和借鑒意義。如果我們在實際工作中,對細節不屑一顧或是不重視每一個細節的話,那注定是要失敗的。
成也細節,敗也細節。細節問題的重要性由此可見。我作為一名剛從事教育事業才一年多的教師,在讀完這本書后對今后的教育教學工作也有了一點膚淺的想法。汪中求先生所強調的注重細節的理念對于我們的教育教學工作分明有著十分重大的借鑒意義。那么,怎樣才能把這一理念運用到我們的工作中,使它為我們的教育服務呢?
從對教師自身的要求來看,教師首先要嚴格要求自我,把教育教學過程中的一切細節問題當作一件大事來做,花大力氣做,把小事做細、做全面,真正做到細致嚴謹。
比如備課中的問題設計,問什么問題?怎樣問?何時問?甚至問題的遣詞造句都要進行慎重的研究和選擇,爭取使每個問題都問得有價值,有針對性。
另外,教師也要十分注重自身修養的提高,因為教師在學生心目中的特殊地位,教師的言行舉止對學生的影響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在學生面前,往往教師的一個笑容,一句話,一個動作,都會被學生看在眼中,記在心中,從而產生潛移默化的影響,進而影響到學生人生觀和價值觀和學生之間良好人際關系的構成。所謂“親其師,信其道”。就拿我們班級的衛生管理來說吧!一二年級低段的學生自我管理、約束的本事很差,一兩堂課下來,等我來到教室上課時,教室的地面總是一塌糊涂,儼然就是一個小豬圈。當看到這樣的教室,我一坑不聲地走到地面有紙條的學生旁邊,彎彎腰、伸伸手一一把那些紙條撿起來,再把它們扔到垃圾桶里,學生都愣住了。第一次所有的學生看著我把紙張撿完,第二次有個別學生參與進來與我一齊撿,第三次學生看到我又要彎腰撿紙條時,幾乎全班的學生都情不自禁地彎彎腰、伸伸手,把自我身邊的垃圾撿起來,再扔到垃圾桶中去。從此以后,學生養成了只要看到地面有紙張,不用別人催促,他們總會自覺地把它撿起來,扔進垃圾桶。從而使學生養成了良好的衛生習慣。所以教師應時刻注意自我的一言一行,向學生展現自我高尚優雅的風度和修養,對學生施以正面影響。
最終,教師還應本著“以人為本”的原則來教育管理學生。僅有了解自我教育的對象,才能對其進行正確有效的教育和引導。學生若有事發生,有時不必須會告訴別人,但總能表現出與平時有所不一樣,這時就要靠教師注意觀察學生在言行等細節上的表現變化,了解他們各自的心理特點,從而發現問題,采取必須的措施,幫忙他克服困難。
從對學生的要求來看,我覺得教師也十分有必要將注重細節的理念傳達給學生。汪中求先生曾講到“注意細節其實是一種功夫,這種功夫是靠日積月累培養出來的。談到日積月累,就不能不涉及到習慣,因為認得行為的95%都是受習慣影響的。”所以我們應當從日常學習生活中的細節抓起,嚴格要求學生養成注意細節,一絲不茍的好習慣,在習慣中積累功夫、培養素質。良好的習慣一旦構成,將會成為他們一生受用的寶貴財富,因為習慣決定行為,行為決定性格,性格決定命運。
作為一個平凡的教育者,正如汪中求先生在《細節決定成敗》一書所說的:“蕓蕓眾生能做大事的實在太少,多數人的多數情景總還只能做一些具體的事、瑣碎的事、單調的事,也許過于平淡,也許雞毛蒜皮,但這就是工作,是生活,是成就大事的不可缺少的基礎。”我想我就是蕓蕓眾生中那部分多數人之一,我相信“把每一件簡單的事做好就是不簡單;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
《細節決定成敗》讀書筆記匯編 篇3
那是去年的期中考試,我把演草紙寫得亂七八糟,結果往卷子上抄的時候,把零看成六,一看成七,小數點抄錯位置,結果考試卷子一發下來,我呆住了,八十五分!我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翻開演草紙我看著那似0似6、似1似7的數字,后悔得腸子都青了。后來,媽媽又給我講了蘇聯宇宙飛船因為忽略了一個小數點而墜毀的事,我感觸更深了。就那一個細枝末節,導致了那么嚴重的后果。假如有一天我走上工作崗位,會怎么樣呢?從此,我決心改掉不注意細節的壞習慣,東西不亂放、作業要端正……是啊,細節是人類進步的階梯,讓我們注意細節,讓世界變得更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