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農業經貿合作交流會上的講話
三、歡迎廣大臺商投資農業
是大陸最早實行改革開放的城市之一,市場體系發育完善,經濟發展外向度高,政府服務逐步與國際接軌,具有優良的投資環境;經濟綜合實力在祖國大陸各大城市中位居第三位,人民生活相對富裕,擁有較強的消費能力,可以為實施“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戰略提供充足保障。
在招商引資政策和外商投資環境方面,近年來廣州相繼頒布實施了《關于進一步改善投資軟環境的若干規定》、《關于進一步擴大對外開放若干意見》等一系列鼓勵外商投資的政策、規章,逐步落實“國民待遇”,努力營造一個一視同仁、公平競爭的良好投資環境;定期編制、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制訂相應配套優惠政策,鼓勵外資投向農業資源開發、農產品深加工、良種培育、海洋資源利用與開發等項目,致力于發展一批上規模、上檔次的生態農業、休閑觀光農業等特色項目,提高農業利用外資的科技含量,推動農業現代化;大力開展知識產權保護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依法保護外商投資的版權、專利權、商標權以及圖紙、設計文案、技術說明書、技術規范等知識產權,依法處理侵權的單位和個人,嚴厲打擊假冒、偽劣產品;成立外經貿一條街,集中了50多個對外辦事窗口,簡化審批程序,并為外商投資提供咨詢、項目規劃、立項審批等各種服務;積極處理外商投訴,做到有訴必查,有查必果,依法協調,取信于民。此外,各級政府和各職能部門還逐步建立健全與外商的溝通、協調機制,傾聽外商意見,協調解決有關問題。
在投資農業優惠政策方面,一是各級政府大力發展農業龍頭企業,按照“扶優、扶強、扶大”的原則,支持企業擴大規模、增強實力,發展成為支柱型農業龍頭企業。經過評估的農業龍頭企業,可以在基礎設施建設、新技術、新品種引進以及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申請財政補貼;對外商在申報項目、申請農產品認證、申請專利上給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二是在稅收上,我市早在XX年5月起就已全面取消農業特產稅,并從~年1月1日起免征農業稅,對符合農業產業發展的項目給予財政貼息貸款的優惠。三是全面開展農機補貼。我市制定了《財政補貼購置農業機械項目實施辦法》,按照市、區(縣級市)和購機單位(個人)各出資三分之一的比例,鼓勵農業企業購買各類先進適用農機具。今年,僅市農業局對農機化事業的投入就達到1220萬元,比上年度增長22.98%。四是大力培訓本地農民,并對企業雇用本地農民給予優惠。我市出臺了《關于加強農民職業技能培訓的若干意見》等政策,市一級財政每年用于農民培訓支出超過1600萬,計劃用4年時間完成全市20萬農民勞動力的農業科技知識和其他勞動就業技能的培訓;對企業雇用本地農民就業的,政府代繳一年的工傷保險金。五是政府資助農業企業的基礎設施建設。對標準化農田建設,標準化示范區、現代化生產基地內的農業企業,各級財政在配套基礎設施給予大力支持。如正在興建的十大蔬菜基地,其配套設施如加工廠、冷庫,自動噴灌、育苗大棚和產品質量監測室等由政府資助建設,實行不分所有制形式的扶持政策。此外,政府還將進一步加大對農田標準化整治的力度,計劃從現在起到XX年,各級每年投入3億元左右的資金,完成余下近12萬畝農田的標準化建設和2萬畝魚塘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