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書節開幕詞2篇
《北方速記同音字匯》是一本小型字典,它體積小,頁數少,但容納了我國七千多常用漢字,把同音字聚集在一起,免得在翻譯整理文稿時寫錯別字,把它放在上衣的口袋里,隨時隨地都可以使用,非常方便。
現在有人說:“手寫速記已經過時了”,是嗎?我看不是。那些專門靠盈利賣機器的人,為了自己的利益,他們既在賣茅也在賣盾。我們翻開中國的速記歷史,那里記載的是手寫速記的歷史,速錄機這才有幾年的發展,一些公司靠賣速錄機,一臺能夠賺上千元,而搞手寫速記,一本教材才賣十幾元、二十幾元,利潤實在太小了,于是一些人就拼命的大喊“手寫速記沒用了”,“現在是什么年代了,電腦時代了,誰還使用手寫速記呢”等等,我們不妨看看全國人大和在人民大會堂召開會議時,那些代表記錄都使用的是什么?現在學校里的學生上課記錄老師的講課,使用的是什么?都是速錄機碼?不,還是筆和紙。使用筆和紙是最經濟、最實惠、最基本的書寫記錄的形式。我們的語言大師周有光教授早在1986年就指出了:“現在世界各國都在研究機械化速記、電子化速記,利用各種新的機械來做速記工作,利用電子計算機來做新的工作,毫無疑問,電子計算機不久就要聽人的話,而使語言立刻變成文字自動打出來,這個前途已經是很明顯的了,而且世界各國都在重視這件工作。那么、現在就有一個的新的問題,由于機械速記的發展、由于電子計算機速記的發展,是不是手寫速記就不要了呢,我看不是這樣,恰恰相反,我認為手寫速記更重要了,為什么呢?因為人的雙手是最基本的東西,最基本的訓練要從雙手開始,我們不能一天到晚帶著機器,也不能一天到晚帶著一臺電子計算機,有許多場合要用雙手,等于人現在已經發明了汽車、飛機,你有了汽車和飛機,是不是不要雙腿走路了呢?不對,雙腿走路還是最基本的訓練,所以我認為,手寫的速記是仍然有用處的,不論將來機械化、電子化發展到怎樣一個程度,手寫的速記還是用處非常大的,手寫的速記還是有很大用處的,特別是在我們中國,今天我們的機械化水平比較差、電子計算機的應用很不普及,就是將來我們的電子計算機發展了普及了以后,手寫的速記還是重要的,還是必須的。所以機械化、電子化和手工的操作是相輔相成的,不是互相矛盾的。”
剛才,在座的文史專家屈干臣教授插話說:“速記是永恒的。”他說:“只要人類的存在,語言和文字就不會消失,同樣手寫的速記也不會消失,中華文化、速記事業是永恒與漢字同在。”
今天參加會議的有四個速記學派:一是以田真老人為核心的中央秘書局的“王怡速記”;二是成都的常崇宜教授為代表的“張才速記”;三是范立榮的范式速記;四是我的北方速記。非常高興與大家相識,我們不僅欣賞了由聶中東主席舉辦弘大的書畫展,了解了河南省省會鄭州市的新面貌,和各位領導、朋友相識并在一起座談交流,還與我省人大、學會的副理事長王云奇教授、北京文山會海的劉永森同志一同拜訪了我黨在延安時期的老速記工作者、原河南省委宣傳部部長王晉同志,可以說,這次收益非常大,感受非常深。
最后,祝愿各位領導、朋友身體健康、精神愉快,把論壇的碩果帶回去,發揚光大,讓我們的秘書論壇一年好似一年,力爭把秘書論壇在我們黑龍江省舉辦。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