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清徐學習“城中村”考察報告
通過城中村改造,使得農民的組織形式、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向更有利于城市化管理、市場化經營的方向轉變,實現管理職能和服務職能的分離,通過全體居民的共同努力,最終建成組織健全、環境整潔、生產發展、生活寬裕的社區居委會。目前,清徐縣城中村改造工作正在積極推進,這將是一個全贏的結局。
二、幾點啟示
“它山之石,可以攻玉”。在短短的1天學習考察中,考察團一行不僅親眼目睹了清徐在經濟發展和城市建設中的高品位發展、大手筆規劃、 創特色建設以及重實效管理,而且切身感受到各地解放思想、不斷創新、勇于開拓、大膽實踐的濃厚氛圍,可以說,一天的學習考察都是一堂生動的教育課,給予考察團深切的感受和豐富的啟發。概括起來,啟示最深的主要有以下幾點:
我縣城中村改造工作首先應從解決農民的市民身份轉變、實施改造的“陽光”操作,以及全面落實試點村改造扶持的配套政策等方面,真正實現城中村改造的城市化目標。
解決農民的市民身份轉變
城中村改造首先要解決農民到市民、村委會到居委會的轉變。在此過程中,政府部門實施土地整理,通過剩余土地和集體財產的整合,達到資金平衡,并建立就業養老等一系列社會保障體系。同時,通過將村集體經濟轉化成原村民擁有的股份制企業或物業,解決村民轉變成市民后的生活出路問題。
改造過程實行“陽光作業”
政府為此營造一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環境。 城中村居住地和生產生活留用地將進行總體平衡,通過陽光作業引進投資商、開發商,同時通過土地整理劃出部分地塊給開發商實施商品房開發,從而使城中村得到徹底改造,提升整體城建水平。
三項配套政策促成改造
一是引導農民按規劃要求建房。建新村必須建新房,規劃部門應引導和管理好農民按規劃建房,避免短期內出現二次改造;同時特別鼓勵通過土地整理合理規劃的拆舊建新。二是實施“五改”及舊房改造翻新,整治村容村貌。“五改”包括:改路、改溝、改水、改廁、改圈。三是重點扶持部分試點村,以點帶面。結合新農村建設工作,選出經濟基礎好、建設條件成熟的試點村,提升其新村規劃水平并全方位重點予以扶持;同時在此基礎上,以點帶面提升全縣農村住宅小區的規劃建設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