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外學習考察報告
其二在于們注重科技創新在泰州讓我們感受最深其產品、產業科技含量高市場競爭力強企業發展紅紅火火這與們始終注重科技創新分不開該市在經濟快速飛躍式發展同時不惜花費巨資建設企業技術研發中心投入巨資改善科技專家們工作、生活條件對有突出貢獻科技人才實行重獎在企業技術中心建設過程中們堅持走好“一個中心、兩個結合、三個提高”路子一個中心:即以提高企業技術開發能力和高新技術成果轉化能力、增強企業經濟效益和市場競爭力為中心兩個結合:一個產學研結合即技術中心與企業內外科研院所、高等院校聯合采取主要形式有:①將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拿到企業共同進行中試、產業化研究加速科技成果轉化;②企業根據市場需要定出課題并進行合作研究;③企業部分課題委托高等院校或科研院所來做或出資在高等院校建立合作機構;④與科研院所或其它技術部門共建技術中心如江蘇新世紀造船股份有限公司與江蘇科技大學等合作成立江蘇省船舶先進制造技術中心;⑤吸引企業外科研力量以課題研究室或整個研究單位整建制地進入企業成為企業技術中心一部分第二個結合與引進智力和利用國外科技力量結合即技術中心加強國際交流與合作一方面提高自己產品質量和管理水平一方面趕超先進國家使自己產品走向世界占領國際市場三個提高:一提高起點企業技術中心建設起點要高即人員要精干研究與開發條件要好最重要課題研究水平要高在重點抓好適銷對路產品開發基礎上有超前意識必須考慮到幾年后市場所需產品和技術有條件企業進行基礎性研究做好技術儲備二提高水平有高水平人才積極創造條件把企業內外高學歷、高水平人才調整或吸引到技術中心吸引碩士、博士進來把企業科研骨干送出去培養成為碩士、博士以技術中心為重要基地培養和造就一大批技術帶頭人和技術骨干三提高經費投入強度這個提高前兩個提高保證技術中心建設主要靠企業投入們充分認識到企業技術中心工作重要性想辦法籌資舍得投入到目前為止全市建有企業研發中心達112家企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9家企業博士后技術創新中心5家這些數量眾多技術中心、博士后工作站并不擺設而切實發揮了科技第一生產力巨大作用通過企業與科研院所、高等院校開展技術轉讓、合作開發、共建技術中心、人員培訓等多種形式產學研聯合大大增強了企業技術創新能力有效地促進了科技力量向經濟主戰場轉移促進了科技與經濟緊密結合目前泰州工業增加值45%以上來自科技創新
其三在于們主動承接輻射作為長三角重要城市之一泰州把自己定位為蘇中接受上海輻射先導區承接蘇南能量北移橋頭堡主動和上海、蘇南發達城市“接軌”市領導班子多次率企業負責人赴張家港、蘇州、江陰等地考察學習多次組團赴日、韓及歐洲各國開展專題招商積極尋求合作支持主動承接發達地區產業轉移和經濟輻射們扎實推進沿江重點項目工程建設不斷加快沿江開發步伐沿江地區已成為承接輻射強大磁場今年1-10月沿江地區協議利用外資6.56億美元實際利用外資2.62億美元均占全市70%以上在園區建設上們開展了以“五比五賽”(比投入強度賽設施完善;比開工項目賽到帳外資;比增長幅度賽發展速度;比綜合效益賽貢獻份額;比投資環境賽外商滿意度)為主題園區競賽活動促進了園區建設和發展泰州市還敢于打破行政區劃推動靖江跨越長江天塹同無錫江陰“牽手”搞跨江開發使江陰開發區延伸到江北兩地聯合成立了聯動開發協調委員會全力支持和配合靖江園區開發建設協商解決聯動開發過程中重大問題為聯動開發取得更大進展創造良好政策環境被公認為加快融入蘇南借上海之梯登高望遠大舉措走出了一條“優勢互補、市場運作、共同發展、實現共贏”聯動開發新路子1-10月江陰開發區靖江園區累計新批企業12家協議利用外資1.62億美元其中新批項目中11個項目投資總額在1000萬美元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