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城鄉一體化示范鄉鎮的探討
很多經驗證明,凡是區域經濟發展快、城市綜合實力強的地方,都是城鄉一體化搞得好、農村經濟發達、農民收入高的地方。xx鎮貫徹落實縣委、縣政府城鄉一體化建設意見精神,緊緊抓住當前我縣全力推進城鄉一體化建設的良好機遇,從全鎮各村發展實際出發,扎實做好村莊整治工作,大力推進中心村和集鎮建設,探索農村新社區發展模式,著力培育新農民、樹立新風尚、營造新環境、實現新發展。
按照全鎮城鄉一體化工作的發展思路和總體規劃,確定xx鎮為區域性中心型城鄉一體化建設示范鄉鎮。結合各村發展實際把一村、二村為中心村試點,雙河村為新農村社區試點村,確定三合村、西興村、沾河村為村莊整治工作重點試點村。同時,著力加強小公河村、大公河村畜牧業發展。力爭通過3年時間的建設,使廣大人民群眾生產生活環境明顯改善、思想道德素質明顯提高、文明衛生意識明顯增強,鎮容村貌煥然一新,公共秩序明顯好轉,長效管理機制基本建立,形成城鄉一體化建設新格局。
一、積極探索中心村和農村新社區建設模式
1、土地利用集約化。科學編制規劃,嚴格保護土地資源,合理布局中心村和農村新社區的生產、生活用地,堅決整治違章建筑,積極開展農民宅基地整理,規范農民建房秩序。完成泥草房改造戶195戶,新增土地面積48750平方米。修訂《xx鎮—2020年建設總體規劃》,完善《xx鎮經濟發展規劃》。
2、農民居住集中化。按照交通不便的村莊向交通便利的村莊集中,規模小的村莊向規模大的村莊集中,集鎮附近的村莊向鎮區集中的原則,利用泥草房改造優惠政策的普遍實施,重點建設xx村泥草房改造示范小區7000平方米新居工程,不斷加快配套設施建設步伐,將寧家屯、東新屯 七站村的農戶拆遷還建64戶,逐步推進人口向集鎮、中心村和農村新社區集中。
3、產業開發聚集化。大力推進土地使用權流轉,使農田向土地規模經營股份合作社集中,實現農田規模化經營,實施面積4500公頃,占總耕地面積的42%;爭取項目資金建設1000萬元農機合作社,農業機械化水平達到85%以上;新增抗旱灌溉機井65眼,有效灌溉面積達到800公頃以上;維修農田路45公里,新增排水溝13000延長米,改造中低產田500公頃以上,全面實施糧食安全工程;重點扶持2個農業現代化示范村,每年建設高標準農業示范園區500公頃以上,重點實施節水灌溉、測土配方施肥、大豆專業新品種、深松整地、大豆小大壟密植等農業示范項目。借助扶持招商引資有利時機,推進商貿向鎮內集聚發展;大力發展休閑旅游服務等第三產業,新增加就業崗位46個,不斷拓寬勞動力轉移渠道,轉移剩余勞動力1500人,實現勞務收入750萬元。畜牧業重點發展雙河村千頭豬場、小公河黃牛、一村獺兔、西興村野豬千頭擴繁場。增加農民收入,繁榮農村經濟。
4、管理服務城鎮化。積極推進行政管理機制改革,加快建立6個中心村和3個農村新社區綜合服務中心,不斷完善路、水、電、排污等基礎設施,著力建設居民飲水220萬元工程(在建),鎮內排污760萬元項目工程(省發改委立項),集商貿、文化、休閑廣場11000平方米項目建設,加強商業、醫療衛生、文化教育、休閑娛樂等公共配套服務設施建設力度,完善農村社會保障與社會救助體系,引入生產、生活市場化服務體系,新增各類專業合作社10個,不斷提升中心村和農村新社區管理服務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