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作物種植的調查分析報告
表4 當地柑桔種植的次果所占比例及處理辦法
次果所占比例
次果處理情況
5%
以下
5%-10%
10%-20%
20%以上
低價出售
傾倒
其他
農民 n=(97)
32
15
26
24
60
24
13
百分比
33%
15%
27%
25%
62%
25%
13%
如表4所示:在調查中發現,近年來,由于管理技術問題和自然災害等,次果的數量較多。在次果率超過20%的農民當中有相當一部分的次果率達到40%左右,嚴重影響農民的收入,打擊了他們對柑桔種植的信心。對于大量的次果,農民大多都以極低的價格賤賣,甚至接近30%的果農直接把次果傾倒或留在樹上置之不理。
5、經濟作物的銷售途徑
銷售是影響收入的較為重要的一個因素。對于農民,種出了好的作物產品,在銷售過程中賣一個好的價錢才能取得較好的收入。但是農民在這方面正缺乏有關的知識掌握較好的銷售時機,或者選擇不同的銷售途徑。(見表5)
表5 作物銷售途徑
作物收成的途徑
批發商到產地收購
自己賣到市場
深加工
農民(n=97)
89
6
2
百分比
92%
6%
2%
如表5所示:對于現在我們以柑桔種植為主的種植產業現況,90%以上的柑桔是批發商到產地收購的,銷售途徑單一,在這單一的銷售途徑中批發商往往處于有利的地位。據果農反映,在市場銷售不順暢的時候,存在著收購商故意壓低收購價格和揀果要求苛刻,故意多揀次果的情況。這樣嚴重違反了公平交易原則,對果農的利益造成較大的損害。我鎮的巴戟產業發展則較為成熟,基本形成了生產——銷售——深加工——再銷售的產業鏈。
6、希望政府在哪方面給予支持
作為一個農民,他們不可能可以解決種植中遇到的所有問題的。在某些方面,他們希望得到政府的幫助。(見表6)
表6 農民希望得到政府部門的幫助
希望政府給予哪方面的幫助
技術指導
資金支持
銷售方面
其他
農民(n=97)
22
28
43
4
百分比
23%
29%
44%
4%
如表6所示:接近五成的農民希望政府在銷售方面給予一定的幫助,他們認為只有打通銷路,使成熟的作物及時賣出,減少因積壓而造成的不必要損失,才是實實在在的幫助。而選擇技術指導和資金支持的農民相當。
二 綜合分析
1、經濟作物應多元化
毫無疑問,當前柑桔已成為我鎮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其種植形成規模。但是,農民在利益的驅使下沒有考慮技術,資本,市場,土地等條件是否成熟,導致了我鎮經濟作物種植比較單一。如果遇到自然災害等原因將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巨大的沖擊,對農民的生活產生巨大影響。所以單一的經濟作物種植風險較大,希望政府部門能在該方面做出科學指導,形成我鎮多種經濟作物種植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