鄉鎮發展中心主任赴云南旅游考察學習報告
離開西雙版納,我們于4月6日傍晚趕回昆明,晚12點,考察團乘飛機返回蘭州。一路上,學員們依舊沉浸在云南之行的興奮中,每個人都有不同的體悟,感受各異,在內心都收獲了很多。
二、云南三市州旅游業發展的主要特點和基本經驗
這次考察使我們大開眼界、大長見識、大受教益,他們在謀劃旅游業發展上的理念、思維、舉措,使我們深受啟迪;在推動旅游業發展上的氣魄、手筆、力度,使人嘆為觀止。其旅游產業發展的特點十分鮮明。
一是發展勢頭強勁。旅游業是云南國民經濟中增長最快、活力最強的新興產業,據統計資料,按對gdp的貢獻,云南第一大產業是煙草及加工業,第二大產業就是旅游服務業,不僅可增加收入,而且解決就業難問題。二是產業體系完善。云南旅游產業化已具規模,食、住、行、游、購、娛等產業要素完備,功能健全,交通暢通無阻,基礎設施完善。三是文化特色鮮明。考察中,我們處處都能感受到濃郁的少數民族文化氛圍,山、水、物、人、歌、舞等交相輝映,令人目不暇接。各旅游景區都建有風格各異的民族文化村,大部分景區景點、賓館飯店、會館、餐廳建筑樣式都獨具民族特色。四是品牌優勢突出。云南充分發揮“奇山異水,民族風情”的優勢,著力打造“七彩云南、旅游天堂”的品牌,開發出了一批旅游名牌產品和旅游精品,會展、生態、民俗、康體、探險等專項旅游產品如雨后春筍、蓬勃發展。五是旅游商品豐富。考察期間,我們感受最深的就是到處都是人的海洋和旅游商品的海洋。茶葉、藥材、珠寶首飾、各種民族工藝品、民族服飾種類繁多,應有盡有。六是旅游環境較好。云南大多數地方旅游環境較好,當地居民對游客熱情友好,無欺客、宰客現象。
發展旅游深入人心,老百姓得到了實惠。
對于云南的經驗,我個人體會和感受最深刻的就是“政府主導、全民參與、多元投入、市場運作”的發展機制,能堅持把旅游業當作云南的優勢產業和支柱產業來培植,整合資源,突出特色,科學規劃,創新機制,穩步推進,十分重視旅游宣傳促銷工作,堅持人才興旅和規范旅游市場秩序,在國內外有很高的知名度和影響力。
三、xx縣什川鎮旅游業的差距和不足
外出學習考察的目的就是要通過比較找問題,找到解決自身問題的方法。我在學習總結云南經驗的同時,深刻反思了我們xx縣什川鎮旅游產業發展的差距。和云南相比,我們的差距在于:一是旅游基礎設施建設嚴重滯后,服務接待能力差。這是我縣旅游業發展的瓶頸。二是項目建設滯后,投入嚴重不足,市場運作能力和水平差,資源優勢難以轉化為經濟優勢、產業優勢。三是文化資源挖掘程度低,文化和旅游融合度差,市場化運作還沒有破題。四是旅游業市場發育程度低,產業帶動功能還不強,旅游商品開發差距大。五是目前我縣旅游體系的各個層次、各個環節普遍缺乏人才,現有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旅游服務質量整體較差。六是旅游管理水平差,特別是旅游服務質量標準建設跟不上,旅游信息網絡現代化管理更談不上。
四、加快xx縣什川鎮旅游業發展的對策
當前,我縣發展旅游業的基本思路、指導思想、工作重點、發展目標等大政方針已定,各級領導重視,深層次開發什川旅游產業的社會氛圍已經形成,特別是要針對制約什川鎮旅游業發展的一些突出問題,探索研究相關對策和解決問題的辦法、措施,切實抓好落實,提高知名度,為經濟增長注入新的活力。xx縣實事求是,立意深遠,突出旅游產業發展的長期性和階段性,有著很強的指導性、針對性和操作性。只要全力抓好落實,就能促進我縣旅游發展。下面,我談一些學習的認識和體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