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媒出版業考察報告
5、編輯策劃實行項目責任制。出版社的編輯不一定是某個方面的專家,更重要的是雜家、策劃家、公關家。出版社有點像電視臺,采取項目負責制,從選題、組稿、審稿、校對、出片、印刷、發行、回款等,都要采取一條龍負責制。
6、為集團編輯記者出書不虧本。本集團編輯、記者的文章結集出版一般有兩種情況,一種是《南方日報》和《南方周末》的名牌欄目和熱點文章,這種圖書比較暢銷,經濟效益較好;一種是編輯記者的論文選集,這種圖書印數很少,不能走市場,出版社訂了個基本原則:就是可以安排書號,但書要由作者本人包銷,出版社不虧本。
。C構設置
南方日報出版社的機構設置較為精干:1個總編室,主管行政、人事、出版、印刷、后勤等,共4人。3個編輯室暨第一編輯室、第二編輯室、第三編輯室,共12人。按新聞、經管、文化分工負責。1 個經營發行部,近10 人,主抓出版社的發行,與全國各地新華書店、書商等聯系業務。
(七)經營困惑
1、圖書的贏利方式只能靠發行,不如報紙既有發行又有廣告和活動等其他贏利方式,集團老總顧大不顧小,對出版社不會太重視。
2、全國出版行業競爭尤為激烈,圖書選題風險太大,而且發行銷售回款慢,市場份額越來越小。
3、圖書市場日趨復雜,民間書商變數較大,新批出版社要想在短時間內找準定位,沖破重圍,難度較大。
三、廣州出版社
。ㄒ唬┥贽k特點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時被同時合并。
。ǘ┥贽k背景
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成立于1998年,籌備之初,廣州日報社就向廣東省委宣傳部和新聞出版總署提出同時創建一個出版社。因當時廣州已有一家城市出版社——廣州出版社(1992年成立,副廳級),不能另批第二家,總署遂同意將廣州出版社劃歸廣州日報報業集團旗下。
。ㄈ┎⑷爰瘓F的優勢
1、經費優勢。廣州出版社被并入集團后,集團劃撥了至少460萬元運行費,另為廣州出版社職工解決10余套低價住房,還專門為其辟出一間1000平方米的庫房存書。
2、欄目資源優勢。廣州日報是全國發行量最大的綜合性報媒之一,其中一些名牌欄目如“飲食健康”、“飲食男女”等,號稱有數十萬粉絲,出版社都可整合利用,現在各書店、書市的飲食、健康展示架上,廣州出版社出版的圖書就占有相當數量的比例。
3、宣傳優勢。出版的圖書可以最低(20%)的廣告費予以宣傳,效果很好。
4、對外合作優勢。主要可讓合作者感覺出版社有強大的經濟靠山。比如出版社在競爭金庸先生的一本專著出版權時,先生看中的就是廣州日報報業集團的整體實力,最后花落廣州。
5、發行優勢。廣州日報和大洋網在全國乃至世界各地都擁有強大的發行網絡,這也為出版社的圖書發行帶來了不小的便利,同時也節省了不小的發行成本。
(四)經營狀況
總署在出版社成立之初的限制比較嚴格,近年來逐漸好轉,目前主要以城市建設系列、生活實用系列和教輔系列為主。
XX年以前是起步階段,主要是面向市場。市場需要什么就編什么印什么,編輯也以選題、碼洋論英雄;那幾年出版社發瘋似地出書,書出來后即刻發往全國各新華書店,最高碼洋達數千萬元。但市場是殘酷的,發出去的書要么銷不動,要么很好銷但又屢遭盜版,書店不是退貨就是懶款;民營書商更有不少無懶,有的甚至書銷完后即銷聲匿跡,追討無門。出版社一時出現碼洋越來越大,庫存越來越多的情況。XX年后,經營思路有了較大的改變,主要采取三三三一模式。第一是30%走市場系列。由編輯策劃選題,書出來后根據全國各地新華書店要數發書,一般要半年甚至一年多才能回款;第二是30%走政府機關系列。因為定位為城市出版社,便與廣州市各政府機關合作選題,定量印數,這方面的書印出后只賺不虧,并且回款時間較快,沒有風險;第三是30%走教輔系列。廣東是教育大省,廣州是教育大市,光廣州市就有100多萬中學生,這是一個大得出奇的蛋糕,誰都想爭著吃一塊。這方面的合作操作起來非常艱難,因為以前教輔類圖書一般都是指定廣東教育出版社出版,屬壟斷行業。經多次與廣州市教育局、教研室等部門的不斷協調,現在已能從中分得一杯羹。教輔系列的涉足對充實出版社的經營業務,擴大經營收入起到了舉足輕重的作用;第四是10%與民營書商合作系列。由民營書商選題并確定印數,預付書款,出版社負責審稿、印刷、發貨、收款。這種合作方式雖然利潤稀薄,但只要注意選題導向正確,嚴格審稿制度,防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