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團文化節活動領導發言稿(通用3篇)
社團文化節活動領導發言稿 篇1
尊敬的各位領導,老師,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
我叫,是系專業的大一新生。此時此刻,作為學生社團中一名新成員在此發言,我的心情十分激動,也感到萬分的榮幸與激勵。首先,請允許我代表大一的全體新生,向關心我們成長,關心學生社團發展的各位領導,向悉心指導學生社團活動的各位老師致以最衷心的感謝!(微鞠致意)
懷著夏日繽紛的浪漫夢想,迎著初秋宜人的清風,我們踏進了求之已久的大學殿堂。這里承載著我們心中的理想,寄托著我們對明天的希望。剛剛結束不久的軍訓,拉開了我們大學生活的序幕!汗水淋漓中,我們付出了很多也收獲了很多。它磨礪了我們堅韌不拔的毅力,培養了我們吃苦耐勞的精神,它暗示著我們今后的大學生活是浸潤在勤奮與汗水中的。激勵我們要把嚴格的紀律和高昂的斗志投入到學習中去,遇到難題不放棄,碰到困難不低頭!
隨后而來的眾多社團組織的招新深深的吸引了我,從其中了解到學生社團作為培養學生興趣愛好、繁榮校園文化生活的第二課堂,正成為大學生豐富校園生活、參與學;顒、延伸求知領域、擴大交友范圍的一種重要方式,各社團以其具有的思想性、藝術性、知識性、趣味性、多樣性的多種形式吸引著廣大青年學生積極參與其中。而社團文化節旨在通過廣泛開展校園活動,活躍校園氣氛,促進社團文化建設,展示當代大學生的青春風采。展示大學社團風采,實現社團活動的聯動與共享,打造具有科大魅力特色的社團文化品牌,總結推廣各社團實踐探索的有益經驗,全面提升大學生文化素質和創新素養,充分展示當代大學生豐富多彩的校園文化生活和蓬勃向上的精神風貌。 自我校本科評估之后,學生社團愈趨蓬勃發展之勢,
我相信此次社團文化節,將會是全體師生精神凝聚,能力展示和開拓創新的共同結果;
我相信通過社團文化節,豐富多彩活動的組織過程中會為我們提供一個助長成長羽翼的舞臺; 我相信在社團文化節之后,會有更多的同學積極加入到大學課外的精彩活動中,我們的大學會建設地愈來愈美。一位詩人曾經在一首詩中寫道:人的一生只有三天,昨天、今天、明天,昨天已經過去,今天就在你腳下,明天是未來,是希望,也是挑戰!所以在此,我謹代表大一全體新生鄭重承諾:以學習為重,積極加入到課外學校活動中去,用飛揚的青春和跳動的熱情來譜寫自我的贊歌。以此見證我們的成長,共同將社團文化打造更加輝煌!我想:我們一定能夠在離開學校之時鄭重的說聲——大學,無悔!
最后衷心的祝愿此次社團文化節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社團文化節活動領導發言稿 篇2
親愛的同學們:
大家下午好!首先我僅代表校團委對各位二級學院領導及同學們的到來,表示熱烈的歡迎。很高興我們相聚一堂,伴著秋日的暖陽,懷著青春的激情,在此舉行沈陽化工大學“炫動青春 魅力社團”第十一屆社團文化節開幕式。
回顧歷史,以“愛好育人”為獨特魅力的社團文化,已走過了十個春秋。十年來的長途跋涉,十年來的風雨歷程,見證了在校團委社團聯合會領導下各個社團人在櫛風沐雨中堅持創新、堅持不懈的精神。你們始終把豐富我校校園文化生活作為自己的職責,把培養適應社會發展的復合型人才作為自己的目標,不斷摸索,不斷成長,不斷開發社團發展新局面。時至今日,我校社團無論是在數量上還是質量上,都有了長足的發展。這獨特的社團文化,已培養出了一大批全面發展、多才多藝的有用之才。為推動我校思想道德建設、校園文化建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本次“炫動青春 魅力社團”社團文化節將在突出個人專長,豐富學校生活的基礎上為各個社團的社員們乃至全校同學們提供一個超越自我,挑戰極限的平臺。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相信每一個帶著夢想和激情的化大人都可以在這次活動中找到屬于自己的舞臺,盡情的揮灑自己的青春與活力。也希望每一位來到這個舞臺上的化大人今天可以為自己的夢想付出努力,明天可以為更高的人生理想而奮斗!
相信在我們的共同努力下,在校團委社團聯合會的精心策劃下,在各學院的支持下,“炫動青春 魅力社團”第十一屆社團文化節一定會成為校園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最后,預祝“炫動青春 魅力社團”第十一屆社團文化節圓滿成功! 謝謝大家!
社團文化節活動領導發言稿 篇3
老師們、同學們:
大家好!
明天就是農歷九月初九,它是我們中華民族又一個傳統佳節——重陽節。農歷九月九日,為什么叫重陽?因為古老的《易經》中把“六”定為陰數,把“九”定為陽數,九月九日,兩九相重,故而叫重陽,也叫重九。又因為“九九”與“久久”同音,九在數字中又是最大數,有長久長壽的含意,況且秋季也是一年收獲的黃金季節,因此重陽佳節,寓意深遠。
到了東漢,民間在該日又有登高的習俗,所以重陽節又叫"登高節"。以后到了唐朝,文人墨客們寫了很多登高詩,其中大多數是寫重陽節的習俗。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等;而杜甫的七律《登高》,則是寫重陽登高的名篇。當然,古人的登高沒有劃一的規定,一般是登高山、登高塔,同時還有吃"重陽糕"(一種九層糕)、賞菊飲菊花酒的習俗。清代以后,賞菊之俗尤為昌盛,時間也不限于九月九日,但仍然是重陽節前后最為繁盛。重陽節插茱萸的風俗在唐代已經很普遍。“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遙想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
在改革開放的今天,重陽節這個傳統的節日被賦予了新的含義。1989年,我國把每年農歷的九月九日定為老人節,從而將傳統與現代巧妙地結合,成為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老年人的節日。同學們,我們是炎黃子孫,我們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中含有尊老、敬老、愛老、助老的傳統美德。古往今來,我們有許多敬老愛老的故事:古有木蘭代父從軍、黃香扇枕溫席的佳話;今有陳毅探母等感人肺腑、潤人胸襟的故事。中國已經步入老齡社會,進一步倡導尊老敬老的傳統文化尤其顯得必要。
“花無重開日,人無再少年。”總有一天我們也會成為老人。作為小學生,我們應該發揚尊老、愛老的優良傳統。在重陽節這天,向爺爺、奶奶、外公、外婆致以節日的問候,感謝他們為自己所做的一切;在平時,幫助他們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活,關心照顧他們,多陪他們聊聊天,從每一件小事做起,做他們的乖孫子。同時向社會的爺爺、奶奶伸出關愛、幫扶之手。孟子說“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也就是說:尊敬、愛護自己家的老人和小孩,同時也要象對待自家人那樣去尊敬、愛護別的老人和小孩。當然,尊老敬老絕不是重陽節一天的事,應該是在日常生活中,幫助老人解決生活的困難,多給老人一些心理慰藉。因此,我提議,每一位隊員都要用實際行動向老人們獻上我們的一份心意,為自己的爺爺奶奶或者鄰居老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比如幫他們洗衣、洗碗、掃地、疊被,多為他們著想,把好吃讓給他們,把有趣的事告訴他們,對鄰居長輩有禮貌,外出禮讓老人。“歲歲重陽,今又重陽。”希望我們所有的人都從現在做起,都能尊老、愛老。在天高云淡、秋風颯爽的季節,讓我們共同祝愿天下所有的老人都能幸福、安康。
愿所有老人都過上和我們一樣幸福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