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座談會發言稿
中學階段正是孩子性格特征形成的一個階段,處于青春不穩定期,小學戀老師,高中愛老師,中學恨老師,中學是最不好管理的一個階段,對于中學生,我們做家長的,應該怎樣做才會更好一些呢?有人說:沒有種不好的莊稼,只有不會種莊稼的農民,農民怎么對待莊稼,決定了莊稼的命運。我要說,家長怎樣對待孩子,決定了孩子將來的發展方向,為人父母,應該注意自己的教育方式。
一.要給孩子創造良好的學習環境,孩子在場,父母不要吵架,也不要不顧孩子的感受,每天晚上麻將聲聲,尋求自己的那份快樂;父母之間要互相謙讓,相互諒理,保證良好的家庭氣氛,如果家庭有什么變故或父母關系出現一點變化,都會影響孩子的學習和生活,肯定會影響孩子的學習。
(朱浩寫給老師的一封信,高美嬌的故事)
二.要積極配合學校教育,形成教育的合力
“要想做好事,先要做好人”已形成共識,要把教育孩子如何做人放在第一位,學生在學校接受教育有兩個基本任務:一是學會做人;二是學會學習,只有學會了做人,學識才會有價值,而有的家長只注重學生的成績,不注重學生的做人。
。ㄒ粋家長的故事:我和學生正在進行勞動,家長來找學生,看到學生勞動的滿頭大汗,就斥責學生:“勞動這么賣力氣有什么用,有時間在學習上多下點功夫)
一個不熱愛勞動,厭惡勞動的人,他的一生會有什么作為呢?
我們每位教師教育孩子的出發點就是德、智、體、美、勞會面發展,而有的家長只看重孩子的成績,而忽略孩子的品質,這就形成了5+1=0的現象。
我們教育孩子做好人好事,而我們家長在抱怨世風日下的同時,卻教育孩子好人沒好抱,不要做什么好人好事,管好自己就可以了;我們教育孩子拾到東西要交公時,我們有些家長又是怎么對孩子說的,這就是5+1=0呀。
人生最大的煩惱莫過于兒女的不成器,為人一生最大的欣慰莫過于孩子有才有德,作為家長,首先要明白,孩子的智力和品質是在家庭的塑造下成型的,學校只是接過這塊毛坯進行繼續加工的,從家庭、幼兒園、小學到初中這已是第四棒,如果沒有良好、正確、合理的家庭教育配合,再好的師資和學校也不能產生好的教育效果。
三.我們面臨的困惑
對待孩子就應像對待剛剛栽種的小樹苗一樣,細心澆灌,當發現他們彎曲了,生蟲了,就應該幫他們把蟲除掉,把樹干扳直,如果沒有這樣做,無論如何,小樹苗也不可能長成一棵筆直入云的參天大樹,現在我們的個別同學有早戀、打架、上課不遵守紀律、不尊重老師等行為。
(事例:喝尿的事;點讀機起火;課桌上的垃圾文化(一生寫:人不犯我,我不犯錯犯人,人若犯我,我必犯人;另一生寫道:人不肏我,我不肏人,人苦肏我,我必肏人))
對此,我們一方面加強對學生的教育,另一方面也要根據學校的規章制度,對個別屢教不改的學生進行必要的處分,以保證大多數學生和家長的利益,希望各位家長朋友能夠理解。
四.關于帶手機的問題
父母給孩子買手機目的是好的,是對子女的一片愛,孩子回家晚了,父母能及時和孩子聯系,了解孩子的情況,讓父母少一份擔心,少一份牽掛,這是好的,可是我們沒有認識到手機對孩子的不利影響:
1. 垃圾信息、黃色小說對學生的影響
。ㄊ吕簝蓚學生躲在廁所看黃色小說)
2.不于學生良好品質的形成,學生帶手機,往往為了炫耀,形成了攀比,有的學生,不是比誰的成績好,而是比誰的手機好,誰的手機功能多,這就形成了一種虛榮心,對孩子的一生都是有害的,我們要讓孩子形成一種以勤儉節約為榮,以鋪張浪費為恥,以好好學習為榮,以不思進取為恥的一種觀念。
3.帶手機是一種不安全的隱患,學生在學校和其他同學發生矛盾這是很正常的,也是難免的,出了問題可以找老師找學校解決,可是有的同學不是這樣,出了問題不找老師,不找學校也不找家長,而是打手機找一些社會閑散人員來解決,一旦不慎,就會給家庭帶來麻煩,甚至災難。
4.利用手機進行qq聊天。有些同學課上不認真聽講,而是偷著用手機上qq聊天,浪費了精力,錯過學習的最佳時機,也有的一些同學網友很多、很雜,良莠不齊,例如:有的同學的網友叫老公(某某,我愛你,愛你一生一世一輩子),我真不知道現在就愛,什么時候愛到老呀,也有的網友叫什么“一情”、“等你來”、“滿足我”等等,嚴重的腐蝕了孩子們的靈魂。
5.手機成為作弊的工具,不利于孩子的學習,學生不把心思放在努力學習上,而用在了怎樣作弊上,作弊能得來好績,孩子平時就不會好好學習,不利于孩子學習習慣的養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