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佳優秀畢業生報告會發言稿
民院的中流砥柱,青年才俊們大家好:
誠樸雄偉 勵學敦行 這是南京大學的校訓。讓我們在空中俯瞰南京大學是不是感覺這所大學給南京城平添了一抹綠色,帶來了一份古樸和安寧。大隱隱于市,南京大學做到了。
我叫王海燕,我相信從小學到大學你們周圍一定有很多人叫海燕這個名字。那么大家為什么都喜歡叫海燕,他一定被賦予了某種特殊的意義。要不也不會有這么多人起這個鳥名。
究其淵源,是因為高爾基在海燕這篇散文中曾這樣描述過:
在蒼茫的大海上,狂風卷集著烏云。在烏云和大海之間,海燕象黑色的閃電,在高傲地飛翔。這是勇敢的海燕,在怒吼的大海上,在閃電中間,高傲地飛翔;這是勝利的預言家在叫喊:——讓暴風雨來得更猛烈些吧!可憐天下父母心,我堅信我的父母在給我起名字的時候一定或多或少的了解過海燕被賦予的這種果敢,堅毅,無所畏懼的品格。同時由于我的母親是個腿部截肢的殘疾人,我從她那里學到了樂觀,永不放棄和做事具有計劃性和目標性。
以上是我性格的養成,下面讓大家一起分享下我大學四年的成績。首先是學習方面的。看到這里我想很多同學會問:
1、我不是外語系的為什么英語能過四六級,考研的英語成績比外語系的考得都高?
2、我不是信工學院的計算機可以過二三級?
3、我是學管理的為什么要考西北大學的新聞學第二學位?
4、我既然有了雙學位為什么還要考研?
5、我既然考研了,又為什么選擇了南京大學的新聞學專業而不是管理?
6、既然我選擇了新聞,說明我熱愛新聞,那么我又怎么能保持三年的綜合考評第一名?我在后面會告訴大家。
這是我的實踐活動方面,主要集中在了,主持、演講、辯論、朗誦四個環節。同學們會問:我是怎么平衡學習與實踐的?這個剛剛白博同學已經講過,我在后面會告訴大家。
這是我擔任過的學生干部職務以及期間取得的一些榮譽。
下面我將把我四年的大學生活融入到理想篇、計劃篇、奮斗篇三個篇章來做一個簡單的概述。
理想篇:
首先什么是理想?重新發現社會的作者熊培云在談到他的人生理想的時候是這樣概括的:有理想的人海闊天空,讀書,寫作,旅行和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心有所想并身體力行。做點力所能及且自認為是推進社會進步的事業這樣的人生才是無比美好的。
茨威格:一個人生命中最大的幸運,莫過于在他的人生中途,即在他年富力強的時候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南京大學秉承中國文化的底蘊,汲取西方文明的營養。響應全球化的浪潮,開拓中國式的道路在誠樸的生活中得以實現世界一流大學的夢想的雄偉理想,F在請大家和我看一段視頻3分30秒。(1:50——2:20 2:50——5:00 6:00——6:50)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理想,感謝大家和我一起重溫我以前的理想?XX年就是看了這段視頻才最終堅定了了我考南京大學的信念的。
新的起點、新的夢想
而現在的我即將踏入南京大學的校門,我有了更宏觀的理想。我要出國,我要讀博我要去旁聽有關我政府新聞學方向的一些涉及到法律、金融、政治學的主干課程。我要為我未來的工作,未來的事業做足思想積淀。
接著是做一個資深記者,我認為新聞記者冒死犯難并不止于不動聲色的為時代記流水賬的一般真相,他必定在見證中參與,因為他知道自己身處怎樣的時代,知道這個時代正在跨越怎樣的難關,堅守怎樣的價值并呵護那些事關進步的默契。
然后,在我真正的融入生活,理解生活后做一個宣傳部門的發言人,把我所學的,所經歷的管理思想應用其中,做一個有責任,有擔當,能夠自發、自為、自由、自我生活的人。像熊培云說的那樣:做點力所能及且自認為是推進社會進步的事業,來成就自己無比美好的人生。(這是我的夢想,你呢?)
計劃篇
然而盡管設置計劃捍衛目標在某種程度上說意味著一種浪漫主義但我們也不得不承認沒有計劃和目標的生活將會變得無比黑暗,充滿荒誕。 如果將計劃
和目標比作讓我們為之奮斗的引力的話。那么假使地球和萬物都失去了這引力我們將飄向何方?我從上大一時就做好了自己四年的計劃即大一參加學校的所有活動,鍛煉我的組織和交往能力,大二時我又就計劃將我的重點由活動轉向學習。我的大二的學習計劃是:英語過四六級,計算機過二三級;并且保持我班里綜合考評第一名的成績。同時由于大一的經歷使我產生了對新聞的興趣。我開始有了參加了西北大學新聞學學位自學考試的念頭,并決定在大學三年級上學期結束前完成自考的所有科目。大三時由于社會上的就業壓力越來越大加之我對繼續深造的渴求,我決定考研。政府新聞學是一門包含了政治學、行政管理學、公共管理、公共關系、社會學和新聞學的一個交叉學科。我選擇這個方向是因為我想讓我所學的行政管理有一個更大的發展平臺和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