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生就業工作會議上的講話
五、就業隊伍專職化建設步伐急需加快
建立一支高素質、專職化的就業指導工作隊伍,是提高我校就業指導與服務工作水平與質量的有效保證。目前,我校16個學院中,大多數學院的就業專干為學生政治輔導員兼職,學生管理工作是他們的主業,就業工作成為了他們的副業,就業市場缺乏專人開拓,就業信息沒有專人跟蹤,所謂的就業專干無非是做點就業政策宣講、學生面試通知、就業情況統計等淺表式服務,而就業市場變化分析、用人單位信息反饋、就業信息網絡建設乃至最重要的就業市場的鞏固開拓等根本性和延伸式服務缺乏專職力量,這種兼職式的就業隊伍配備與破解就業難問題的客觀要求不相符合,人事處、學生處、就業處要聯合各學院盡快對就業隊伍專職化建設問題提出相關方案。
六、統計數據不能完全真實反映出就業實情
我們每年都會公布一個大學生就業率,但說實話,這個統計數據并沒有全面、真實地反映出就業實情。數據統計不準,基于兩種原因,一是部分畢業生在離校時沒有簽約穩定的就業單位,而離校后又找到了工作,部分用人單位和畢業生不愿意提供就業證明,不配合就業率統計核查;另一方面是一些學院和少數工作人員不愿意花時間和精力去聯系畢業生、統計畢業生的真實就業狀況,認為聯系起來難度大、麻煩多,多幾個百分點少幾個百分點關系不大,所以數據統計時敷衍塞責、應付了事。同志們,數據統計不準,就不能體現出畢業生真實的就業水平,直接影響到學校專業招生計劃的科學性、就業市場拓展的針對性、就業狀況評估的客觀性和人才培養方案的前瞻性。小小數據,影響全局呀!
大學生就業工作,是高校的長期性工作,也是一項系統工程。如何進一步做好我校的畢業生就業工作,在現有成績和經驗的基礎上更有效地提高學生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借這個會議,我談幾點意見。
一是深化認識的問題
深化對大學生就業工作的認識,要立足兩個高度:
第一是對學校發展負責的高度。近些年來黨和國家已經“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首位”,國務院每年都要就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進行專項部署,教育部每年也都把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擺在突出重要的位置,湖南省教育廳每年都會對高校就業工作進行督查、評估,國家級、省級對高校辦學的各類評估,都把學生的就業狀況作為重要指標,而每年高考后家長與考生在志愿填報時,都會把學校的就業情況作為綜合考慮的重要因素,所以說,一所高校的畢業生就業率與就業質量,從宏觀層面來說,涉及到國家穩定、社會和諧與民生幸福,從微觀層面上來說,影響整個社會對高校的評價、優質生源對高校的選擇、用人單位對高校的信賴,總而言之,就業率和就業質量已經成為衡量一個學校辦學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標,事關學校的生存和發展,因此,全校上下要在思想認識上將畢業生就業工作當作“生命線工程”來對待,代做學校可持續發展的重要競爭力來對待。
第二個是對學生發展負責的高度。家長和學生選擇一所學校,是對學校的高度信任和充分認同,作為學校、作為老師,我們要對得起這種信任。說實話,學生上大學,最終的目的是什么?不就是圖今后能找上一份好工作,能有一個實現自我價值的崗位、一個促進自身發展的舞臺嗎?所以,我們除了要給學生傳授知識、培養能力、提升素質之外,還要為學生打通就業渠道、尋找個人出路、規劃未來發展。我們常說學生是我們的衣食父母,如果學生在校四年為我們解決了衣食之憂,而四年之后,學生的衣食問題卻無力解決,那我們能心安理得、理直氣壯嗎?我們能說對學生負好了責、服好了務、育好了人嗎?對學生負責,不單是管理、教育、引導,也不單是傳道、授業、解惑,還要在學生輸出過程中為他們尋找適合自身特征、特長的發展空間,使他們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合適的位置上實現人生的價值,而這正是就業工作的職責、目標與重點所在。
二是明確責任的問題
畢業生就業工作是“一把手工程”,校長必須負總責,主管校領導具體負責,就業指導處負責組織統籌協調,相關部門協作配合,各學院是工作重心。按照這樣的責任劃分,我想今后工作要突出兩個重點:
第一個重點是要形成畢業生就業工作的“聯動機制”。從學校層面來說,要進一步提高各級、各部門的責任意識,使每個部門、每個領導、每個教職員工在畢業生就業工作上都成為責任主體,形成“全員參與、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要進一步確保對就業工作人力、財力、物力的投入,為就業工作提供有效支持;要進一步完善就業工作目標責任制,明確校、院兩級的畢業生就業工作職責。從職能部門的層面來說,就業指導處要進一步實施就業工作重心下移,充分發揮各學院就業工作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并加大組織、統籌、協調力度;高教所、社科處要組織力量加強對就業工作的專項研究,并將研究成果應用和指導學校的就業工作;教務處、規劃處、招生處、學科辦、學生處等職能部門都要根據各自的工作職責,把學校的畢業生就業狀況作為制定有關政策與計劃的重要依據,并加強與就業指導處的會商。從學院層面上來說,各學院要進一步把就業工作一把手工程真正落實到位,院長作為學院就業工作的第一責任人,要親自過問,靠前指揮,分管副書記要切實負責,一抓到底,輔導員、班主任要深入學生中,有針對性地幫助畢業生解決就業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