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研討會發言
各位專家、各位同行:
大家上午好!
首先,我代表學校熱烈祝賀縣小學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研究活動在附小隆重舉行。在此,我真誠地感謝教研室領導對我們學校的看重,把如此重要的活動放在附小來舉行。真誠地感謝教研室的領導能給我們學校的兩位年輕教師提供了鍛煉的平臺。真誠地感謝各位專家、各位教育同道的指導。
剛才聽了我們學校的美女教師夏雪和帥哥教師郭磊磊的語文課,用現在課堂教學的評價標準來衡量,我個人認為,他們的課堂教學應該屬于有效課堂教學的范疇。但今天,對他們課堂教學的得失我不作評述,“眼前有景道不得”,建華、諸君在后頭。
我是一個教小學數學的人并早已退役,對小學語文真的是外行。今天要我在這么莊重的小學語文研討會上要發言,我們小飛主任怕我出丑給我寫了一個稿子,我讀了兩遍,真的寫得非常好,我念個開頭和結尾給大家聽,一聽就是一個具有詩人氣質的人寫的,他是小學語文省級骨干教師、省名師培養對象,真的是小學語文教學的行家里手。他是站在專家的角度來談的有效課堂教學。今天,我不用這個稿子,想站在外行的視野來胡侃幾句,希望能夠給大家帶來另一個層面的思考。
什么叫有效課堂?我認為,(我真的沒有參考任何資料的,完全是自己的臆想,所以我在此加了“我認為”)簡單地說,就是有效益有效果有效率的課堂就叫有效課堂。具體地說,就是學生學得愉快,教師教得輕松,師生收獲大,充滿了激情與生命張力的課堂就叫有效課堂。今天,教研室在此舉行“語文有效課堂教學”為主題進行研討,這個主題選得非常好,早就應該就這個主題開展研究了,因為這個主題切中了語文教學多年以來的弊端。我個人認為,中國多年以來的語文課堂教學嚴重存在“少、慢、差、費”,從小學到大學畢業語文課上了5000余個課時,大學畢業生不能用母語順暢表達,不能通順地寫文章的人大有人在,一個中文系的本科生的語文素養能不能與只讀了六七年私塾的人相比?小學、初中、高中甚至大學語文教師真正能在規定的時間內寫出象樣的文章的人有多少?能夠即興演講的人有多少?(包括象我這樣的當了若干年校長的人在內)這是語文教學的悲哀!這是語文教師的悲哀!這是中國教育的悲哀!
我個人非常崇尚中國古代傳統語文教學,這是世界上我所知道的最成功的語言類教學。我也沒有讀過古書,但我與一些讀過古書的長者是好朋友,他們常常給我講起他們小時候怎么國文書的。
一、教材編選,文以載道
中國傳統語文(國文)知識與德育、哲學、歷史等融為一體,尤其是與德育緊密聯系,在傳授語文知識的同時,對學生進行為人處事、哲學、歷史、人文等的教育,而且講究音韻,讀起來朗朗上口。比如,過去的蒙學教材“三、百、千、千”——《三字經》、《百家姓》、《千字文》、《千家詩》還有“四書”、“五經”,“四書”——《大學》、《中庸》、《論語》、《孟子》;“五經”——《易經》、《詩經》、《書經》、《禮記》、《春秋》,都是儒家經典。科舉考試主要就是四書,考經要分考一經二經三經四經能夠考過一經的人都是有學問的了,能夠考到三四經就很不簡單了,能夠過五經的人就可以說是學富五車,才高北斗了。一個于丹(北京師范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講《論語》還講得不好就轟動全國,一個中國臺灣大學的曾仕強教授講《易經》也講得不怎么好,人們也覺得不得了。
二、識字教學,符合規律
識字教學符合造字規律和兒童認識事物的規律。古代識字采用多種方法:指物識字(一個物對一個字教);課本識字(把生字圈出來教);同音識字(音同的字列出來教);對比識字(把形近字列出來集中教)。這樣學生學得又快又好。90年代初中期井研縣教育局鄢文俊局長接鑒中國傳統語文教材編寫的經驗,編寫了一套字族文識字教材,兩年時間學生能輕松識字3500個左右。他認為:有繁衍生育能力的字叫母體字,由此生育出來的字叫子體字。把字族相同的字集中起來編成對子歌、皮筋歌、兒童詩、散文等形式的課文一起教。比如“青”就能生育出“清”、“晴”、“睛”、“情”、“請”等,課文:河水清清天氣晴,小小青蛙天眼睛,守衛禾苗吃害蟲,做了不少好事情,請你保護小青蛙,它是莊稼的衛兵。識字速度快,有趣味,能提前閱讀、提前寫作。小學畢業的語文素養基本上能達到初中生的水平,語文素養的提高也帶動了學生其它學科水平的提升,我在松林作校長時一個年級采用了此教材,這屆畢業生可以說是松林小學最好的一屆畢業生。這個教材是重點教育科研項目,準備在全國推廣的。可惜鄢局長退居二線后此教材被封殺,中國搞教育多數時候是在搞政治。據說此教材在新加坡、馬來西來、杭州等地很吃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