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改革座談會上的發(fā)言
黃華斌
今天的座談會,源自于我們剛剛啟動的小組合作學習模式改革。在試行一周的時間后,我們在這里交流、商討、研究,表明了我們對課堂教學改革的“謹慎”態(tài)度,“小心謹慎,邊試邊改”是我們推進課改的基本指導思想。于此,我想起了杜郞口中學校長崔其升的一句話——我們是先有課改行動,后才有課改理念。我們的理念是在改革成功后別人幫我們總結提煉出來的。杜郞口用行動和碩果證明了他們的理念是科學且具有可行性的。無論是洋思,還是杜郎口,他們的理念、課型,在許多地方借鑒試驗,也見出了成效,衍生出許多新的課堂教學模型,《中國教師報》曾將他們提煉概括為“新課堂九大教學范式”。 思路決定出路,杜郎口中學的思路讓學校走出了生路,創(chuàng)造了教育“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奇跡。我們的現(xiàn)今,和XX年前的他們一樣,徘徊在教學質(zhì)量的低谷。我們今天,用他們的理念來引領、改革、嘗試、探索,能不能從高效課堂的角度走出一條教學質(zhì)量自我救贖之路,這是我們所共同期待的。
然而,我們的課改,我形象地稱之為“閉關修煉”,還是一次真正意義上的“摸著石頭過河”。我們沒有現(xiàn)成經(jīng)驗,沒有深刻的理念,更沒有成型的模式,我們處在再無退路的“險境”,我們要突破瓶頸,要實現(xiàn)進步,要提高質(zhì)量,就要堅定不移地推進課改。
改革從來都是極其富有爭議的話題。沒有爭論,就沒有進步。但我們還是希望聽到老師們關于課改關于質(zhì)量的良好建議,幫助我們改進和完善,而不是刺耳的“雜音”。我們希望看到老師們主動投身課改,積極研究課堂,竭盡全力提高質(zhì)量的行動,我們希望老師們向?qū)W校提出需要學校針對課改的服務與幫助要求。果真如此,我們的課改之路一定會催生質(zhì)量進步的碩果。
俗話說,開弓沒有回頭箭。如何更好的順應課改,打造高效課堂,結合我自己一直以來的學習洋思、杜郞口中學的體會和理解,談三個方面的問題。
一、改變和重樹高效課堂新觀念
首先應改變評課標準。評價一節(jié)課的好差,不在于教師講得多么好,關鍵要看學生,看學生是否動起來。
什么是一節(jié)好課?好課兩個基本特征:一是要能夠給學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間,創(chuàng)設適合學生發(fā)展的寬松的學習氛圍。課堂上不能只看到教師的聰明才智,更要看到學生的聰明才智;二是課堂教學既要關注學生的學習結果,更要關注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變化與發(fā)展,如學生的參與度、學習的自信心培養(yǎng)、合作交流意識的形成、獨立思維習慣的養(yǎng)成等。
比如,杜郎口中學的課堂教學中,從來就沒有傳統(tǒng)課堂中的教師“侃侃而談”,閃現(xiàn)出來的是學生智慧之火花,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設置很多問題情境,師生之間、生生之間有問有答,或討論或交流,教師將課堂組織得“熱鬧非凡”,將學生調(diào)動得“興趣盎然”,“以生為本”在這里得到了具體的體現(xiàn),“關注生命”在這里得到了有效的落實,“雙基訓練”在這里到邊到位。這樣的課上學生是主角,而教師則是配角,有時就是觀眾。
新的課堂教學模式下,教師的主要任務是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這是幫助學生培育學習的“根”。杜郎口中學的入學教育別具一格:初一新生入學的第一周是將所有學生分到初二、初三的班級中隨堂“學習”,這里的學習就是一種“感受”,感受這種氣氛,感受這種模式,感受這種精神,從而感悟和順應這種學習習慣。
二、如何實踐高效課堂新觀念
最亟待解決的問題是——“學生不愛學,學不懂”。學校從三個方面對教師進行量化考核,突出學生的參與程度,一看課堂氣氛,二看課堂形式,三看學生參與活動的人次。就是要關注一個班四五十名學生,一節(jié)課下來有多少人次得到表現(xiàn)機會。學生活動人次多,密度大,人人有份。歸根結底一句話——所有的學生都要在學習中“動”起來。特別是針對那些平時沉默少言,不愛表現(xiàn)自己的學生和學困生、后進生要明確要求:敢問,敢說,敢爬黑板,敢下桌討論。從而形成一種積極主動,爭先恐后,緊張活潑的學習氛圍。
最需要合力訓練的素養(yǎng)是——“良好規(guī)范的課堂學習習慣”。六年級教室后面的主題標語“不拋棄、不放棄,小組合作都努力”是每一名任課教師要貫徹和教育學生牢牢樹立的思想。每一名教師在課堂上都要明確對學生要求:舉手積極,聲音宏亮,討論熱烈,辯論激烈,爭問搶答,歡呼雀躍,笑逐顏開,熱鬧非凡。要引導和創(chuàng)設這樣的小組學習環(huán)境,讓“我認為”、“我的方法更簡單”、“你的看法有道理,但不夠完善”、“我認為他有一個小小的失誤,我來幫他修正一下”、“你說的不對”成為交流展示的常用語。除了“敢說”,把課堂的話語權還給學生,把自己的想法說出來。還要指導每個學生“會說”,將自己的想法準確、無誤地表述出來。更要規(guī)范每個學生“傾聽”——別人說時,虛心地聽,學會尊重,學會隨時記錄筆記重點。這樣學生動起來了,課堂活躍起來了,效果才會真正的好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