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幼小銜接活動中的講話稿
如果父母在如何幫助孩子解決這些問題方面有過學習和思考,那么在父母的幫助和引導下,孩子會解決得比較好,身心都能發展得比較健康;相反,如果父母壓根就沒有過學習與思考,那么當孩子出現這些問題時,父母可能就選擇了責怪批評否定的方法,以為這就是有效的管教方法。殊不知,批評指責否定這樣的方法如果用多了,將會讓孩子產生逆反情緒,不僅不利于他們解決問題,而且可能會使問題變得更為嚴重,甚至影響到親子之間的感情。很多問題看起來出在孩子身上,其實根子卻在我們這些做父母的身上。與其等問題出現了,鬧大了再補救,不如現在就準備起來,準備什么——準備好如何做一個合格的小學生家長。
剛才給各位家長下發的《家庭教育報》是我們學校組織家長學習的渠道之一,你可以帶回家閱讀。當然,如果你想學習,渠道是多方面的,學校會組織一些學習與培訓,一般是家長自愿報名(課件打出家長學習的照片)。除此以外,社會上也有一些機構會組織一些公益性的家庭教育報告會,如無錫市圖書館每月至少組織一次父母沙龍活動,以下是最近的活動:
主題:如何培養良好的行為習慣
時間:4月22日(周日) 9:30-11:00
地點:無錫市圖書館一樓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
主講:張x
張x,國家二級心理咨詢師,無錫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特約輔導員,江蘇省心理學會會員,翻譯出版、發表有多部專業著作和學術論文,擅長心理咨詢與心理治療。
后續活動:
如何引導孩子學會學習 XX年5月20日(周日)上午9:30-11:00
如何與青春期的孩子相處 XX年6月17日(周日)上午9:30-11:00
聯系地址:無錫市鐘書路1號(太湖廣場南)
建議在座的各位家長可以關心一下無錫市圖書館的網站公告,盡量抽一些時間去聽一聽,學習學習。實踐證明:善于學習、反思與改進的家長,一定會在教育孩子方面更有方法,更有智慧,也更有效果。同時,無錫市圖書館一樓有無錫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如果你的孩子在成長的過程中遇到了你無法幫助他解決的問題,需要專家指導,你可以向他們求助,中心的工作人員會安排心理教育專家與你面談,幫助你和你的孩子一起來解決這些問題,而且這些服務都是公益的,免費的,只要你提前與他們聯系,并約好時間。我認為:當我們在遇到問題的時候,學會借助外力,學會求助,也是智慧的表現,我給大家留個無錫市未成年人成長指導中心的聯系電話:—8104/8107 , 網址:
以上是我想講的第一點,也是我今天分享的最重要的一點,概括地講,(課件出示)
家庭教育是孩子最重要的教育,
父母是對孩子成長影響最大的人,
父母的角色沒有任何人可以替代。
如果父母的角色被替代或缺失了,那么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往往會出現一些心理或行為問題,有的在成年之后都會被童年的心理陰影籠罩,而做出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鑒于此,我們認為:作為父母,要時時注意學習,提升我們自己,很多時候,父母的觀念改變了,或者教育方式改變了,孩子的精神面貌也就隨之改變了。
下面簡單講一下在幫助孩子適應小學生活方面的意見和建議,供各位家長參考:
(一)生活習慣和能力
1、調整作息時間,使生活養成一定規律。
為了使孩子較快地適應小學的生活,家長要適當地延長學習時間,減少游戲時間,每天晚上家長可以與孩子一起看一會兒書,或者可以與孩子一起講講故事,到8點左右上床,睡眠時間保證在10-11個小時,這個暑假,可以逐步減少孩子午睡的時間,使孩子在家的作息時間與學校的作息制度保持一致。
2、培養獨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
進入小學后,孩子需要獨立去應對和解決的事情增多了。因此,家長要注重培養孩子的獨立意識和生活自理能力。遇到問題和困難,自己要學會想辦法解決,或者學會用語言表示求助。要有時間觀念,懂得什么時候應該做什么事。在日常生活中,要讓他們學會自己穿衣服系鞋帶,洗臉刷牙;學會洗簡單的衣物,如毛巾、手帕等;學會自己收拾玩具、書本等;學會自己獨立、專心地吃飯,不邊吃邊玩;學會在普通的廁所中大、小便,上課時如果急著要大小便,學會舉手向老師說明。
3、培養規則意識和遵守規則的能力。
在集體生活中,孩子首先要學會的是遵守集體的規則,包括學校里的紀律、生活中的交通規則,游戲、玩耍時的規則。對孩子規則意識的培養,需要家長認真配合;一是需要家長重視幫助孩子建立規則意識,如在家里,告訴孩子在哪兒拿的東西應放回到哪兒,到吃飯的時間就是放下一切事情吃飯,在馬路上,教孩子認識斑馬線、紅綠燈,注意觀察馬路上車輛、行人的通行秩序,讓孩子知道在集體中、社會中生活必須要有規則;二是要幫助孩子不折不扣地遵守規則,首先父母自己要帶頭遵守規則,不能自己才定的規則,自己帶頭破壞,另外,在馬路上行駛注意遵守交通規則;三是要讓孩子知道違反規則的后果,有時也需要讓孩子體驗違反規則的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