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立科學發展觀心得體會:構建和諧校園
我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創建和諧校園是全面樹立和落實中共中央提出的科學發展觀和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戰略部署,學校是培養人的場所,科學發展觀把“以人為本”作為自己的本質和核心,將人的全面發展與社會的全面進步作為自己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同時學校是引領社會發展與文明的機構,是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沒有和諧的校園,就沒有和諧的社會。
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質并不是個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現實性上,它是一切社會關系的總和。”學校如同一個小社會,教師之間、教師與領導之間、領導與領導之間,無疑也構成了一張錯綜復雜的人際關系網。正確處理好各種人際關系,才有可能在學校教職工內部形成團結、和諧、進取的氛圍,使每個人心情舒暢,群體具有凝聚力,學校面貌也才可能蒸蒸日上;反之,就會出現人心渙散,糾紛叢生,磨擦不斷,矛盾四起,寶貴的時間、精力都在內耗中喪失,不僅工作效益低下,學校管理目標難以實現,甚至還會危及學校的生存。因此,建立和諧的校園人際關系,是教職工隊伍建設中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
一、社會為什么要構建和諧校園
和諧作為一種思想,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精神的精髓。中華文化的和諧精神可以歸納為“和而不同、求同存異”。這就是說,和諧不是指完全統一,而是指事物協調、均衡、有序的發展狀態。具體延伸到學校,延伸到和諧校園,主要是指學校協調、均衡、有序發展的態勢。學校是由學生、教師、領導組成的按照一定規范相互聯系的一種特殊社會組織。校園和諧主要是指校園內部各種要素處于一種相互依存、相互協調、相互促進的狀態,主要表現為校園組織結構要素的和諧、教育環境的和諧、教師間人際關系和諧、學生間人際關系和諧、師生關系和諧以及自我教育、家庭教育、社會教育和學校教育的和諧等等。和諧校園是學校結構、質量、效益、規模和速度等要素的和諧發展。和諧校園是校園人際關系和諧。這就是說,人與人之間和而不同、互相尊重、平等互利、團結友愛,既包括個人與個人之間、群體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和諧,也包括個人與群體之間的關系和諧。和諧校園是自我教育、學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的和諧統一。
第一,構建和諧校園是促進學校事業全面協調發展的現實需要。發展是構建和諧校園的前提和基礎,我們應該看到,和諧校園是建立在現代化的教育技術的基礎之上,需要發達的物質技術基礎為支撐。因此,需要貫徹和落實科學發展觀,堅持以人為本,實現學校各項事業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通過構建和諧校園,為促進物質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的共同進步做出應有的貢獻。
第二,構建和諧校園是增強校園創造活力的現實需要。創造活力是學校生命力和學校生存發展的現實力量和動力源泉,是教育事業協調發展和社會進步的基礎條件,這就要求我們尊重和保護好廣大教師的首創精神,承認、尊重和愛護學生的個性差異,使學校每個成員的積極性、創造性得到充分發揮和切實保證。構建和諧校園,就是要使一切有利于學校事業進步的創造愿望得到尊重、創造活動得到支持、創造才能得到發揮、創造成果得到肯定,不斷增強校園創造活力。
第三,構建和諧校園是實現校園安定有序的現實需要。和諧校園一個重要方面是校園井井有條,學校的管理秩序、教學秩序和科研秩序都呈現出一種持續的、連貫的、平穩的運行態勢,在校園學習、工作和生活的每個人都能夠從中獲得人身和財產的安全與保障,實現校園結構穩定、關系融洽,廣大師生員工能夠心氣平和地干事業、求發展。
二、學校教職工隊伍存在的主要問題
人際關系是多種心理因素的復合體,是由人的理解、情感和行為等基本組成的。學校中領導者之間、領導與教職工之間、教職工之間等任何層級的人際關系的發生、發展和變化,都是這三種成分因素相互作用的結果。當前,學校的人際關系通常存在以下幾種問題:
(一)心理壓力造成人際交往中的相互排擠
隨著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作為一種現代教育思想,逐步占領了教育教學的領域。大力推進素質教育,致力于全面提高人的素質已成為全黨全國人民的共識。江澤民同志指出:“振興民族的希望在教育,振興教育的希望在教師”。因此,為提高教師隊伍的整體素質,教育行政部門全面啟動“跨世紀優秀園丁培養工程”,從學歷達標、學歷提高、學科帶頭人三個層次培養教師。各學校也為此實施了各種考核、競爭和獎勵機制。改革給教育帶來了新的發展機遇,也帶來了更大的挑戰。但教師工作中相互排擠,如:同行教師寫出論文發表,有的教師卻在背后議論是抄襲、轉載等等;有外出參觀學習的機會,有的教師就爭名額,拿出一大堆理由,資格老、專業特殊、工作先進、發表論文多等等。
(二)學校領導集體缺乏凝聚力給學校人際交往造成負面影響
領導之間的人際關系是指學校各級領導之間的相互關系。辦好學校、建設學校、穩定隊伍、建設隊伍等等,取決于學校各級領導尤其是校級領導,學校領導集體的團結和凝聚力以及領導成員之間所形成的良好人際關系是它的根本保證。一個團結和諧、彼此尊重、相互信任、相互支持、友情深厚的領導集體,必定是一個思想融洽、情緒穩定、工作配合、具有凝聚力的領導集體。這樣的領導集體不僅在領導層內部具有較強的凝聚力,而且也是形成學校凝聚力的一個根本因素。當前,相當一部分領導集體或因個人的思想品德因素,或自身的認識、情感、行為、個性、能力等因素,在行使職權、履行職責方面有失嚴明公正,或好壞不分、功過不分、拉幫結派、突出自己,從而直接影響了教職工的正常人際交往。學校還應根據實際需要,建立健全管理機構和領導班子,以和諧的理念和方法管理學校。領導班子要思想統一,目標一致,團結協作,職責分明。如果領導班子之間為名利、為地位、分幫派、互相明爭暗斗、必然造成師生員工思的混亂,行動的無所適從,產生個性被壓抑,矛盾想被掩蓋,問題被擱置的“穩定局面”。這樣的局面,連正常的教育教學秩序都難以維持,就更別談校園的和諧了。因此,學校領導班子的團結和諧將為創建和諧校園起到重要的示范和導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