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寫作理論方法
其次,還要掌握應用經濟學知識,包括工業經濟學、農業經濟學、商業經濟學、財政學、外貿經濟學、金融學、企業管理學,等等。這些學科所研究的規律性問題比政治經濟學具體得多,不僅涉及生產關系改善、調整、改革,而且涉及生產力的合理配置;不僅研究經濟規律,而且研究管理方法,具有較強的可操作、可應用的特征。因此,它對于研究現實經濟問題具有更直接的指導意義。比如撰寫《試論提高勞動者素質》的論文,就必須掌握人口經濟學知識,任何一本人口經濟學教程都沒有例外地指明了勞動者的素質實際上說的就是人本身認識、改造世界的條件和能力,其中主要的根本的素質就是人口的身體素質、思想道德素質和文化科學素質。不少教材還提出了對這三方面素質測定的一些數量指標,如果學生掌握了這些理性知識,就不至于鬧出前面所講的笑話,從中可見掌握應用經濟學知識的重要性。
再次,還要掌握研究經濟現象必須具備的方法論知識,這主要是指經濟數學、統計學、會計學、電子計算機的應用技術等有關數量分析方法的基本知識。任何經濟現象都表現為質和量的統一。因此,對經濟問題要進行深入的分析就不能只停留在質的分析上,還必須進行量的分析,否則,研究只能停留在粗淺的階段。畢業論文撰寫中的一個通病就是滿篇理論,而不進行實證分析,如果有也多是一些觀點加例子。在不具備充足的條件下,例證分析是沒有說眼力的,因為在不同的條件下,同樣的事例可以傳達不同的信息,而一些現代數量分析方法卻可以避免發生類似錯誤。所以,不少人認為撰寫經濟學論文而不掌握數量分析的基本方法是很難取得成功的。
此外,還要掌握一些與經濟相關的其他學科的理論知識。當今時代是各學科知識大融通的時代,單靠某一學科的知識已難以攻克社會經濟難題,只有運用多學科的綜合力量,才能完成這一任務。比如,研究經濟問題除了要有較為扎實的經濟基礎理論外,還須擁有一般的自然科學知識,特別要了解當代自然科學的發展給社會經濟發展帶來的深刻影響,因為生產力的發展離不開自然科學和技術科學的運用。此外,生產關系的變革還要受到多種社會條件的制約,因此,畢業論文的作者還應掌握政治、歷史等其他社會科學知識。
三、理解和正確運用基本理論的基本方法
為了深刻理解和正確運用基本理論,要注意下列各點:
首先,與論題有關的經典著作和重要文章要做到讀懂讀通。畢業論文作者要選定與論題密切有關的經典著作和重要文章,加以反復閱讀,邊讀邊想,直到讀懂、想通與論題有關的理論問題,切忌一知半解或片面的理解。為了加深理解,最好的辦法是做讀書筆記,把與論題有關的理論要點、警句摘錄下來,有了體會還可寫讀書心得,如果是自己的書或報刊、雜志則可以作眉批,或把疑點、難點作出標記注在上面,以備日后進一步研究。
其次,要科學地掌握理論,必須善于聯系。一是聯系理論所形成的客觀條件,這樣可以幫助我們更確切地理解這一理論的內容。比如,要撰寫《關于培育和完善建筑勞動力市場的思考》,就必須把市場形成的前提條件聯系起來考慮,掌握了市場形成的一般前提條件,自然而然也就引申出建筑勞動力市場形成的前提條件:其一,體制條件;第二,相關市場條件3其三,行業用工特殊性條件。二是聯系與其相關的理論,這可以幫助我們進一步把握這一理論的實質。仍以上文為例,要揭示建筑勞動力市場產生的客觀必然性,不僅要掌握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理論,還應掌握與此相關的理論,譬如哲學原理,馬克思主義的唯物辯證法認為,事物是普遍聯系的,一事物的產生總是它事物作用的結果,從這一原理我們認識到,建筑勞動力市場之所以能在當代中國應運而生,也存在著孕育它產生的必然的前提條件,這推動著我們去探究促使建筑勞動力市場產生的“他事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