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專業畢業論文參考選題
三、銀行不良資產問題研究
1、轉化或清收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方法
2、國外銀行不良資產重組的經驗教訓及其啟示
3、解決銀行不良資產經驗的國際比較及借鑒
4、盤活信用社不良資產的思考
5、建立資產管理公司處理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利弊
6、如何杜絕不良資產的再生
7、債轉股在不良資產處理商業銀行不良資產的利弊
8、債轉股政策的效率分析
四、資產證券化問題研究
1、資產證券化的可行性分析
[提示]
(1)資產證券化的概念、特征及目的。
(2)適合證券化的金融資產的特征。
(3)資產證券化需要注意的技術問題:信息的收集和處理(確保信息的真實準確);資產的估價;資產證券的出售方式。
(4)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的各種方案:良好資產的證券化方案;不良資產的證券化方案。
(5)我國資產證券化的宏觀環境:金融市場建設;法律環境的建設;財政注資和稅收優惠政策;金融人才的培養。
2、我國信貸資產證券化的發展構想
3、資產證券化的融資模式
4、我國金融資產證券化的市場需求前景分析
5、消費信貸與資產證券化
6、資產證券化的國際借鑒
五、金融創新、金融風險與金融監管
1、我國金融監管體系存在的問題及完善對策
[提示]存在問題:內容不規范;指標不健全;方法與手段簡單;抗外部干擾能力差。
2、西方國家金融監管的新趨勢及對我國的啟示
3、我國金融風險的防范與化解
4、金融監管與貨幣政策
5、加強商業銀行的風險內控機制
6、淺析金融創新對貨幣政策的影響
7、對金融創新與金融監管關系的思考
8、金融創新中的金融風險及其管理
六、分業經營與混業經營
1、分業經營還是混業經營——中國金融業的選擇
2、混業經營在西方國家的演變及對我國的啟示
3、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研究
[提示](1)明確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部門。即便金融控股公司本身不直接從事銀行、證券和保險等金融業務(如在我國出現的產業控股模式),但由于其主要資本或大部分資本投資于金融企業,其經營決策行為直接對金融市場產生影響,因此,必須把金融控股公司納入金融監管部門的監管視野中。現有的法律法規只有對企業集團的定義,作為金融企業集團的定義只能以此類推,但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顯然不同于工商部門對企業的監管,在現有的法律框架內,金融控股公司的監管主體及其監管行為沒有明確的法律依據。
(2)嚴格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場準入條件。金融控股公司通過股權杠桿具有了全能性金融職能,較之一般的金融機構和企業集團有著更大的金融風險,對金融控股公司的市場準入條件理應有更為嚴格的限制。
4、混業經營的模式比較與現實選擇
5、金融混業經營中的金融監管
金融混業經營的形式及其在我國發展的新形勢。我國金融監管工作必須作出調整,為此可借鑒英美等國在混業經營下改革金融監管工作的經驗,從而提出我國現階段及今后一段時間內實行金融監管的原則及相關建議
七、國債問題研究
1、對國債發行規模影響因素的分析
2、對國債發行方式的國際比較
3、論國債流通市場的組織與管理
4、中央銀行如何運用國債進行宏觀金融調控
5、論西方國債發行體制
6、中西方國債發行定價制度比較
7、論國債市場與利率自由化
8、論國債、投資與經濟增長的關系
9、我國國債市場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