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業論文提綱管理
[摘 要] 在我國私營企業發展的現階段,還不應急于摒棄家族制。制度創新是私營企業發展最終的必由之路。在私營企業發展到具有一定的規模時,必須推動私營企業的產權制度、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創新。政府也應努力推動私營企業的制度創新。
[關鍵詞] 私營企業 家族制 制度創新
近20多年來,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進程的加快,我國私營經濟發展迅速,已占據國民經濟的半壁江山,成為我國經濟發展的極為重要的力量。但在其迅猛發展的同時也暴露了我國私營企業許多自身固有的先天不足,如低水平重復投資;經營上急功近利,缺乏長遠發展規劃;采取不正當競爭手段獲取短期利益等等,導致發展后勁缺乏。還有一種比較普遍的觀點認為在企業制度方面私營企業存在著明顯的缺陷,那就是采用家族制嚴重地阻礙了私營企業的進一步發展,要使私營企業逐步走向成熟,就必須摒棄家族制,進行企業制度創新。筆者認為,制度創新固然是私營企業發展最終的必由之路,在私營企業發展到一定的規模,一定的階段時,必須推動私營企業進行產權制度、組織制度和管理制度的創新。但是對于我國大多數中小型私營企業來說,現階段還不應急于摒棄家族制,家族制還有其存在的必要。
一、我國現階段中小型私營企業家族制存在的客觀必然性
目前我國中小型私營企業仍然適宜實行家族制,是由我國中小型私營企業目前的規模、發展階段、企業所處的社會環境以及家族制企業的固有優勢決定的。
1.家族制適應目前我國中小型企業的規模和發展階段
首先,今天我國絕大多數私營企業規模仍然很小。根據國家工商總局公布的數字,截止到XX年6月底,全國私營企業515萬戶,從業人員6586.3萬人,每個企業平均不到13人。這種企業規模,管理相對比較簡單,與其實行規范的科層制管理,還不如老板一竿子插到底更為簡捷高效。
其次,目前我國的中小型私營企業,在發展的階梯上仍然處于業主制和合伙制時期。進入股份制階段的只是少數大型私營企業,注冊為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的私營企業,有70%以上實際上仍然是一人獨資的業主制或合伙制企業。所以從發展階段上看仍然是屬于初創階段和原始積累階段,這一時期經營管理機制必須靈活多變,而采用家族制這一制度形式最合適。
2.家族制適應我國當前的社會經濟環境
目前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才初步建立,市場經濟還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市場在功能和結構上還不夠健全,還不能很好地為私營企業提供必要的社會化的市場服務,譬如,我國的經理市場就還沒有建立起來,企業很難找到可用的管理者,而家族制作為一種企業制度比較好地適應了這種不完善性。在市場調節能力不強、規劃不健全及信息不完備時,以血緣、親緣、地緣關系為基礎建立起來的家族制私營企業,其內部結構簡單,管理層次較少,運作靈活,效率較高,容易適應市場變化。
我國長期以來的社會信用受到極大的破壞,人們彼此間的信任度減低,缺乏經濟合作的基礎。在合作、信任更多地局限于家庭、家族成員之間的情況下,家族制也往往較之非家族制具有更大的結構上的穩定性。同時,受我國的家族文化的影響,人們在選擇合作對象時,首選對象往往是家族成員,這樣,選擇以血緣、親緣、地緣關系為基礎的合作方式就遠比建立在社會信用基礎上的現代公司制要可靠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