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寫好讀后感
繞感發點,要與原文材料有密切的聯系。對聯系的內容和實際還要進行必要的分析、議論或抒情,這樣“感”才會深刻。這也是展開讀后感主體部分最主要的方法。例《中評》一書中《讀〈高尚的白楊樹〉有感》一文,作者聯想到校園學習有競爭、民族國家之間有競爭等。充實了文章的主體內容,擴大了文章的含量,使所“感”深刻而有說服力。另外,在論證感發點的過程中,要注意把兩種論據緊密結合起來,一是所讀原文的材料,二是從現實中聯想引申到的材料,缺一不可,而且應自然融和。
第四、讀后感的結尾,結尾可概括中心,總結全文,或提出問題,發表看法,發人深思。“文無定則”。內容決定形式。根據不同類型的讀后感可采用不同的結尾形式。
第五、寫讀后感常見的毛病。
1、述讀原文多,“無感或感少”,喧賓奪主。有的同學寫讀后感,主體部分完全是復述原文的情節,或加進幾句不痛不癢的評述。這些都違反讀后的最基本要求。
2、平述原文多,無“感”而發,牽強附會。這類文章混淆了讀后感與文學評論的界限,把無關緊要的內容勉強地扯在一起。也是有些同學最易犯的一個毛病。